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邈远的历史感 奇幻瑰丽的诗意美——毛雪峰山水画欣赏


毛雪峰先生

【艺术简历】

毛雪峰,男、1961年生于马家窑彩陶之乡甘肃临洮,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北京画院研究生班(1997年),先后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清华大学研究班、精英班,从师著名画家舒春光,王文芳,石齐,周韶华等导师。先后任新疆书画院首任院长、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常务理事、新疆开明画院首任院长、名誉院长,兰州大学、扬州大学、定西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新疆石河子大学大山水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香港中国艺术研究学院教授,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西部画院院长、北京雪峰艺术馆馆长、北京雄峰科技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大美西韵书画院院長、中国孔子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西部美术》主编,全国当代山水画大展组委会副主任,香港国际画院艺术顾问、香港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副主席,美国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加拿大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副会長,日本国艺术院特聘教授等职。

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奖。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台湾台北美术馆及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日本东京中央美术馆银座、美国马瑞埃塔大学、法国巴黎卢浮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2018)、迪拜、加拿大、澳大利亚、欧州、印度(2018)等东南亚各国举办个人画展或联展,其中,美国第35届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展出了他创作的中国重彩山水画系列精品,被授予“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称号。

他应邀赴国内外多所高校作演讲和学术报告。如2008年,他应邀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作了主题为《创新是攀高的天梯》的演讲。2013年,他应美国玛瑞埃塔大学邀请,向师生作了题为《阅读美国》和《中国水墨与西方色彩之吻》演讲。2014年,他应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邀请,于11月10日,作了《攀登的天梯——我的艺术人生》讲座。曾担任中国创新艺术家提名活动学术主持人。 他的数百幅书画作品发表于全国及海外各类主流期刊,山水画代表作被上海市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北京民族文化宫、敦煌美术馆、兰州大学、齐白石纪念馆、郭沫若故居、台湾海基会、香港艺术中心、孙中山国父纪念馆,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纽约大学、美国玛瑞埃塔大学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卡鲁塞尔厅、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澳洲美术馆、日本东京中央美术馆、印度夏尔达大学等国内外3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陈列。多幅作品被有关知名人士和外国元首收藏。


守望


他荣获国内外诸多奖项。2005年由中国《美术报》学术提名西风浩瀚•西北五省国画百家;《中国书画报》颁发全国书画界50位著名画家终身艺术成就奖;2006年获“世界华人艺术家杰出成就贡献奖”并评为“当代百名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国画家”;2007年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授予毛雪峰“中国骄傲•中国时代全国十大创新人物”荣誉称号,2 009年被评为全国当代30家最具学术价值与收藏升值潜力的山水画家,2010年中国文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授予“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2012年被评为“全国四十位最具创新国画艺术家”, 2016年被评为“全国当代30家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收藏升值潜力的国画家”。曾荣获联合国“国际和平年艺术大奖”,“亚洲中国画巡回大展金奖”,“当代国际水墨画大展沙龙奖”,“美国第35届纽约艺术博览会国际金奖”等。

他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贡献被国内外各大媒体专题报道。主要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和谐之声》、《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美术观察》、《美术家通讯》、《美术》、《中国画》、《书与画》、《江苏画刊》、《澳门日报》及《欧洲时报》、《纽约时报》等媒体。 他的名录入编《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美术作品集》、《中国大百科全书•新疆卷》、《新疆美术五十年》、《新疆通志》、《临洮县志》、《西北五省国画百家》、《美国世界名人录》等辞书。

他出版有作品集、文集多部,主要有《毛雪峰画集》《毛雪峰书画集》《彩墨新疆-毛雪峰重彩山水画集》《大墨无疆》《毛雪峰——新疆重彩山水画的创立者》《毛雪峰书法集》《毛雪峰艺术评论集》和《毛雪峰绘画艺术展》(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等。

著名画家毛雪峰院长重彩山水画蕴含极深的绘画理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现代人的审美观, 具有沧桑邈远的历史感, 恢弘瑰丽的诗意美,凸显极高的审美价值。


天呈大境


【艺术评论】

雪峰重彩画的历史感与诗意美

文/王 戈

早就听说新疆有个山水画家叫毛雪峰,画作不同凡响,但久闻其名未见其人,直到2019年有幸见面,始知他临洮,我陇西,同属甘肃省定西市人,便有了“老乡见老乡”的亲切感。他在新疆生活工作二十年,锤炼成了具有独创性和开拓性的重彩山水画家;我也多次到过天山南北,写过几篇边疆题材的文学作品,因此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说舞文弄墨多年,但本人的美术知识少得可怜,只能说是喜欢而已,遑论写什么画评。对一幅成功的画作,只能像阅读文学作品一样,认真地阅读,仔细地品味,或大或小或浅或深的感受,都是“读”出来的。

