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一个监控视频行业的霸主

海康威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师审计意见:标准无保留意见

2019股市简介:

海康总股本93.45亿(其中流通股80.9亿),股价30左右,总市值在2780亿左右,净利润124亿,净资产449亿,总资产754亿。

10股派发红利7元,股息率:7/(10*30)=2.33%,比银行存款利息略高一些;

投资回报率:124/2780=4.46%;

净资产回报率:124/449=27.62%;

总资产回报率:124/754=16.45%。


一、海康是干什么的

海康威视给自己的定位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数据运营/服务提供商”。这个行业我们各位应该都不陌生,每天出门都可能会面对无数的摄像头:公安的天眼、交警的电子眼、其他机构或个人的监控摄像头。海康的主要业务就是提供这些摄像头,以及摄像头产生的视频数据的储存、传输和分析全套系统。


二、海康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1、业内最强研发能力

海康是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2研究所整体变更过来的。52所又名杭州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1962年创立于太原,1984年从太原搬迁到杭州。历史原因,至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相关牛人都在国有研究所里,可以说几乎没有漏网之鱼,海康因此有强大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沉淀;

2019年全球安防公司排名,海康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分别为大华股份、AssaAbloy(大华从16年国球第四到18年成为全球第二,19年任然保持着第二的位置);

在综合安防领域,根据Omdia报告,海康威视连续8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4.1%。在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海康威视连续4年蝉联第一位。

高技术企业需要的,第一是人,第二是钱(主要看用于研发的费用)海康每年的研发投入,国内无人能够匹敌(国外我没数据,只敢说国内无人匹敌)。这个研发投入究竟有多高呢?第二位大华股份又是多少呢?用数据说话

数据来自翻阅海康与大华15-19年,连续5年的财务报表(看大华技术人员就知道为什么进步迅速了)

海康总职工、技术人员、工资情况




注:在海康或大华上班的职工看工资符不符合你的到手工资,需要在平均工资上按50-60%计算,因为1、员工公司肯定低于平均工资,上有领导的。2、公司给员工交的五险一金员工也要负担一部分与个人所得税,都要从工资里扣除的。

对于如此庞大的研发队伍,如此高额的研发资金,傻帽认为该领域最领先的技术理所当然地会出自海康。而恰恰对于安防系统而言,涉及的技术不是单项,而是一个体系,即便有偶然的某领域被其他公司的某技术天才意外领先,也需要相关配套技术配合才可能实施,这一特点给了海康团队追赶和弥补的空间。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几乎可以肯定,现在的技术领先者,在最多的研究人员和最多研究经费支撑下,未来还会是技术领先者,甚至可以说,整体技术领先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2、对行业和本土市场的深度理解

视频监控系统,不是标准件。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阶段,都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海康自建立以来,一直是安防行业的龙头企业,期间在公安、交通、司法、文教卫、金融、能源和智能楼宇等行业实践了大量的真实项目。

公司通过深度参与这些项目的建设、维护和升级过程,获得了各个行业或细分市场、细分板块的独特特点,使得公司能够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并在解决方案不断推出、落地和完善的循环中,磨练产品和软件的契合,提升公司的系统集成能力,也使得公司可以快速更新换代,提出更加适合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这种经验能力,是长时间、多维度的积累,并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迭代而深入细化,这是无法直接复制也很难获得的。

3、金手铐锁定人才的体制优势。

无论是技术,还是对市场和行业的理解,最终还是要落实在人身上。没有一个虚幻的“公司”具备这些能力。因而,是否能留住研发及营销、售后等领域的核心人员,重要性一点儿也不低于吸引新的人才。这方面,海康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海康,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型公司,你可以从公司高管的履历当中看出来。董事长陈宗年,52所所长,管理学博士,明显是控股股东国资委派来的行政领导。

副董事长龚虹嘉,著名科技企业家,IDG评的“中国最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创办和拥有德生科技、富年科技、富信掌景、海康威视、握奇数据等高科技公司。

在海康威视上同样如此。在海康已经从一个注册资金500万的初创企业,发展到注册资金高达1.4亿、年净利润高达3.6亿时(2007年),龚虹嘉将自己持有的公司49%股份里面,按照公司成立自己的“若未来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在未来的某个时点,本人会参照海康威视的原始投资成本向海康威视经营团队转让 15%的股权。”,作价75万将15%股份卖给威讯投资——这是一个以总经理胡扬忠为核心的49名公司核心人员的持股平台公司。

不仅如此,龚先生还主动额外地将5%股份以2520万的低价转让给另一个持股平台康普公司。康普公司由龚夫人持有80%,海康公司总经理胡扬忠持有12%,常务副总邬伟琪持股8%。

在基本不管经营的正副董事长之外,以胡扬忠、邬伟琪为核心的管理团队,以技术型人员为主,且长期保持着稳定。上市至今核心人员,除了主管营销、人事、财务和法务的副总及董秘是后来进入的MBA或会计师、法律专业人员之外,其他几乎清一色的原52所高级工程师出身。


三、股权构架看海康



海康威视最大的股东中电海康集团持股39.6%,中电海康集团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国资委全资子公司。

简单说就是全球最大的监控公司掌握在国资委手中,国家为了掌握核心资产的控制权,一般不会减持;傻帽虽然傻,但这点明白,有后台,腰杆自然硬。



四、开始看财报

1、P3页管理层列举的10条风险,傻帽觉得把时间拉长看,不会有太大问题。

2、主要数据:




问题一:扣非净利润124.1-120.4=3.7亿,钱是怎么变动的?

