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最重要的課程是學會和自己和解

忘了是在哪裡看到有人推薦了《心靈捕手》這部電影,隨手加入了影單,在十一回家的路上,一個人靜靜地看著,也思考著。

電影剛開始的一幕:麻省理工的數學天才藍勃教授,給他的學生們留了一道難題,題目寫在樓道的黑板上,看看誰能在學期結束前給出答案。

題目是他花了幾年時間解出來的,想要測試下學生們的水平,沒想到很快黑板上出現了正確答案,而全班沒有一位同學承認是自己的傑作。

藍勃教授再下戰書,留了第二道難題,沒兩天,再次出現正確答案。這次,藍勃教授看到了“神秘數學天才”的身影,發現他竟然是這所頂尖學府的一位清潔工。

他叫威爾,實際上是一位“數學天才”,僅僅用幾天的時間就能夠解答出超級複雜的題目,而且僅僅是業餘來解答,更多時候他的事情就是和朋友們喝酒,抽菸,打架。

一次嚴重的打架之後,被關進了監獄,是藍勃教授保釋了他,但是對他提出了兩點要求:第一,配合解數學題。第二,去看心理醫生。

無奈之下,威爾只能答應。故事由此開始。

01好的老師,不僅教知識,還教做人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藍勃是合格的,他經常會找一些難度題目,鍛鍊威爾的思維能力,不斷讓他得到提升。但是他不知道威爾從小經歷了悲慘的童年,現在極度自卑,所以經常和身邊的朋友們不學無術,混沌度日。

作為天才病人,威爾接連趕跑好幾名心理醫生。藍勃不得已的情況下,找來了自己大學同窗,心理學教授西恩。

第一次會面中,威爾激怒了西恩,西恩暴怒,衝上去掐住威爾的脖子並威脅說,如果你再這麼說,我會殺了你。

這和之前的心理醫生們完全不同,他們囿於醫生的身份剋制住暴躁易怒的情緒,然後出門告訴藍勃治不了。


而西恩不一樣,他也被刺痛,但他直接表達憤怒。更不一樣的是,這個被刺痛被激怒的男人,答應繼續給他治療。

心理學上,當我們想與一個人親近時,就會表現出“好我”,並刻意壓制“壞我”,而當我們想與一個人疏遠時,就會表現出“壞我”,不再表現“好我”。

按照威爾的邏輯,“天才”是壞我,“平庸”是好我。所以他討厭自己的天才身份,不願意別人因為他是天才而接納他,更願意別人因為他這個人的好玩有趣而接納他,喜歡他。

心靈捕手西恩說了一段震撼人心的話語,打開了他的心扉:

你只是個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麼。

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琪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滿腔政治熱情,他與教皇相交莫逆,你對他很清楚吧?

但你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氣味嗎? 你沒試過站在那兒,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畫吧?你肯定未見過吧?

如果我問關於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數家珍,但你沒法說出在女人身旁醒來時,那份內心真正的喜悅。

你年輕彪悍,我如果和你談論戰爭,你大可向我引用莎士比亞,但你從未親臨戰陣,未試過把摯友的頭擁入懷裡,看著他吸著最後一口氣,凝望著你,向你求助。

我問你何為愛情,你可能會吟風弄月,但你未試過全情投入真心傾倒,四目交投時彼此瞭解對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獻給你,把你從地獄深淵拯救出來。

對她百般關懷的感受你也從未試過,你從未試過對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廝守,明知她患了絕症也在所不惜,你從未嘗試過痛失摯愛的感受……

不要以為我瞭解你,也許我可以通過知識來看你,但那不是你,除非你願意談談你自己,否則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誰。

說完這番話後,西恩說下了一句話“現在該你了”我願意真誠地去面對你,你是否做好了真誠面對我的準備?