“读”毛雪峰的重彩山水画,最大的感受是它的视觉冲击力,真可谓大视野,大境界,大手笔。概括为:

沧桑邈远的历史感

奇幻瑰丽的诗意美


先说“历史感”。

新疆是个好地方。它地域辽阔,占着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它山河壮美,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它民族众多,十三个民族抱团生活在天山南北;它历史悠久,自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商旅不绝,文化交流不断,逐渐地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缘文化。新疆古称西域,描写西域的边塞诗代有才人出,盛唐时期达到顶峰。天宝十三年(公元754),三十五岁的岑参出任安西节度判官后写出如下的诗章:“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今库车)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对戈壁大漠飞沙走石、八月飞雪的绝唱。诗人笔下极端严寒的天气是“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在炽热难耐的骄阳下,诗人质问天地“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新疆是邈远的,苍凉的,凄苦的,诗人们大多是为疆土的征战而歌,因此更多是“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喟叹。

上世纪中叶,沉睡了万千年的新疆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人们惊喜地发现,被巍巍天山阻隔的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昆仑戈壁覆盖的地下蕴藏着无尽的宝藏,空前规模的开发和建设吸引了众多的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于是便有了诗人闻捷的《天山牧歌》,音乐家王洛宾的新疆民歌,画家黄胄的新疆毛驴,科学家彭加木对罗布泊的舍身探求……

毛雪峰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画家。他用二十年的时光踏遍了新疆的戈壁荒漠、雪山峡谷、激流瀑布、寺庙古迹,把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历史文化的感知融入到血脉中,孕育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观、美学观、价值观。他画新疆山水,不以鲜花丰草增色,不用任何现代化的标识哪怕是一根电线杆来增美,也不用或古代或现代的人物作点缀,在他的画笔下,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不涉及任何媚俗的元素。巍峨雪峰、激流峡谷、千年不倒胡杨树、万里奔波骆驼群,是他的画作的基本元素。欣赏这些气势磅礴、雄浑壮美的浓墨重彩山水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美学享受,初学绘画者可能看他的颜色搭配和黄金分割,像我这样的文字作者,感受到的则是“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历史感。《丝绸之路万里行》是一幅1300CM×45CM的长卷,画面由行进中的五十多峰骆驼、延绵起伏的沙丘、挺拔昂立的胡杨树三种要素构成。一队一队的骆驼个个活灵活现,神态各异:奋力奔跑者、饥渴难忍者、昂首嘶鸣者、左顾右盼者、年迈的老驼、欢快的幼驼……它们穿越历史的隧道,从邈远的古代走来,从遥远的天地走来,长途跋涉是悲壮的,苍凉的,凄苦的,然而正是这种悲壮与凄苦,才显示出丝绸之路不朽的生命力。《母亲都是神》画面上是一座错综的红色山岩,旁有清澈小溪,正中一尊石雕,面目模糊,似神非神,正襟危坐,凝视着远方,像在思考着什么,憧憬着什么,整体氛围是神秘的,宗教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疆悠久的历史文化,譬如维吾尔人民的智慧之星、著名学者默罕默德-喀什葛里编撰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突厥语大辞典》所记载的那些人文地理;又譬如绝顶美丽、聪慧勇敢的伊帕尔罕姑娘被风流皇帝乾隆选为“香妃”,而死后仅带着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返回边陲家乡的故事。这幅画的寓意给人以启迪,大地是母亲,历史是母亲,所以“母亲都是神”。《往事越千年》的主要画面是被夕阳染红了的巨大顽石,夕阳西下,乏力地高悬在山背后,而一轮弯月却升起在寺院的塔尖上,奇特的艺术构思是否寓意着山河依旧、日月轮回?《千年不老的勃起》有两个猎人模样的男女背影,站在雅丹群峰上遥望着远天远地,既是赞美永恒的宇宙,也是追问邈远的历史。

学者用文字记载历史,诗人用情感抒发历史,画家用画笔描绘历史。毛雪峰的重彩山水不是艺术化的摄影,不是素描化的写生,他追求的是神似、神韵,以宏大广阔的艺术视野,描绘着他心目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雄关漫道》《悠悠天地间》《天涯共此时》《离天还有三尺三》……让人们从色彩斑斓的画面中感悟历史的厚重。

