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阅读方式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有的父母便不再注重指导孩子阅读了。因为他们担心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的家长是心疼孩子太累,认为孩子把课内的书读好了就够了。

其实不然,结合课本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有助于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既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效率,又丰富了孩子的课外阅读生活;既提高了学生的读写知识,又提高了孩子的读写能力。

1.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学校的课业只是在打基础,是最基本的,而课外阅读却能丰富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知识,让他们学会人情世故,最重要的是带给他们趣味。况且,孩子马上就要进入人生的另一阶段——青少年时期,届时,学校的课业会比现在更繁重,又有升学的压力,以及性格上巨大的转变,倘若此时不奠定好阅读的基础,让孩子尝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将来如何度过这段充满风暴的“青少年期”呢?

2.适当的阅读可促进学业

孩子课业虽然繁重,但适当的阅读反而有助于他解决课业上的难题,甚至反过来能提升他对课业的兴趣。

比如说,高年级的社科内容已经包含了中外史地,在有限的版面中,要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古今中外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教材编制上只好尽量简洁,剩下来的大都是人名、地名、条约,孩子觉得索然无味,干脆放弃算了。

这时候,倘若为孩子准备“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与“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这两套书,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将每件事的前因后果都说得明白又有趣,孩子阅读后,就会感到趣味盎然,对历史也不会再畏惧和排斥了。

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自然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许多现象,往往都包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比如说:茶壶盖上为什么要开个小洞?肥皂为什么能去污?电影里的人物为什么会动?

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好奇的孩子一定会非常感兴趣,而这也正是父母引导孩子学习自然科学的最佳时机。你可以辅导孩子阅读有关的自然科学读物,来解决这些疑问。

3.阅读对提高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再比如写作文,这对许多孩子来说简直是一场恶梦。两只眼睛盯着黑板上的题目,满脑子空白,铅笔都捏出汗了,就是写不出来……这种情景常常出现在很多小学生身上。

作文真有那么难吗?当然不是,其实父母只要花一点小心思,利用阅读就可以提升孩子的作文能力。下面就是方法:

(1)让孩子多读一些好的文章。

现在的人之所以觉得作文很难,原因在于“肚子里没墨”。作文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心里想的、感觉到的,用文字代替语言写出来就行了。刚开始写时,当然不会那么得心应手,所以要多读,多读些好的句子,多读些好的文章,自然就能熟能生巧,运用得当了。

(2)鼓励孩子作摘要。

孩子在阅读时若遇到一段很棒的文句,或是一段引入深思的哲理,鼓励他们摘记下来,因为这些可以成为日后写作文的好题材。

(3)鼓励孩子剪报,或扩大阅读范围。

有人说,写文章就像妇人生孩子,肚子有孩子自然生得出来,肚内无孩子怎么也生不出来。为了让孩子写作文时文思泉涌,平常就要鼓励他多看些各种不同的书籍或剪报,先储存一些题材与资料,届时就可备不时之需了。

总之,将阅读与作文结合起来,孩子的作文能力一定可以提升。有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不但可以让他在作文课拿高分,将来在工作上也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看到了阅读能给孩子带来的好处之后,父母一定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