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能够平定“七国之乱”,谁功劳最大?周亚夫、窦婴、梁王?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历史叙事中,往往有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说法,这种说法准确吗?

“七国之乱”发生后,据《史记·孝景本纪》记载: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

这是司马迁对“七国之乱”的记载,他着重突出了大将军窦婴的作用和功劳。

至于梁王,在《史记·孝景本纪》中关于“七国之乱”的记载,仅仅是讲叛军“遂西围梁”,说明梁国也参与了平定叛乱的军事行动而已。


图⒈汉景帝、窦太后、梁王

那么,汉景帝能够平定“七国之乱”,谁功劳最大?周亚夫、窦婴、梁王?

下面就来详细说说他们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的作用。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正月,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发动叛乱,起兵向西方进发。

汉景帝为安抚反叛的各王,而杀掉了晁错,派袁盎通告七国。

但七国仍不肯罢兵,却继续向西,包围了梁国。皇帝因此派大将军窦婴和太尉周亚夫率军去讨伐他们。

图⒉周亚夫

一、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大将军窦婴的作用

​大将军窦婴,就是窦太后的堂侄。吴、楚、赵等七王叛乱之时,汉景帝任命窦婴为大将军,并赏给他许多钱财。

窦婴把皇帝赐给的钱财全部放在走廊下,军吏们经过的时候,就让他们按支出所需取用,自己却分文不拿。

他的功劳就是能够守住荥阳,与此同时,监齐、赵之兵。

胶西、胶东、济南、苗川等四国合兵围攻忠于汉中央政权的齐国,赵国也在暗中勾结匈奴。事实上,大将军窦婴牵制住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

图⒊窦婴

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

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

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

七王之乱平定后,窦婴被封为武其侯,还当过丞相,极有权势,“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可谓门庭若市。其在朝廷的影响力也很大。

据《史记·孝景本纪》记载:汉景帝时,每当群臣朝见商议大事,对条侯、魏其侯,众列侯没有谁敢与他俩分庭抗礼的。

图⒋魏其侯

从《史记》的角度分析,七王之乱平定,论功劳,大将军窦婴的功劳与周亚夫的不相上下,可以分庭抗礼。

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太尉周亚夫的作用

吴楚七国谋反,景帝命令太尉周亚夫前去平反之时。周亚夫趁机对汉景帝说,楚军剽悍敏捷,与他们正面交锋很难取胜,我建议先断楚军粮道,这样才可制服他们,景帝也同意了他的部署。

⒈周亚夫出武关抵达洛阳

周亚夫一行经长安出发,将去荥阳与大军会合。正走在霸上,一位名赵涉的谋士拦住了他的去路,赵涉对周亚夫说:吴王很富有,早就收买了一批愿意为他献身的人。

现在得知将军去前线,必定会在崤山、渑池之间的险处安排伏兵袭击你。将军何不改变路线,从此处向右走,经蓝田出武关抵达洛阳。

图⒌周亚夫

⒉周亚夫断敌粮道,出奇制胜

周亚夫平叛周亚夫临危受命,率领大军迎击吴楚叛军。当时梁国被吴楚联军围攻,向朝廷求援,周亚夫没有派兵救援,而是率兵向东北走昌邑(今山东定陶东),以坚壁固守的战术,避免与叛军作正面接战。

而是派精锐骑兵突入敌后,夺取泗水入淮口,截断叛军的后勤补给线,使其陷入困境。加上吴楚联军多为步兵,习惯在有险阻之地战斗,汉军多是车骑,擅长于平地作战。

战事在淮北平原上进行,对吴楚军显然不利。吴楚联军连战无功,士气非常低落,供应比较短缺,又无法越过梁国坚守的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图⒍梁王

吴楚联军只能北进,至下邑以求和周亚夫决战,结果一败涂地,士卒饿死、投降的很多,只得退走。亚夫顺势挥兵猛追。三月,吴王刘濞残部数千人退守丹徒(今江苏镇江),被东越人所杀。

楚王刘戊也兵败自杀。其他诸王为栾布和郦寄所逼,有的被杀,有的自杀。历经三个月有余,七国之乱,就这样被平定了。

综上所述,太尉周亚夫的作用主要是“运筹帷幄”,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其实他的军队没有打什么硬战。苦苦支撑战局的是窦婴、梁王。

三、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梁王的作用

当时吴楚联军猛烈进攻梁(今河南开封),周亚夫不救,而是率兵向东北走昌邑,这样梁国就暴露在吴楚联军的锋芒之下。

平定“七国之乱”,梁王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守住梁国,死守而已,梁王的作用,相对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来说,不具有全局性,因为梁王的军队是在自己家里作战,只要死扛,不投降就可以了。所以司马迁没有过多的讲梁王的作用。

在《史记·孝景本纪》中关于“七国之乱”的记载,仅仅是讲叛军“遂西围梁”,说明梁国也参与了平定叛乱的军事行动而已。

图⒎窦婴

汉景帝能够平定“七国之乱”,谁功劳最大?周亚夫、窦婴、梁王?

汉景帝能够平定“七国之乱”,周亚夫、窦婴、梁王各有各的功劳,周亚夫善于计谋,窦婴善于团结将士,梁王能够做到“守土有责”。

此三人就能力来说,各有长处,周亚夫没有“千金散尽”为君王的豪气。窦婴也没有“抄敌后路”和“断敌粮道”的计谋。

但是总的来说,《史记》已经给出了答案,司马迁在《史记·孝景本纪》记载:

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

其实在司马迁看来,汉景帝能够平定“七国之乱”,当然是大将军窦婴和太尉周亚夫的功劳最大,此二人的功劳,可以说不相上下,可以分庭抗礼。

其实,大将军窦婴排在太尉周亚夫的前面,已经表明了司马迁之“春秋笔法”。


参考文献:

⒈(汉)司马迁撰;史记·孝景本纪

⒉(汉)司马迁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⒊文成英著,史记鉴赏辞典,巴蜀书社,2018.01,第226页

⒋李默主编. 影响中国发展历程的100部军事著作[M].2013


汉景帝能够平定“七国之乱”,谁功劳最大?周亚夫、窦婴、梁王? 单选

0

0%

窦婴

0

0%

周亚夫

0

0%

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