再说“诗意美”。

新疆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新疆广袤的大地上有着奇特的冰山峡谷、戈壁瀚海、高原湖泊、古迹寺庙、胡杨林、雅丹群……凡到过新疆一游的人,无不感到处处有诗,有画,而且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毛雪峰就是受到这种西部风情的感染,钟情于西部山水,从而弃职学艺,先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画画院、清华大学研究班、精英班,师从舒春光、王文芳、石齐、周韶华等国画大师,从一般的山水风情、仕女人物、飞禽花卉画起,逐渐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独创的艺术之路——重彩山水画。

山水画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笔者知识有限,略知古有以八大山人为代表的水墨山水画,近现代有张大千、关山月、李可染、赵望云、石鲁诸大师的水彩山水画,还有一种水粉画,还有西洋油画,而于重彩山水画则有点茫然。“重彩”是色彩学研究的内容,笔者一窍不通,直观地看,即是色彩之“重”也。观赏毛雪峰的画作,笔下的色彩并不庞杂,他汲取融汇水墨山水与油画山水于一体,显得厚重,有立体感。他以赭红、深蓝、墨黑为主色调,或浓或淡,或炽热或冷峻,描绘出一幅幅苍茫空旷的大漠荒原,巍峨险峻的冰雪高峰,高远莫测的蓝天白云。正是这样的浓墨重彩,准确地表达了新疆山水的特征。新疆山水是广袤的,雄浑的,险峻的,神秘的,有别于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也有别于秦晋高原的黄土山坡。他凭着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和探索精神,独创出属于自己的也是新疆独有的重彩山水画。正如有美术评论家所说,“其境界之壮阔,意蕴之豪迈,丘壑之雄奇,色彩之交响,形成了独特的画境和艺术风格。”

毕加索说,“艺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意思是,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欣赏毛雪峰的重彩山水画,如同吟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类的边塞诗,感受到一种永恒的艺术魅力,彰显着奇幻瑰丽的诗意美。奇幻,是指他对山水画的大胆探索和创新;瑰丽,是指他的美学理想和美学情趣的升华。在内地,晚上十点已是入夜了,而在边疆某一小镇的山头上,本人曾凝望着被夕阳染红了的光秃秃的山峦,那苍茫雄浑的夕阳美是一首绝妙的边塞诗,但我搜肠刮肚只能用一句现成的诗句“残阳如血”来形容。而这种诗意美,在毛雪峰的画笔下比比皆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火焰般鲜艳的山峰奇石,就是一首首奇幻瑰丽的赞美诗。可以说,我们在新疆所见的飞沙走石、冰雪雷暴、炎炎赤日乃至梦幻般的海市蜃楼,毛雪峰都用他的画笔为我们凝聚固化在画面上,一千四百年前诗人岑参所描绘的那种景象,在毛雪峰的画作里都有再现。《傲驼问天》中一峰骆驼仰面长啸问苍天,应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诗意。《雄风》应对着“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诗意。《大野疾风》应对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诗意。大幅画作《生命如歌》则把碧蓝的天空、灿烂的骄阳、广袤的瀚海、远方的山峦、近处的顽石、倔强的胡杨一应边疆景色,用无数行进中的骆驼串连在一幅画面上,为人们奉献出一组西部边陲的赞美诗。无需多举例,其实把他的画作冠名串连起来,就是一组长长的西部赞美诗,如《往事越千年》《春潮涌天山》《日暮苍山远》《残月沉西去》《长风清扫天幕》《驼铃摇醒千年梦》《今月曾经照古人》《最难风雨故人来》《瀚海茫茫魂一片》《西去阳关路八千》《一河雪浪送远行》等等……

西部赞美诗的风格历来是粗犷的,奔放的,豪迈的,一如西部人坚毅强悍、热情豪爽的性格。毛雪峰从黄河上游的崇山峻岭间一路走来,把西部汉子的血性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从而构建起自己的艺术天地,蜚声画坛,可圈可点,可喜可贺。时下正值创作盛年,预祝他取得更大的成就,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胡杨不倒,雪峰永恒!

( 作者王 戈: 甘肃陇西人,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长安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两次获全国奖,多项省市奖。2020.03.03.于厦门大学逸夫楼)

毛雪峰新疆重彩山水作品欣赏

库车神秘大峡谷


风城探幽


丹霞映交河


春潮涌天山


山祖动荡的感觉


神湖赛里木


生命的呼唤


天籁神性


往事越千年


一心为祭


悠悠天地间


最难风雨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