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抱着能睡,放下就醒怎么办?

关于宝宝睡觉的事儿,真心讲,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多,有身体的、也有心理的、有遗传的、还有家庭文化的,肯定不是简单一篇短科普就能解决的,所以就先来点抛砖引玉的内容。

睡眠问题跟哪些因素有关?
一个巴掌拍不响,孩子的睡眠问题不是仅仅就跟孩子有关系,也有大人的原因,总之,睡眠问题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包括孩子本身的性格气质、情绪心理、有时也还包括一些和疾病相关的问题;外因包括父母的养育方式、情绪心理、家庭文化、遗传等等。所以要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很多研究都证明,大人对孩子进行一系列行为干预对改善孩子的睡眠会有帮助,但是,在对孩子行为干预之前,首先大人要先了解以下关于睡眠的基本常识,对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先有个初步认识。
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基本常识: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日常睡眠时间推荐:
4-12月龄:12-16小时
1-2岁:11-14小时
3-5岁:10-13小时
6-12岁:9-12小时
13-18岁:8-10小时
尽早培养孩子自主入睡的能力;


要给孩子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尽量避免一天早,一天晚的随性行为;
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做刺激性的游戏或使用电子产品;
周末和平时的睡眠时间尽量保持一致,或者前后相差1小时以内;
睡前1-2小时尽量避免吃一些过甜、过咸、过油等不好消化的食物;
确保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运动或活动;
白天的睡眠时间不宜过长;
卧室光线不要太强烈,可以熄灯,对于拒绝关灯的孩子,也可以使用小夜灯;
确保合适的室温,不要过热,也不要过冷,一般20-25摄氏度之间;

怎样培养孩子的睡眠习惯?
在了解完这些基本常识之后,大人可以对孩子进行以下一系列行为干预了,比如:
建立睡前仪式:
总说生活要有仪式感,对那些不爱睡觉,或者不好好睡觉的孩子,这种仪式感更是不可缺少,有了仪式感,等于给孩子的睡眠习惯制定了一个生物钟,这样做会让孩子对睡觉这件事能逐渐加深认识并逐渐适应。

大人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活动和推荐的睡眠时间,计划好孩子每天睡觉的时间,在睡觉之前每天进行一系列规律的仪式。睡前仪式可以有很多种,但常见的是吃奶、洗澡、换睡衣、刷牙、讲故事这几种,整个过程大约持续20-45分钟,建立睡前仪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坚持,不要一天不见效就放弃,一定要坚持下来,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