以得施政的“神农氏”如何感化百姓 天下归心?又为何亲尝百草

神农氏

神农氏,姓姜,五行属火,以火德为王,所以称为炎帝,又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神农氏的母亲是少典的妃子,名叫女登,或称为任姒,是有乔氏的女儿。

传说女登游华阳的常羊山时,见到神龙的龙头,因感而怀孕,生下神农氏。神农氏出生时便具有圣人之德,后来被推举为王。

神农氏像,出《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18世纪绘制,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据说神农氏生来就具备神通,是修道之人,《庄子》中记载着一则神农氏与婀荷甘一起向老龙吉学道的故事。位于湖北省神农架的原始森林,据说是当年神农氏采药救人的地方。神农氏在这里采药时,“架木为梯,以助攀援”,因此而得名,称为“神农架”。据说神农氏带领贴身的几位大臣在神农架采药时,突然天降仙鹤,他们便乘上仙鹤,升天而去。至今在神农架仍有神农氏乘鹤升天处。顺便说一句,古代乘仙鹤、凤凰、龙升天,都是道家所说的白日飞升成仙的一种得道方式,后世历代也时有类似记载。

在随州市北的烈山,今天仍留有神农洞和神农碑。神农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传说是神农氏所用的器物。烈山还有神农井、神农宅、神农观、炎帝庙等古建筑。

《山海经》中记载着一则故事:传说炎帝神农氏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而亡。死后,女娃的精灵化为一只鸟,白嘴红脚,头上有花纹,名叫精卫。它日日往来于西山与东海之间,衔来西山的木石去填东海,想将东海填平,代代不止。这就是精卫填海的传说。

神农氏像,出《历代君臣图鉴》(清代拓本),哈佛燕京图书馆藏。

神农氏具有火德,因此以火纪官,如: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神农氏在位时,以德施政,感化百姓,使民风淳朴,天下归心。百姓不用去争夺而生活富贵,没有制定什么法令而百姓顺从,不用通过杀戮而百姓威服。

《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统治时期,有诸侯夙沙氏不服从统治,起兵反叛。炎帝没有出兵讨伐,而是认为自己德性不够,不能让天下归顺,便主动退位以修德。夙沙的百姓听说后,便纷纷倒戈,起兵自攻夙沙氏,后归顺炎帝。

《吕氏春秋‧慎势》记载说:神农氏传了十七世。据说神农氏乘鹤升天后,他的子孙继承了帝位,又传了很多世,都承袭神农氏的称号,都称为炎帝。

《典略》记载:武王伐纣建周以后,封神农氏的后人于焦邑(今河南省陕县焦城)。

神农尝百草

在神农氏时期,人口增多,渔猎已逐渐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再加上人类心灵不再纯净,越来越背离自然,自然环境继续恶化,人类开始被疾病困扰,痛苦不堪。

神农氏便亲尝百草,分辨出五谷,同时发明了耕田犁地的工具——耒耜,教百姓耕种,解决了人类为食物而奔波的生存危机。

东汉武梁祠画像石中的神农氏。

《周书》记载:神农氏时,天降五谷,神农得到后,教百姓耕种,从而开创了农业。

由此,神农氏引领人类迈入了农耕文明时期。我们中华的先祖们有了稳定的生活,开始在土地上定居下来,不再为生存奔波发愁,使中华文明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

另外神农尝百草时,分辨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分为上品药一百二十种、中品药一百二十种、下品药一百二十五种,著成《神农本草经》流传至今。《神农本草经》与后来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合为中医四大经典,开启了中药治病之源。神农根据各种草药的药性,为百姓治病,解决了百姓疾苦,成为中药鼻祖。

神农氏还发现了茶的功用,教人制茶,开创了中华茶文化。《神农本草》中记载了茶的起源:“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辽佚名作《神农氏采药图》。

《搜神记》中记载,神农有一条褚红色的神鞭,用来抽打百草,可以识别出草药的毒性和温寒属性。

也有的传说神农氏有一个“水晶肚”,肚子几乎是透明的,五脏六腑都能看得清,吃进什么一目了然,而且能够自己化解毒性。神农尝百草时,便依靠水晶肚,观察五脏六腑的颜色和变化,从而分辨出哪些植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分辨出草药的药用和毒性。

《述异记》记载,在太原神釜冈,留有当年神农尝百药的宝鼎。成阳山中,神农当年鞭药的地方还在。

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的其它文明成就

神农氏还发明了麻布衣服,据说神农氏之前,人们以树皮、兽皮等为衣,神农氏开始教百姓种植葛、麻等作物,制作葛布、麻布,人类才有了麻布制衣服。

据说神农氏还创建了市场交易制度。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开创的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制度,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神农还发明了五弦琴,并创作了《下谋》之乐,或称为《扶持》,以教化百姓。

据《世本‧下篇》记载,神农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

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表神农之和”,陶冶人类的情操。

另外《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创制了《连山易》。

《连山易》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揭示天道的运行规律,高深莫测。但《连山易》到了汉代的时候就失传了。

2005年的时候,贵州水族有一位老人将他家祖传的一部水书《连山易》捐献给了贵州民族图书馆。这部水书《连山易》是用水族古老的文字水书抄写而成的,共五册,计八万字左右,特征与古籍记载相合。经过多位专家学者考证,认为是上古失传的《连山易》。可能一些失传的历史文化,在民间还有留存。

上古三皇时期,由于距今时间太过于久远,期间历经各种天灾人祸甚至毁灭性劫难,使得史料大部分遗失,从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与上古文献的零星记载中,只能大致了解到一个大概印象,相关书述,有待不断发掘与完善。

但基本的一个主题史实是:三皇时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神通大显的半神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等及其在人间的诸代后继者,开创、积累了人类最初的文明,引领人类从蛮荒逐渐开化,最终走进我们这一轮五千年,以黄帝为人文初祖的、更辉煌绚烂的、神传文化的演绎与文明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太平寰宇记》

2. 《帝系谱》(《太平御览》引)

3. 《遁甲开山图》(《太平御览》引)

4. 《山海经》

5. 《通志‧三皇纪》

6. 《帝王世纪》

7. 《吕氏春秋‧慎势》

8. 《史记‧封禅书》

9. 《典略》

10. 《周易‧系辞下》

11. 《周书》

12. 《搜神记》

13. 《述异记》

14. 《帝王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