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组三件套是如何生产的?信隆深圳工厂参观

“信隆精准操控元件,给您更好的骑行体验”,很多美骑网的读者都听过这句朗朗上口的台词,但还有很多车友不知道信隆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零件生产厂商之一,不管你骑的是共享单车还是高端公路车,很大概率会用到来自信隆的零件,可能是车把、把立、座管或前叉,那么这些精准操控元件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

偌大的工厂,无人机都很难拍全

美骑网近日受邀前往信隆位于深圳的工厂(深圳信隆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信隆深圳工厂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办碧头第三工业区,是信隆集团各工厂中产值最高的厂区,占地面积和员工数量也是数一数二的。工厂那么大,一天参观不完,今天主要带大家了解自行车三件套的制造过程。

三件套以车把、把立和座管为主,另外还包括立管、座管夹等零件,而这些产品都归属于信隆公司的“车手事业部”。其中像是把立、把立盖、夹头等小部件都是通过锻造成型,再经过切削、钻孔、表面处理、贴标、包装等流程之后就能出厂了。

这些就是铝锭,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已经处理成了成品的大致形状,一方面可以节省原材料,另一方面可以简化后续处理的流程,提高整体效率。

这台机器可以把一条条铝锭切成一块块的,全自动切割

出来之后就是这样整齐划一、每一块都银闪闪的铝块

接下来这些银闪闪的小可爱们就要被送去隔壁锻造机蹂躏了,冷锻、热锻、从600T到1500T都有。

1500T热锻机,这种庞然大物可不是随便一家工厂都有的

师傅正在操作机器

一顿操作之后大概能看得出这是把立了

锻造后还需要进行热处理,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下一步就要给它们钻孔、打洞了。

来张gif动图感受一下

一步步接近成品

把立盖的生产流程也是一样的

上检具,检查孔位、尺寸是否符合标准

把立和把立盖,天生一对

看看这些可爱的座管夹头

接下来我们看看车把的生产。车把就没有锻造这个流程,一根根铝管经过抽管、弯管等步骤后就变成了我们常见的各种车把了。

在蹂躏铝管前需要预热,以获得更好的延展性

两头一缩,一根车把的大概形状就有了

变细了也变长了

下一步就是切掉多余的部分,顺便给边缘做个倒角

一家人最重要就是整整齐齐

全自动弯管机,可以给车把凹各种造型

各种型号的检具

公路车弯把的造型比较复杂,需要部分人工操作。

先给你打折

用机器压出把横处的扁平造型和走线凹槽

然后再给你打弯

最后再用机器压出下把的弧度

一根弯把就差不多做好了,送去热处理和喷漆之后就可以贴标打包出货了。

最后我们来看看座管的生产。座管一般分为夹头和管身两部分,通过特制的胶水压合,流程较为简单。

整整齐齐,令人愉悦

为了能和夹头紧密贴合,管身需要进行多次缩管处理

不同型号的座管,表面处理工艺也有所不同

水磨处理,一边抛光,一边洗白白,然后就可以去镀膜或者喷砂了。

所有零件都处理完后,都会到装配车间团聚,激光雕刻、贴水标、上螺丝、包装入库。

先在管身内刷上胶水,然后把夹头压入,一根座管就差不多好了。

全自动激光雕刻,通过超高温让表层材料升华,能让印记更持久。

激光雕刻的精度非常高,甚至还能画朵花

贴水标是个精细活

用来给座管上螺丝的机器

升降座管零件多,装配比较麻烦,需要特别工具辅助

工人正在给把立上螺丝

装配工位旁边就是打包流水线,装好了就打包运走,提升效率。

这些信隆产品将会运往世界各地,为全球骑行爱好者提供出色的操控体验。

作为业内最大的自行车零件代工厂,信隆其实也有很强的研发实力,不仅拥有强大的的设计研发团队,还有业内领先的实验室,可以进行材料疲劳测试、结构测试等测试。下面带大家看看实验室。

避震前叉疲劳测试,要求100000次测试后前叉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30℃低温测试

电动滑板车疲劳测试

实验室里面还有很多设备,比如模拟路况测试机等,涉及机密,在此不便展示。

信隆的产品品类齐全,除了产品册上的成品,还提供各种高度定制化的产品,这对于生产管理也是巨大的考验,因此信隆从2002年开始推行TPS丰田式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可以减少人员、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原材料消耗、降低库存、缩短交货期,让信隆一直保持业界领先地位。

另外信隆还有一个神秘的部门,负责研发生产机器。由于信隆产品类别多,而且可定制程度高,市面现有的生产机器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需要自主研发生产机器。除了自主研发,信隆也具备制造生产机器的能力。

本次工厂参观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大家记得操控元件认准信隆就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