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阅卷,改变了一名新教师的价值观

公元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这一成就被称为世界教育史上的伟大奇迹!我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扫盲运动”期的真实故事。为了不“惹是生非”,故事中的地名、人名均以字母代替。

小A是一个聪明好学、积极上进、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青年,刚毕业分配到某乡镇中心小学任教,就让他赶上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其实,老校长让他协助教务主任整理“普九”档案工作,“扫盲”这一块安排的是总务主任在负责。

快到期末的时候,学校来了一辆车。说是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来抽查“扫盲工作”的。领导说,除了查看档案还要让学员当场考试。本乡镇主管领导和学校都高度重视,积极准备,热情迎检。很快,考试结束,还要当场阅卷。偏偏就抽到小A老师去阅卷。其实试卷很简单,题量又少,一小时内轻可以松完工。

小A老师接到任务,丝毫不敢怠慢。领导们在档案室继续查阅档案,小A就单独在办公室抓紧阅卷。刚阅了没几份,一领导夹着黑皮包走了进来,小A老师认识他,是县教育局人事股K股长。刚要起身打招呼,K股长挥手示意小A老师坐下,靠近他说:“要求90分以上才算合格,你好好把握!”声音不高,但不容分辩。K股长说完这句话就转身离开了,丢下小A老师一个人发呆。他的脑神经飞速运转,K股长这话是什么意思?刚才他还阅过一份不及格的呢!还有一个85分,一个65分的!

经过两分钟心理矛盾激烈斗争之后,小A老师做了一个荒诞的决定:不看答案打分!90分以上必须占总人数90%以上,其他胡乱打,但坚决不能出现不及格的!

当小A老师把抄写工整的考试分数花名册交给K股长时,他看到了股长满意的微笑。——人家只要分数花名册,试卷由学校保存。再后来,才知道当天参加考试的并不是真正的“扫盲”学员!

事后多年,小A老师跟我讲起这事时说:“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价值观!有时候老老实实做事很有可能把事情办砸!……领导艺术啊,真是进可攻退可守,想想都后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