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时期北京城内的一场特大爆炸案

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初六,北京城内的一切像往常一样,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然而就在这时一场大灾悄悄的降临了。

上午九时左右,忽然有一沉闷的巨大声音从东北方渐渐传来,当住在京城西南角的人们也侧耳听到这一声音时,一股灰气突然从平地涌起,直冲天空,接着人们就感觉到房屋开始动摇。很快又是一声巨响,好似天塌地陷一般,天色立刻昏暗下来。

  南自河西,北至密云、昌平、东起通州的大片区域都听到了同样的巨响,甚至连远离京城数百里的宣化、大同、云中及天津三卫都发生了类似的剧烈震动。

  遥望天空中的云气,有的如乱丝,有的呈现五色,有的像灵芝般的黑色,冲天而起,历久方散。

 京城内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的地区化为一片废墟,数以万计的房屋化为瓦砾。王恭厂一代糜烂尤甚,僵尸层叠,秽气熏天。

巨响发出的同时,熹宗正在乾清宫用膳,他感觉到宫殿发生摇动,便匆匆奔向交泰殿,多数内侍不及跟随,只有一名近侍扶着他,走到建极殿时,殿上瓦片飞下,刚好击中了近侍的头上,当即将他打的脑浆迸裂,将熹宗吓出一身冷汗。

  这次灾难致使京城中死亡人数达数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在王恭厂一带。王恭厂是明朝制造火器火药的地方,大致在今天西城区宣武门内光彩、永宁胡同一带。

天启时明王朝已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这一突来的灾难,朝野震惊,中外骇然。虽然天启朝各种天灾人祸不断,但都比不上这次灾害的破坏程度,以致被称为“古今未有之变”。

  灾后,朝臣纷纷上奏,对灾难的原因提出各种不同看法。有的说是上天示警,兵部尚书王永光上疏认为灾难是上天垂戒之意,请求熹宗自责修省;钦天监利用这次机会向皇帝进言,灾难发生预示着天下将要刀兵四起,妇寺作乱。

  还有许多大臣想借机请熹宗匡正时弊,将权监魏忠贤赶出朝廷。熹宗被逼下了罪己诏,但只是试图缓和一下矛盾,根本无意罢免魏忠贤,倒是那位进言的钦天监官员,被魏忠贤诬陷为妖言惑众,活活杖死。

  灾难发生后,很多科道官员认为是火药局必定是奸细破坏,兵部也据称有奸贼差奸细十人,潜入火药局引火爆炸。抱着各种猜测的人都有,但都缺少事实的证据,这次灾难直到现在都成为了一个谜团。

 当代的学者从多个角度对王恭厂的暴躁起因作了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火药自爆说

  二、陨石坠落说

  三、地震说

  四、天然气引爆说

  五、飓风致灾说

  六、隐火山地内热核强爆说

  七、静电引爆说

  八、天外来客说

  九、多因素共同作用说

  但是综合以上的九种说法,任何一种都没有解开王恭厂爆炸的真正原因,于是这个近400年前的爆炸案和印度3000年前的“死丘”事件、俄国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一起被后人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