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石佛寨

探寻石佛寨

光山县罗陈乡有个石佛村,村里有个石佛寨,到底是叫石佛寺还是叫石佛寨?什么时候,什么人建成的?石佛到底在哪里呢?什么时候又是怎么废弃掉了?据说县志里没有记载,百度里也搜索不到。当地百姓知道的不多,也没有什么流传?带着这些问题,九阳童子带着我们一行四人,第七次上山进寨进行探寻。

按照当地目前地名的称呼石佛寨,位于石佛村西北,面积不大,海拔也不高,只是这个山四周是平地或川地,突兀显孤,所以适合建寨。山的西边是一条宽不过一里的平川,大致南北走向,相传是古代(大约宋朝起)汴京(开封)通往汉口的驿道。

按照当地唯一流传的说法,石佛寨原来也叫石佛寺,先有寺后有寨是无疑的。至于什么时候,什么人,怎么修建的寺庙不得而知?按推测,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最盛为南北朝,大约此时,山上开始有人信佛信教,开始就地取材制作石佛,由于山的西南边有天然石材,稍作加工就可以用来建造寺庙,供人们烧香拜佛,石佛寺存在的时代应该很长。

从现存的残垣断壁和枯萎死亡的古柏树残桩来看,寺庙改建为寨子的时间应该不长,建成后存在的时间也不长。据九阳童子推测,应该是在明末清初,满人入关推翻明朝建立清朝时期,明朝军队中有个将领老家是石佛寺附近的,了解地形,为了抗清复明,他带领残余部队回到石佛寺,安营扎寨,屯兵磨练,厉志雪耻。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就地取材,构筑防御工事,废弃石佛,改建寺庙为营房。自始称为石佛寨了。

石佛寨全用石头建造,共分两个台级:外寨和内寨。每级寨墙均为石砌,墙面宽两米左右,高三米有余。外寨和内寨均设置有东南西北四个寨门,其中,南门和西门是主寨门,门宽两米,东门和北门是副寨门,门宽一米。两个台级八个寨门残垣明显,主寨门台阶依然能看得清楚。从现场残留垣痕分析,当时寨门两侧均建有岗亭,有士兵把守。当外寨岗亭发现敌情后,立即向内寨报告,迅速调整,均衡分布兵力,加强戒备防御。在一级寨台内设有营房和练兵场,主要是供士兵活动。二级寨台有寨主客房,卧室及接待室,这些房基的残垣很清晰,在二级寨台要升寨旗,固定旗杆的石孔依然留存。根据房基面积估计,扎寨士兵及家人应在两百人以内。从遗留下来的多处凋萎残柏树桩看,曾经的寨院内人工栽种有花卉和树木,只有柏树残桩耐腐蚀才能保留至今。


石佛寨到底什么时候废弃?如推测是“反清复明”的残兵败将所建,由于后来清朝强盛稳固,复明无望,不合时势,存在的时间应该不是很长。至于清末民国乱世之时,是否有当地土匪入住,有待进一步考证。

这次上山入寨探寻,条件所限,只从周围环境和现场痕迹推测,石佛到底遗弃何处,需要我们进一步探寻。

探寻:九阳童子,思友,云飘,春天

口叙:九阳童子 作者:春天

2020年0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