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高校六百多名学生信息被企业冒用 学校:与涉事企业无合作

4月22日15时,针对此前学生信息泄露、疑似被企业冒用偷税等报道,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再次回应。该校再次澄清,涉事企业和该校无关,不存在学生“被就业”的问题。其还表示,部分企业已主动澄清事实,并向该校发来道歉声明,大多数学生“被发工资”情形已经撤销。

该校再次声明。

据报道,4月17日,有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的大四学生在使用个税App时发现,有非实习单位在给自己“发”工资,于是也让低年级学生查了一下,没想到不少人都有同一个公司的工资记录。

“信息工程学院有两个系,其中一个系有几个班级的学生,就是整个班整个班的人都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涉及人数的话,应该在四五个班左右,一个班四十到五十人之间吧”,爆料学生当时说。

19日,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在官博上首次声明表示,经排查,涉事公司冒用的多为大三学生信息。学校与涉事企业没有任何性质合作,也没有学生在涉事企业就业或签订任何协议。

22日,该校再次发表声明,经初步查明,截至4月17日17时,该校大一到大四年级共有614名学生纳税记录异常,涉及83家企业。其中,涉及3人以上的企业22家,可能存在冒用信息、虚发工资的情形。

因事件发生后,在网络媒体上出现了该校“学校就业数据造假”“学生和企业以发工资名义转移款项”“学校和企业涉嫌偷税漏税”等帖子。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对此做出了专门澄清,83家涉事企业“均非我校学生就业单位”,不存在学生“被就业”的问题。

同时,该校还强调,会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就业签约“四不准”要求,确保毕业生就业签约和就业统计数据客观、准确。

该校还表示,目前已就上述情况向辖区公安、税务部门报案,公安和税务部门已介入调查。

据南都记者梳理,近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等高校的数千名学生也发现,自己的个人所得税App上有陌生公司的就职记录。

此外,有类似遭遇的还包括湖北武汉、山东青岛、安徽滁州等多地的高校学生。企业冒用大学生信息偷税俨然成为行业潜规则,而受害的大学生因无就业经验,往往对此难以察觉,维权更是困难重重。

至于,学生信息是如何大规模落入企业手中的?为什么大学生的个人信息成为企业偷税的“首选”?请看我们此前报道“河南陕西重庆数千高校学生隐私遭泄露 学生信息竟成偷税公司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