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音乐的疗愈,《灭狐行动》正义的力量

《放牛班的春天》(法语《Les Choristes》)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杰拉尔·朱诺、尚-巴堤·莫里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

豆瓣评分高达9.3


影片于2004年3月17日在法国正式上映。



电影简介


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01

音乐老师马修被调到一所男子寄宿学院当学监。


来到这的第一天他就发现,这里的孩子喜欢捣乱,甚至搞恶作剧弄伤了一位老师马克桑斯老师的眼睛。



但后来,马修发现他们本性并不坏,只是缺少正确的引导。


马修老师会从孩子身上考虑问题,孩子犯错了“包庇”他们不让他们受罚,用更妥善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02

犯错就代表着惩罚,这句话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



就像是马戏团里训练动物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动物们被训练了很听话。


甚至在影片里出现了一些场景:孩子们见到校长就会马上安静站好,就像是有了条件反射一样。


但是马修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改变这些可怜的孩子——他决定组建一个合唱团。



03

组建合唱团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过程有些坎坷。


马修一进教室,就被绊倒,学生们扔抢他的文件包,乱作一团。


当院长忽然推门而入时,马修老师正抓着一个捣蛋的孩子,但他一本正经地对校长说“是我让他到前面做题。”


虽然马修在校长面前撒了谎,但那些孩子眼里顿时有了异样。


第二节课,刚进教室就看见骷髅模型的嘴上点着的烟,他顺手拿下来扔到地上碾灭说“这里不准吸烟”。



03

超凡的气度和极好的修养,让孩子们在愉悦中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秃顶老师。



当真正走进一个人的内心方能感受他的所思所想。


马修让学生们写下自己的理想,那些学生们竟收起了平常的顽劣,都认认真真地想着、写着。



有的孩子想当热气球驾驶员、消防员,警察,但是没有一个人想当老师。


这或许是刻板的、爱处罚学生的老师让孩子讨厌的原因。


孩子们偷了马修老师的音乐谱去研究,音乐有治愈的力量,马修没有批评他们,而是从这些孩子身上看出了他们对音乐的喜爱。



04

孩子们没有接受过正式的音乐训练,马修都认真地纠正与接纳,给他们分出声部。



不会唱的可以当助理,不着调的可以当乐谱架。于是,合唱团终于成功地成立了。


校长很悲观地说“你要教会他们唱歌,我就是王八。”


但是,孩子们已经学会了,而且越唱越好。


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修就是这样一个珍贵的伯乐。


他发现莫朗杰有仿佛被天使吻过的音色,建议他母亲送他去里昂音乐学院深造,成就了他美好的人生。



05

马修终于改变了这群曾经的问题孩子,但是电影好像注定没办法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后转来的学生孟丹因被误会偷钱、心生怨恨而放火烧了学校,但因为马修老师带着学生出去游玩而没使孩子受到伤害。



马修老师因为私自带学生离校而被校长辞退。校长还侮辱他,你就是一个小小的、小小的,小小的……


知道了消息的孩子们从窗口投下一个又一个纸飞机——“光头老师再见”“老师,回头见”。


只看见高高的堡垒窗口那一双双摆动的双手,虽然看不见孩子们的脸,但我知道,那里会有泪光。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2020年主旋律电影《灭狐行动》缉毒巨作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