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無限接近於R級的電影,很出色

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如果一天有25小時,多出來的那一小時你會做些什麼?

會繼續任由時間流走?還是會好好珍惜多出來的一小時?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

不過,我想先看看愛德華·諾頓的選擇——

《第25小時》





本片主演愛德華·諾頓,喜歡看電影的人對他的名字應該很熟悉。

《一級恐懼》、《搏擊俱樂部》、《美國X檔案》、《面紗》都是他的代表作。


憑藉這些作品他曾經三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但最終都與獎項失之交臂。

在河馬哥的印象中,有諾頓出演的電影,質量一定不會差。

所以,坦白說今天這部《第25小時》我就是衝著諾頓看的。


嗯,看完後,還是諾頓的風格,還是諾頓的味道,值得一看。

在片中,諾頓飾演毒梟摩根,從高中開始他便開始這項「事業」。




但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街頭小混混,在校期間反而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為了保護開酒館的父親不被黑幫欺負,他才走上了販毒這條道。


從高中到步入社會,他的「販毒事業」一直平穩有序,

有穩定客源,有穩定收入。

但交了女友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某天下午,他和女友兩人正在浴缸裡調情的時候,警察突然來敲他們的家門。


摩根和女友站在牆角,等待警察的突擊檢查。

在搜查過程中,警察在沙發套中發現了若干現金和兩斤可卡因。




摩根一臉無奈,女友則擔憂中帶著不安。

站在一側的摩根注意到女友的異常表現,但他始終什麼話都沒有說。




在警察局,摩根依舊保持自己的「毒舌」本性和寧死不屈的精神。

任由警察說好話還是賴話,我自巋然不動。


但是出來警察局,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百態都要他獨自面對、承受。

根據警察手裡掌握的犯罪證據,摩根最終還是被判了7年有期徒刑。


《第25小時》講的就是他失去自由前的最後一天裡發生的故事。

清晨,哈德遜河邊,鏡頭由遠及近緩緩地切入河邊長椅上我們的主人公和那隻黑白斑點狗。


一天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然後,一人一狗走過破舊衰敗的街道,回到他曾經就讀的中學,




但在回到學校他得知自己在校隊的籃球助攻記錄已經作古。



這可能是摩根人生路上最輝煌、最值得拿來炫耀的成績。

可如今,成績早已拋下他投入了別人的懷抱。




懷著失落的心情,摩根和他的斑點狗穿過華麗整潔的街道,回了家。

門前的石階上坐著苦苦等待的女友,

那個多年以前坐在公園裡的鞦韆上,讓他一見鍾情的女孩。




可是再見面,這對情侶的感情已經發生了變化。

摩根被警察調查期間,手下的小弟曾經眼不紅心不跳地對摩根說:你女友出賣了你。




理由是:警察手裡握著她的把柄,把你供出來她可以平安無事。

雖然摩根嘴上說著不可能,但是心理已經默認手下小弟的說法。

待他回家,便和女友發生了衝突。




但女友一直強調:老孃沒有出賣你,也不會做出這種惡劣行為。


雖然女友撇清了自己的嫌疑,但兩人始終有了嫌隙。

可愛情哪是說斷就能斷,不多糾纏一會哪對的起自己那些年的付出呢?

