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的世界里,李连杰什么都买不到,马云什么也买不起

李连杰是短视频红海里的炫宝突击艇,没有什么能比不卖李连杰面子更拽的事情了。


你手戴白手套拿着和田籽料,对着镜头口沫横飞的背诵《系统宝石学》,从昆仑山脉讲到缅甸黑矿也没用,看客始终会觉得这玩意是块赛璐珞。

是的,信息爆炸的时代没人有空会听你讲什么。

看客拿着手机刷短视频,能不能看下去的时间也就那么几秒,谁更能抓眼球,他的潜意识会代替手做判断。

只有一个人自吹自擂的那叫博物馆,你吹的夸得再天花乱坠也比不上大客户来买,更何况你还不卖他。

俗话说,马俊不俊得让伯乐来相,货好不好得看卖主是谁。

当这件货的目标客户对标的是李连杰时,仿佛是将看客们和李连杰置身在同一个柜台前。

这就叫名人效应的活学活用,什么《引爆点》、《疯传》、《微力无边》这类自媒体传播学文献通通都不用看,学会写这句话就够了。

“李连杰都不卖”

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哥们我认识明星还不给他面子,咱家这狠货很牛逼但也不是给钱就卖。

之所以选择李连杰,是因为他知名度够广,一家四代人都知道全国明星他最顶。

而且坊间传言他极其热衷珠宝文玩,光是脖子上的九眼天珠就价值一个亿,相当有公信力。

尤其是文玩这一块,所有商家都降住了李连杰。

无论是珠宝玉石,还是珊瑚海螺,只要李连杰想买,甭管出价多少钱商家都不卖。

由此可见在短视频的宇宙里,李连杰不再是位名人,更不是个人名,而是不言而喻的价格度量衡单位。

在大量浏览的炫宝类短视频之后,我发现通常李连杰出价400万的情况下,什么都买不到。

所以把400万这个价格,设为一杰。

而为了验证这个度量衡标准的可信度,我又找来了与李连杰咖位接近,或是在同一时期雄起的大佬来参考。

比如成龙大哥曾出价一杰,希望购置这只能算命、捡烟头的灵鸟。

这个出价刚好卡在买不到的门槛,那一切就会按照剧本上演。

而后的某一天,这只鸟又被一代天王刘德华看上了,同样的一杰出价,不变的情节发展。

我甚至怀疑,是成龙找来刘德华试探商家有没有在晃点自己。

但倘若把买家换成马云,那买块木头茶几起码都得出价2.5杰才符合身份和财力。

当然,短视频世界里的马云依然什么都买不到。

哪怕出价22.5杰也没用,不管你是杰克马还是阿里风清扬,在短视频里都不好使。

有时候你从视频里甚至看不到他在卖什么,只知道他拒绝了马云的250杰的出价。

马云曾说过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可在短视频里只要是他碰上的商家,个个都是硬茬子。

到最后都别说是不卖给马云了,他们直接让马云什么都买不起了。

马云买不起手机,也买不起手机壳,更买不起手机号。

各位短视频创作者直接让马云虚空赤贫,吃不起肉,啃不起煎饼,连一颗鸡蛋都成了首富的奢望。

他们光是不让杰克马吃东西也就算了,更是连衣服都不给人家穿。

一只透明玫瑰花冰丝袜顶上北上广一套房,关键是这房子还马云买不起的,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哪个地段的房。

后来我在另一个视频里找到了答案,原来这双冰丝袜的价值相当于恭王府,那想来杰克马确实买不到国宝,果然短视频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