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凋零之季,来这个还不为外人所知的古镇,邂逅一场菊的盛宴

(关注本号,了解更多旅行资讯、小众旅游地以及相关知识)

湖熟,想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南部,距离南京市中华门约20公里,2007年,湖熟撤镇改为湖熟街道。因地理位置距离南京市区较远,交通略有不便,所以湖熟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然而,这里却有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民宅遗存之一——杨柳村古建筑群,这是典型的江南地区古民居建筑群,具有鲜明的南京地域特色,有徽派建筑的特点,却不似前者那样张扬,而是更为内敛、更有书卷气。杨柳村古建筑群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柳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盛于清康熙、乾隆年间,依山傍水,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村庄里的古宅院彼此独立,以“堂”为称,如翼圣堂、树德堂、思承堂、礼和堂、酌雅堂、崇厚堂、祖耀堂等等,其名称表达了宅主的希冀和道德观。

各宅院之间以青石板铺路,条石为阶,路面清洁无尘,古有“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泥”的说法。

杨柳村规模最大的古宅院是被南京人称为“小九十九间半”的朱家大院,相传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11代孙朱侯山及后人所建。当时,朱侯山是金陵远近闻名的富翁,在当地拥有十余家当铺和钱庄,银元土地数不胜数。

朱家大院现存17座比较完整的宅院,均为坐北朝南,高墙深院,财不外流。门厅、轿厅及主要住房沿中轴线分列,客房、书房、次要住房和厨房杂屋等分列中轴线两侧,后侧住房多为两层建筑。严格遵循中国传统的古建筑模式。

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其他村庄一样,如今的杨柳村很多古宅院已是人去宅空、破败坍塌。当地的旅游规划部门正在对古镇逐渐进行恢复。

如果你是10月下旬或11月中上旬来到湖熟,感受过原汁原味的古镇之后,可以到不远处的菊花展览园继续参观。为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湖熟街道现在每年举办大型菊花展,到2018年已经是第九届了。

这座菊花展览园也是南京农业大学的花卉培育基地,整个基地占地面积400亩,囊括菊花品种4000余种,分为室外展园、温室展区和室内插花展区,还有各种用菊花做成的艺术造型。

秋风瑟瑟,百花凋零,百草枯竭,惟有菊花在冷风中傲然抬头,绚丽争放,为寒意习习的秋日增添了一抹亮丽。

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以其历经风霜、清寒傲骨、高风亮节的品格得到了众多文人雅士的称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而获得了“花中隐士”的雅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元稹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

“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

菊花自古源于中国,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培育,成为如今一种名贵的观赏花卉。公元8世纪前后,菊花作为观赏花卉传入东洋,并成为日本皇室的国花。17世纪末,荷兰商人将菊花从中国引入欧洲,19世纪中期,菊花被引入北美。从此,中国的菊花遍布世界。

除了观赏的功能,菊花还具有食用和保健功能。宋代苏辙有诗云:“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道出了菊花治病和令人长寿的作用。另外,菊花鱼球、油炸菊叶、菊花鱼片粥、菊花羹、菊酒、菊茶等都是比较常见的食用菊花的方法。

















对于爱花之人来说,湖熟菊花展绝对是一个天堂般的好去处,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菊花让人目不暇接,超乎你的想象。如要细细品味,一定要为这座菊花园留出充足的观赏时间。

赏菊完毕,还可以参观附近的农业科技展览馆和各种彩色稻子造就的“稻乐园”。

门票信息:菊花园 30元/人。其他参观场地另购门票。

#我的旅行日记#@头条旅游@头条带你游中国

-END-

文图: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