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红枣深加工项目,重振枣农信心

彰显国企担当 重振枣农信心

——陕煤集团红枣深加工项目建设纪实

红枣,一直是榆林清涧县的支柱产业。清涧红枣不仅肉厚、核小、皮薄,而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2018年“清涧红枣”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然而,近年来因各种因素影响,清涧红枣品质有所下降,销量连年下降。枣农信心渐失,大片枣林撂荒,红枣产业陷入发展瓶颈。

产业扶贫,为陕北红枣产业带来造血功能

就在全国吹起脱贫攻坚战的号角时,陕西省国资委成立了9个助力脱贫攻坚合力团,陕煤集团成为榆林合力团团长单位。为打造专业化产业扶贫团队,陕煤集团专门成立的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与清涧县政府合资,成立了清涧北国枣业公司,总投资3.4亿。该公司致力于破解沿黄带红枣产业发展瓶颈,运用数字化信息管理手段,打造现代化的农业企业,培养造血能力,带动枣农重振信心、脱贫致富,推动当地经济有效提升。

该公司在项目建设期间,就选派骨干力量跑遍清涧八个主产红枣的乡镇,涉足311个自然村,摸清了红枣产区品质特点,做到一手材料随时掌控。

“娃娃,你说的可是真滴?要收我的红枣,受苦人日子困难咧,可不敢哄人!”一口陕北口音的老大爷拉着北国枣业公司的小马说。

“真滴哩,您给咱把枣管理好,枣熟了我就来收。”小马坚定地回答。

2019年4月小马作为公司代表,带上一沓购销协议,奔赴清涧县的各个乡镇,最终以高于市场价10%-20%的价格与枣农签订了协议,涉及枣农5244户,其中贫困户3277户。

2019年11月,公司开始收购红枣,兑现了对枣农的承诺。清涧县韩家山村的贺老爷子出售了2000斤枣,拿着崭新的百元大钞,他来回数了好几遍。憨厚的老人对着小马说:“枣卖出去了,现在种枣有盼头哩!”

截至2019底,该公司共收购红枣13.4万公斤,重新燃起了枣农种、养、护枣树的信心。

另辟蹊径,瞄准市场,换完新颜换新装

该公司作为陕煤集团的新产业项目,想要异军突起,就要颠覆传统观念,重塑红枣价值体系,引领行业标准。现在是“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全民大健康时代,红枣的药用价值尤为凸显。该公司经追溯中国药典中红枣的要求,明确了陕北红枣发展方向,成功注册了“陕北滋味”等12种商标,并把清涧大枣药食同用价值广而告之。

为实现产品多样化、价值最大化,该公司与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合作,组建专业团队,共同研发出了2款红枣发酵果汁、3款红枣复合果汁、3款红枣功能性口服液等系列产品。

技术有了,设备也要跟得上。该公司引进全封闭、无菌化一流生产设备,红枣干制品、饮品、休闲食品等三条生产线均实现全线联机自动化,生产更加卫生、安全、高效。

据悉,该公司红枣干制车间已于2019年11月进入试生产阶段,并与当地60余人签订了用工协议,其中贫困户32人。生产的“清涧大枣”等多款产品已在“天猫”旗舰店上销售。2020年将建成饮品车间,待全部达产后,每年可消耗红枣2万吨,解决约200多人就业,带动数十万枣农增收。(袁方)

來源:陕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