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唱古典诗词,留住中国声乐”专项人才培养举行中期汇报演出


10月9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吟唱古典诗词,留住中国声乐”——音乐专项人才培养项目在保利WEDO举办了中期汇报演出,31名学员分组进行汇报表演了《黄莺吟》、《秋风词》、《定风波》等琴歌和古诗词歌曲,并和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龚琳娜老师一起完成了《上下求索》的合唱。




“吟唱古典诗词,留住中国声乐”音乐专项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出一批懂得“中国声音”各种声乐技巧、能够钻研中国声乐的教育方法、组建教学体系,在学术上能够为“中国声乐”争取一席之地的专业化音乐教育人才,提高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为繁荣中国声乐的教育事业做出积极贡献。项目面向北京市中小学音乐老师,严格按照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相关规定招募学员并择优录取了31名正式学员,为他们提供高品质的研修培训课程和学习交流平台。

受疫情影响,该项目从2020年4月开始组织了线上授课。龚琳娜向各位学员教授了尽15首古诗词作品,其中包括独唱、合唱古诗词作品,还有新艺术歌曲作品和琴歌。其中作品《上下求索》,由31名学员老师共同完成云录制视频在哔哩哔哩网站上共计1.6W的播放量,157条评论。在学员鲁月明老师、和张康康老师的带领下,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们分别完成了《快乐歌》的云合唱录制。《快乐歌》的教唱活动不仅丰富了北京市中学生音乐网课的内容,也对在校学生们的心理调节起到了积极正向的作用。


10月5日至9日,该项目在三里屯永利国际保利WEDO正式开启了为期5天的线下课程。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龚琳娜、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教授赵仲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何依工教授、知名青年笙演奏家聂云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林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导演张堃均到场授课。共计开展《中国声乐技巧分析与教学方法》《新艺术歌曲与乐队演出实践》《中国民族声乐文献导读》《琴歌的历史渊源与实证》《诗与音乐的对话》《一程山水一程歌—中国经典民歌赏析》《声乐与乐队伴奏的关系》等7门课程,全方位对参与的教师学员进行了综合的培训。

龚琳娜老师表示:“演唱古诗词与普通的歌曲大不相同,每一个字背后都有它的意境、品格、情趣、志向,唯有通过行腔走韵才能表达出来。滑音、颤音、拖腔、虚实、留白、长短等都是韵腔的不同手法和技巧。”赵仲明教授在课上表示:“中国民族声乐的理论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研究和努力,中国民族声乐才能跻身于世界声乐理论之林并发挥中国民族声乐的理论特色和艺术特色。”

据悉,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吟唱古典诗词,留住中国声乐”——音乐专项人才培养项目将在之后的时间里继续进行线上课程培训,为学员带来更多切实有效的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