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瓷器的哪些特点能让它价值不菲?

在清代瓷器中,珐琅彩瓷的价值尤其高,甚至被后世称为是清代最贵的瓷器。

珐琅彩绘来自欧洲,在康熙年间随着海关开放进入中国。因为康熙皇帝对珐琅画十分喜欢,因此将其创作到瓷器上,产生了今天让世人追捧的珐琅瓷器。清代珐琅瓷器继承了陶瓷发展史上的各种优点,从拉坯到成型,再到用料和施釉,烧制工艺无一不精湛,无一不是当时最先进最成熟的工艺。正是因为如此,清代珐琅瓷器才成为中国瓷器史上非常著名且收藏价值极高的瓷器。


在珐琅彩瓷出现之前,宫廷用的瓷器都是由景德镇烧制,然后运输到北京,但只有珐琅彩,是在景德镇挑选优质素器之后,运到北京宫廷造办处,然后由最着名的宫廷画师绘画,之后进行第二次烧制。珐琅彩的发展不仅是受当时技术的影响,同时也受康雍乾三朝帝王的喜好影响。正是因为他们表现出了对珐琅彩瓷情有独钟的喜爱,才让下面的人都精心钻研,最终烧制出美轮美奂的瓷器。

康熙朝时期的珐琅瓷器多以松石绿、蓝色以及黄色为主,纹饰多以缠枝牡丹、缠枝西番莲以及缠枝秋葵为多,其色彩、绘画以及款式等都与当时的同胎画珐琅器一样。构图上以对称规矩的图案为多,施色匀称干净。康熙时期的珐琅彩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色彩和绘画都是在器物的表面,内壁都是纯白色的。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变化并不太大,但工匠们为了迎合雍正皇帝的喜好,也进行了改变。此时的珐琅瓷器题材多为鸳鸯、水仙、锦鸡牡丹、秋树八哥、梅兰竹菊为主,更有一些山水楼阁之画,配上相应的诗句,显得格外的文雅。雍正时期的水墨珐琅彩以及蓝彩山水珐琅极为精美,市场价格也是极高。

乾隆时期的珐琅瓷器较前两朝时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珐琅瓷器上出现了阴阳相背、凹凸感,同时用矾红勾勒,用不同浓淡、深浅的色彩去表现人物衣衫,配景极为传神。

总的来说,清代珐琅瓷器不仅美观度非常高,收藏价值也是极高,对研究清代历史也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现代拍卖市场中清代珐琅瓷器的市场价格极高。不过,因为清代珐琅瓷器市场价格高的缘故,导致市场中的仿品也是众多,在收藏之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买到赝品。

清代珐琅瓷器鉴赏及价格参考:


1:清雍正珐琅彩万花锦纹碗,尺寸:直径10.2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10,000,000,成交价: RMB 8,970,000

钤印款识:“雍正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2:清康熙珐琅彩胭脂红地牡丹纹盌,尺寸:,估价:无底价,成交价: HKD 7,170,000

3:清雍正御制珐琅彩蓝地缠枝牡丹纹“万寿长春”碗,尺寸:直径11.6厘米,估价:RMB 6,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RMB 7,280,000

钤印款识:款识:“雍正御制”青花楷书款。

琅彩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一朵奇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极为名贵的御用器。珐琅彩瓷的制作技艺奇绝,时代特色鲜明,传世极少,至为珍罕,其备受收藏界推崇也就是必然的了。专场将展示一件中国瓷器史上的巅峰之作—雍正御制珐琅彩蓝地缠枝牡丹纹“万寿长春”碗。

碗足内施白釉,书“雍正御制”双方栏青花楷书款。根据雍正色地珐琅瓷传世品看,该类足内落青花“雍正御制”年款的珐琅彩瓷器应属雍正早期作品,不同于后期的“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款及“雍正年制”蓝料款珐琅彩瓷。此件雍正御制珐琅彩蓝地缠枝牡丹纹“万寿长春”碗,因为是青花款,必然要事先在景德镇烧制前落款,即景德镇制作这些瓷胎时,已经具备它的特殊性,然后呈进造办处。

由于珐琅彩瓷的胎质较一般瓷器薄得多,在第二次上彩烧造时极易破裂。就是造办处的一流工匠在烧制时也难免破损。据说一次雍正皇帝命清宫造办处烧造一套五件酒杯,初次烧造就烧坏了两件,后来在雍正皇帝的严厉训斥下,小心翼翼直到三个月后总算烧制成功,其间匠师们竭尽全力,呕心沥血,摸索总结出一套烧制薄胎酒杯这一特殊品种的方法。凭借宫中造办处的优越条件尚不能完全杜绝破损,其技术要求之高,工艺之复狡杂是可想而知的。

雍正三年(1725)八月,雍正皇帝开始到圆明园居住和理政。圆明园从此开始成为清帝治居的御园。雍正生于圣祖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雍正六年(1728)恰逢雍正50岁生日。帝诞日的名称在明清时叫万寿节。根据资料推断,专场推出的雍正御制珐琅彩蓝地缠枝牡丹纹“万寿长春”碗极有可能是圆明园珐琅作为雍正五十大寿定烧之物。这类为皇帝万寿节定烧的珐琅彩瓷器在当时数量也极为有限,拍卖市场更难觅见,弥足珍贵。


4:清康熙胭脂红地珐琅彩牡丹纹盌,尺寸:14.2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7,004,000

《康熙御制》蓝料款

5:清康熙黄地珐琅彩荷花纹酒杯,尺寸:高4.8厘米,估价:咨询价,成交价: HKD 6,620,000


6:清康熙黄地珐琅彩花卉纹盌,尺寸:10.8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5,662,400

7:清乾隆珐琅彩描金轧道花卉双凤耳赏瓶(一对),尺寸:高度23.2厘米;上口4.1厘米;下口6.6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3,980,000,成交价: RMB 5,040,000

8:清乾隆红釉地画珐琅寒梅争春玉壶春瓶,尺寸:高28.5厘米,估价:RMB 2,500,000 ~ 4,500,000,成交价: RMB 4,485,000

瓶敞口,束颈,圆鼓腹下垂,高圈足外撇,造型秀美典雅。器口、内壁及外底满施白釉,釉汁洁白润泽,外壁敷施霁红釉,釉色妍丽明媚,细腻匀净。其上以珐琅彩绘一树寒梅,依叠石横欹盘出,虬枝铁杆,蠖屈龙盘,枝头吐萼含英,暗香疏影,清新婀娜。绘画精细,配色和谐,五瓣单层白梅,花瓣略染胭脂红,花萼以黄料敷染,朵朵粉嫩宜人,极为清雅,与鲜红色地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富具立体效果,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丰韵傲骨。叠石晕染蓝料,质地湛亮透明,灰紫梅干点染青苔,苔点为绿釉上加染白料,形成苍雅古拙之感。整器胎釉精良,素肌玉骨,风格清丽,虽无款,但就烧造工艺及纹饰风格判断,无疑应为清乾隆御瓷之难得精品。玉壶春瓶身姿曼妙,曲线优美,是明清官窑最为经典的瓶形之一。乾隆颇喜玉壶春之姿态,并勇于创新,在宋式玉壶春瓶瓶形的基础上略作调整,本品亦是其中一例。

9:清乾隆珐琅彩描金轧道花卉蒜头瓶(一对),尺寸:高度18.6厘米;上口3厘米;下口5.8厘米,估价:RMB 1,800,000 ~ 3,600,000,成交价: RMB 4,144,000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