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景村镇:多措并举开展整治 全民共建清洁家园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杨开让 郭民成)陕西洛南县景村镇辖25个村居,276个村民小组,1.2万户,4.4万人。自全县村庄清洁百日行动开展以来,该镇严格按照“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树形象”和“干干净净迎小康”的基本要求,以“六有八无一改”为目标,扎实安排部署,组建工作专班,广泛深入动员,突出工作重点,多措并举整治,逐户深入推进,建立长效机制,共建清洁家园,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突出五个重点,集中力量抓整治

围绕“一带五路”,打造景观亮点。精心打造244国道沿线11个村13公里景观带,围绕牛湾路、居庙路、景丹路、杨柏路、御坪路5条出境路涉及12个村打造“四好”乡村示范路。在“扫干净、摆整齐”的基础上,通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整治成东西畅美南北洁净、一纵五横的景观长廊。共覆土配置路肩0.7万方,栽植黄杨球、火炬树等绿化苗木5800株,修建道沿花带1800米,栽植竹子650窝,计划栽植万寿菊108亩,修复安装路灯1150盏。

集中清理“五堆”,彻底整治乱象。将镇村干部和党员编成工作组,实行化片包干,责任到人,入户发动,召开群众会、宣传动员会、院落会65场次,悬挂宣传横幅65条,组建宣传车4辆,建固定宣传牌5处,动员人人参与,形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浓厚氛围,集中组织群众1256人次清理公路和房前屋后柴草堆、粪堆、土堆、砂石堆、垃圾堆65处。通过彻底清理五堆,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讲卫生、护环境、爱家园意识。

整治乱摆摊点,实行划行规市。对3个集市摊点经营业主进行全面摸排登记,认真听取沿街单位和住户的意见建议,合理规划经营场所,划定经营摊位160个,停车位128个,市场功能区18个,划定摊位控制标线1800米,设置标识标牌20个,实现市场有序经营,规范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乱摆摊位,占道经营问题。

拆除乱搭乱建,清除残垣断壁。抽调镇村干部150名,对辖区内乱搭乱建、残垣断壁进行登记造册,会同国土、林业、电力部门,组成拆除工作队,出动劳力2250人次,出动大型机械60余台次,拆除废弃、临时、违章建筑5处480平米、搬运土方2900平米、平整残垣断壁6处,引导群众爱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创造优美人居环境。

整治室内室外,建设清洁家园。发挥四支队伍作用,组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宣传队,逐家逐户上门宣传环境卫生知识,培养群众勤打扫、勤整理习惯,镇村干部亲自参与扫干净、摆整齐的室内室外清洁工作。要求农门前干净有序、院落清洁整齐,有花有草,四季常绿,室内摆放有序,温馨怡人。通过整治,评选出环境卫生示范村10个、文明庭院示范户130个、环境卫生示范户1200名,农村人居环境品位进一步提升。

坚持五项措施,正反发力攻难点

实行“十百千”动态管理。研究制定《景村镇环境卫生十百千工程创建评选实施方案》,在全镇25个村居每季度创建评选出十个卫生示范村、百户文明庭院示范户、千户环境卫生示范户,实行季度评选,动态管理,对创建达标的村、户,镇党委政府发文命名,授牌奖励,对一年内连续四次创建达标授牌、保持命名的村居和个人年终进行大张旗鼓表彰。

开展打擂比赛观摩推进。将全镇25个村居划分为五个管理区,每周在五个管理区各开展一次环境整治观摩推进活动,五个村为一组,组成观摩擂台赛,由书记镇长亲自带队,管区领导、包村干部、环卫工、村组干部、党员代表,直接参与,通过观摩各村整治成效,学做法、学经验,形成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竞赛氛围。

每月检查下发三色通报。研究制定《景村镇人居环境整治三色评比管理办法》,每月对25个村居和3个市场进行一次环境卫生评比,对整治效果好的村居下发红色褒奖通报,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村居下发黄色警示通报,对整治效果差的村居下发黑色处罚通报。三色通报结果与村干部绩效工资、镇干部日常积分、村居年终考核、镇村干部评优树模直接挂钩。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不断传导压力,形成人居环境整治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每周实行明查暗访点评。镇环卫办建立环境整治工作督查机制,每周对五个管理区和25个村居及三个市场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随机下发通报,点到人、点到事、点到点,下发问题清单,限期整改交账,做到常态保洁。

坚持季度奖罚年终算账。坚持定期督查与随机抽查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通报与批评结合、表彰与处理结合。每季度召开一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表彰会,授牌摘牌,兑现奖惩,小结工作。年终进行总结,结合平时工作情况和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综合排名,评比算账,定出格次,评优树模,表彰奖励。

建立五项机制,常态保洁抓巩固

建立网格划片包干机制。镇上将全镇25个村居和3个集市划分为六个网格,设立三级网格长,由6名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一级网格长、村两委会班子成员担任村级二级网格长,每十户联包选一名中心户长担任三级网格长,三级网格实行包片、包村、包户,责任到人,任务到人,随机抽查,定期检查,加强考核,相互监督,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村村有人抓,户户有人管。

建立环卫日常保洁机制。制定《景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查考核办法》、《景村镇环卫工管理办法》。将环卫工确定到主要路段、重点区域、重要部位,每天坚持按时开展保洁工作。每月由镇环卫办,根据日常考勤和明察暗访情况对环卫工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启动提醒谈话、通报批评、解聘合同等问责机制,约束、规范环卫工养成常态保洁的自觉行为。

建立店户门前三包机制。落实农户、经营户门前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三包机制。制定具体三包责任,印发景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倡议书4500余份,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2万份。在25个村居设立红黑榜,不定期公布卫生示范户、文明庭院户、诚信经营户名单,曝光不讲卫生、责任落实不及时、不主动的差评户,通过黑红榜曝光,把三包责任落到实处。

建立环卫经费保障机制。采取“”三个一点”筹措环卫经费,为人居环境整治和常态保洁提供资金保障。一是镇上每年从县政府返还奖励烟税中奖补一点,按村居人口大小、地域面积,给每个村居拨付5000到1万元。二是按照村民自治章程,每年在群众中收取一点,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办法,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包扶部门,采取支持帮扶和社会募捐的形式筹措一点,确定专人管理,公开、公示资金来源和用途,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义务投工投劳机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按照劳动法18周岁以上、60岁以下具有实际劳动能力的公民,必须参加义务劳动的规定,要求每人每年参加义务劳动不少于3至5天。由各村民小组组织群众参加义务劳动和集中环境整治,一个义务工按50元折算,年终记工算账,超额完成义务工的每超一天补发50元,没有完成或者没有参加劳动的每人每天缴纳50元义务工费,通过奖补平衡,强化公民尽义务、作奉献、爱劳动意识,提高了村民参与公益劳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根本上解决了无钱和无人开展环境整治的问题。

编辑: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