於是,兩人大吵一架後,該維持的表面還是要繼續下去。




晚上,摩根要參加朋友的party,他要求女友一定要穿銀色裙子出席活動。




因為穿上那條裙子,她依舊是整個party最閃耀的女人。

即使他心裡憋著各種壞主意,有女友吸睛,可以為他掃清障礙。




女友答應了摩根的請求,晚上會如約赴宴,也會穿上那條銀色裙子。


摩根平息了和女友的爭吵後,去和經營小餐館的父親吃最後一頓晚餐。

二人的對話中透露了他的家庭背景和當初幹起毒品生意的被迫無奈。


摩根的父親是蘇格蘭移民,來到美國後開了一家小酒館。

面對黑幫的逼迫和高額的保護費,摩根開始為黑幫大佬幹起了販毒生意。


從此,老爸的小酒館平安無事。

即使入不敷出,但有摩根頂著,依舊能照常營業。

可如今摩根因為販毒被迫進監獄,父親流下了遺憾的淚水。


他自責說,自己應該早一些勸兒子收手,和黑幫大佬劃清界限。

面對自責的父親,摩根再次擔起了安慰老父親的責任。

但是離開父親來到洗手間,他徹底崩潰。




對著鏡子,他開始抱怨社會的不公、現實的無奈、人情的冷漠·······

但一切都為時已晚,畢竟他一隻腳已經踏入了監獄的大門。


可是在另一隻腳在踏入進監獄前,他不僅要安慰女友、父親,還要和朋友告別。

他和朋友約在酒吧見面,女友也穿著那條銀色裙子如約出現。


摩根有兩個朋友,一個是老師傑克,一個是理財師弗蘭克。

兩人清楚的知道,摩根進監獄後,可能再也不能活著出來。


但是面對摩根,兩人依舊要表現的雲淡風輕,不能給他壓力。

在party上,弗蘭克和傑克跟摩根有說有笑,緩解緊張情緒,但摩根卻一直靜不下來。




害怕監獄生活,害怕犯人侵犯他,害怕他一進去就會送命······

摩根在父親和女友面前一直保持鎮靜,但在朋友前面卻軟了下來。




他不知道7年後會發生什麼,更害怕自己會被社會淘汰。

但在他擔心監獄生活的時候,黑幫大佬卻給他帶來了一個消息。

黑幫大佬幫他查出來,真正出賣摩根的人正是他手下的小弟。




胖小弟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還栽贓嫁禍給摩根女友。

至此,事實真相明瞭——

女友從來沒有出賣過他,而他也從來沒有想過出賣大佬。


臨走前,大佬給他出主意——

如果不想在監獄被欺負,那就在剛進監獄的時候找個瘦弱小弟揍一頓。


這樣就會在犯人中立足腳跟,別人就不會看不起你。

可即使如此,那個呼風喚雨的毒梟在入獄前仍舊對監獄充滿恐懼。


再次回到家中,摩根把狗託付給朋友,將心中的愧疚傾訴給女友,然後去了卻最後一樁心事。




又是清晨,又是河邊,三人一狗的背影在鏡頭中由近而遠。


因為擔心著未來鐵欄內暗無天日的生活,摩根懇求繼而激怒自己兒時的摯友在入獄前把自己揍得鼻青臉腫以破相。




拱橋下一場打鬥後,他在朋友撕心裂肺的哀號中踉蹌的離去。


這就是摩根入獄前的24小時。

他一直在憂慮、害怕中度過。

雖然面不改色,但心中早已暗波洶湧。


誰能想象到一個叱吒風雲的毒梟也會害怕監獄生活,害怕一切的未知生活。

以至於最後父親送他去監獄的路上,他還在暢想逃獄後的美好生活。




有親情,有愛情,有孩子,有親友,有爭吵,有幸福······

那個屬於第25個小時的生活,都是浸在暖暖的色調裡。


那是一種多麼平凡卻又美好的生活,一種曾經唾手可得卻和自己擦肩而過的生活。

有那麼一刻,我真的願意相信這就是結局。

但鏡頭一轉,那張傷痕累累的臉將我們拉回殘酷的現實。


這種一天一地的巨大反差凸現了那份悔恨,一切就差那麼一點就成為可能。

在最後24小時,摩根的朋友、家人都曾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早一些勸他金盆洗手。


可是,有錢的時候他們都在享受,沒有人在意進監獄的生活。

當一切既成事實,後悔也只是他們給自己找的一個藉口。

歸根結底還是,摩根放棄了他自己,而親友無形中成了幫兇。




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句話,“生活是鋪天蓋地的慾望,而我們是赤手空拳的孩子”。

太多的誘惑勾引著人走向虛幻的高峰,但千萬不要在墜落的時候才想要第25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