“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一遍遍說完,打開的是威爾深深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他釋懷了,被治癒了,知道了自己多年的偽裝該卸下來了,和西恩抱頭痛哭。

威爾是幸運的,藍勃發現了他的才能,培養他積極幫助他。西恩打開了他的心扉,讓他與自己和解,讓他知道自己不必隱藏,做最真實的自己就好,兩個老師教會他不同的道理,也帶給他不同的成長。


02 好的愛情,不需要完美,更需要合適與包容

西恩問威爾,在戀愛嗎?

威爾回答說有,但有點不敢進行下去。“現在她很完美,我不想破壞。”

對此西恩講了自己一個故事。他說,他的太太放屁很厲害,一次,他被太太的屁驚醒了,接著他家的狗叫了起來,太太自己也被弄醒了,問他,是不是你在放屁,西恩說是。

講這個故事時他狂笑起來,威爾也跟著哈哈大笑。笑過之後,西恩意味深長地說,“你之所以不想破壞別人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可能是因為害怕破壞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就是讓別人能從自己的裂縫和缺陷中進來。

每個人都不完美。所謂的親密關係就是你們兩個人,是否能夠將彼此不完美的地方,完美的合適對方。”

威爾喜歡的是一個哈佛女孩,一直不相信她愛自己,從哈佛畢業後,女孩提出要去斯坦福大學繼續學習,希望威爾和她一起去,但威爾拒絕了,他擔心如果到那裡女孩發現他的缺點怎麼辦?會不會接受不了,拋棄他?

他一直擔心的都是如果別人看到真正的他,會不會不喜歡他,會不會疏遠他,為了避免這樣傷心的結局,他也拒絕了一切開始。

在生活中不自信,儘管才華橫溢,博覽群書,也僅僅是在幫朋友解難的時候,才會發揮。在感情中不自信,喜歡女孩,明明在乎,卻怕破壞完美的感覺。

好的愛情是什麼呢?我想就正如西恩和他的妻子那般,相互合適包容。你包容我,我理解你,雖然看到生活中的”壞你”,也更有勇氣去等待下一個“好你”。

幸福需要時間去經營。它不是給你一個對的人,而是給你一個好人,慢慢磨合。


03 好的友情,我只希望你更好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天才少年,他不敢正視自己,僅僅是因為他和身邊一些同樣無所事事的朋友在一起,才會真正快樂。

影片感人至深的一個情節:在建築工地上休息時,威爾和朋友說,他覺得整天這樣做體力活也不錯,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在未來一起玩耍和生活。

損友查克卻對他說,如果我們50歲時,你還和我在一起,我會殺死你。

威爾非常震驚,因為他覺得,和查克他們的友情才是最真摯的,與其那麼累做一個天才,不如和他們在一起自在開心。

但查克告訴他,每天最幸福的時候只有10秒,就是他去威爾家接他出來時。每次都想象,如果這次見不到威爾了,那意味著威爾到了能施展他的才華的地方。然而,每次他都能見到威爾開門,這種幸福感便消失了。

威爾之所以自甘墮落,之所以浪費才華,背後的原因是,他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了真正的友誼,友誼是他多年以來在這個世界上獲得的最大禮物。

所以,當查克也對他說,你走吧,我渴望你順應你的天才時,威爾真正解脫了。他頓悟了自己的使命,朋友也是希望他變更好的,還有什麼理由不行動呢?

真的是很難得的友情,當朋友越變越好時,只有祝福。

影片的最後,威爾駕駛著查克他們送給他的車,告別了西恩,放棄了優渥的工作,奔向加州,去找心愛的姑娘,真正實現了與自己的和解。

這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無論是西恩治療威爾心理的過程,還是對威爾內心的剖析,都深刻而細緻。成功不僅僅是功成名就,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

終其一生,我們每個人要取悅的只有自己。體驗覺察,社會給你很多框架,但是人生只有一次,你要自己說了算。

作者介紹:悅己,985研究生,青年作者,已出版《二十幾歲,拿什麼去拼一百萬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