傻帽答:P9页;政府补助4.3亿;金融衍生品0.3亿;营业外收支0.5亿;所得税-0.9亿。

问题二:经营现金流净流入77.7亿,比18年91.1亿减少14.8%;比净利润124.1少59.7%?

傻帽答:看下边现金流分析。

3、P11-48主要是对海康业务产品的详细分析及简介,傻帽大部分看不懂,同行可以看一看,有什么不好的欢迎留言。

4、主要资产重大变化



5、P49页海康的在建工程,没什么好说的。




6、P52页 研发投入上文已经分析。

7、P54营收占比与成本占比,国内市场基本占7成,海外基本占3成;成本国内海外基本都差不多。




8、P59现金流量的变化


经营净额:77.7亿、投资净额:-19.2亿、筹资净额:-54.7亿

这不是典型的“老母鸡”型企业(老母鸡下蛋挣钱,主人拿钱去投资与还债)

9、P61受限制资金



对于24.6亿的短期借款与46.4亿的长期借款,合计72.8亿,再大的企业,没有点抵押,银行也不会同意的,抵押贷款率:21.9/72.8=30%,并且只有5.6亿的货币资金,银行相当给面子了。

10、P99-107介绍企业的高管简介及从事情况,傻帽一掠而过。

五、正式进入报表及分析

1、总资产753.6亿;

其中,货币资金:270亿;对应流动负债235.2亿,暂时还看不到有什么财务风险。

应收票据及账款:213.1+9.7=222.8(18年为191.9,增加30%);年周转次数:579.6/222.8=2.6次,将近5个月;对于干完一项工程后,将近5个月将全部工程款收回,基本也是合理吧。

存货:112.7亿;(18年为57.3亿,增加96.7%,主要归功于不靠普带领的美国ZF对海康的打压,与海康管理层管理层的远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商誉:2.74亿(18年为2.1亿,增长30.5%,主要是对杭州匡信的收购)

2、总负债304.6亿

其中:短期借款:26.4亿。

应付账款及票据139.4亿(18年为107.6亿,增加29.6%,存货增加了96.7%,应付不增加就不对了吧)

预收账款:10.2亿(18年为6.4亿,增加59.4%,预收款一般在工程中是按照总价的10-20%收取的;10.2/0.2=51亿,对于总营收账款576亿,客户工程预定量在1个月左右)。

3、所有者权益454.7亿

4、利润表:营业收入573.6亿,营业成本311.4亿,净利润124.7亿。

5、现金流量表: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594.1亿,不含税:594.1/1.13=525.8亿。对比营业收入573.6亿;干了573.6亿的活,收到了525.8亿的现金+31亿的营收账款及其他17亿,90%以上业务都是现款现货。

经营现金流净额:77.7亿,不含税:77.7/1.13=68.8亿。对应净利润124.7亿,68.8-124.7=56亿;干了一年工程,辛辛苦苦挣到145亿,结果账户中只增加了69亿,其余76亿去哪里了?

傻帽答:应收账款增加31亿,存货增加56亿,加起来就87亿了,还用算别的吗?

现金流年末净值:265.2亿,对应货币资金270.7亿,怎么少了5.5亿?

傻帽答:看上边受限制的货币资金5.56亿,对上了吧。


六:傻帽估值



傻帽总结了14至19年的净资产回报率与净利润,按照傻帽三年一倍,十年十倍的理论,估值一下:对于这么好的企业给出20-30倍的市盈率,傻帽觉得是比较合理的

三年后的利润:124.65*1.3*1.3*1.3=274亿

折半到现在:274/2=137亿

20倍市盈率估值:137*20=2740亿

30倍市盈率估值:137*30=4110亿

现在海康市值在2780左右,基本在傻帽合理低估区。

七:假如:国资委让我管理海康,我会分为五步走……

第一步:大力研发新产品,申请专利,但不能上市;压低旧产品成本,做到盈亏平衡,让竞争对手无处生存;

第二步:借助2020年肺炎疫情,降低旧产品价格,做低公司利润,使利润降低90%以上,给市场先生一种行业封顶的状态,市场先生恐慌,纷纷抛售股票,股价降低,市值跌幅到净资产450亿左右。

第三步:海康威视申请退市,以当时市值价的150%回购公司剩余的60%(450*1.5*0.6=405亿)股票;以海康作抵押在银行贷款405亿,加上海康的后台,银行会抢着放款,国资委持股100%,退市。

第四步:低价打败竞争对手,实施收购或控股,做到市场控价权。

第五步:新产品上市,提高价格,利润回到19年125亿、甚至更高;3年还清贷款。

在这五步中,海康集团没有动用自己一分钱,就回收了公司100%股权、顺便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从此再无对手,真正做到行业的霸主。


本文为傻帽个人投资记录,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充满傻帽个人的偏见和错误。更多财务知识与股票实盘操作关注傻帽微信公众号“傻帽读财报”。请坚持独立思考,万万不可依赖傻帽的判断或行为作出决策。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