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农业起源之地

中国农业文明起源于何时?作为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李家沟文化遗址为专家们给出了端倪。

李家沟遗址位于河南新密岳村镇李家沟村西。该处地形为低山丘陵区,海拔高约200米。该遗址是2004年底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时发现。为全面了解遗址文化内涵,提供相应的保护对策与方案,2009年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郑州市新密李家沟遗址,发现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堆积下部出土有细石核与细石叶等典型的细石器遗存,上部则含绳纹及刻划纹等装饰的粗夹砂陶及石磨盘等。

李家沟文化遗址发掘现场

其中发掘探方南北两个发掘区。北区的文化层厚约3米,从上向下共分7层。第4至6层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堆积,发现数量较多的陶片、石制品与动物骨骼碎片等;第7层是仅含打制石器的旧石器文化层。第2层为灰白色的砂砾层,第3层含少量打制石器与动物化石碎片,岩性特点和文化遗物均与北区的第7层相当;第4层的发现最为丰富,含船形、柱状等类型的细石核与细石叶等典型的细石器文化遗存,同时亦见人工搬运的石块及粗大石制品,显示遗址持续时间约有2000年。

李家沟遗址生态文化公园


李家沟遗址南侧发掘区也发现有数量较多的脊椎动物骨骼遗存。动物骨骼多较破碎,部分标本表面有轻度的风化与磨蚀迹象。初步鉴定显示有牛、马、大型、中型和小等型鹿类、猪、以及食肉类、啮齿类与鸟类等。按照最小个体数目来统计,牛、马与大型鹿类等大型食草类的比例高达半数以上。动物遗存的情况也说明狩猎大型食草类动物仍是李家沟遗址早期阶段的主要生计来源。

李家沟遗址发现的动物化石种类亦较丰富,但与早期明显不同,数量较多的是中型和小型鹿类、大型食草类则仅见零星的牛类与马类骨骼碎片。另外也可见到少量的羊、猪以及食肉类的骨骼遗存。啮齿类以及鸟类的遗存则与早期没有明显区别。动物骨骼保存情况与本阶段石器工具组合变化的情况十分吻合,大型食草类动物遗存数量锐减与精制便携的专业化狩猎工具组合的消逝当密切相关。而大型的陶制罐类等贮藏容器的出现,也暗示本阶段的生计方式的主要方面与早期相比,业已发生明显变化,即从以大型食草类动物为对象的专业化狩猎转向采集植物类的食物与狩猎并重的发展趋势。

李家沟出土石器

中原地区联结着我国及东亚大陆的南北与东西,是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带。然而在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缺环。这一缺环严重制约着史前学界对于该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与农业起源等重大学术课题的探讨,形成对该阶段文化面貌认识上的空白。

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古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有河北瓷山遗址(距今8 00年)、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距今7500年)、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7800- 7350 年)。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旱地粮食作物黍、粟,粮食作物生产与加工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石铲、石刀、石镰等生产工具,陶器、骨器以及猪、牛、羊遗骨等,表明在距今7000 8000 年以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李家沟文化遗址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出土新、旧石器、磨盘等。从语言学来考察,俄国把粟叫“粟子”,朝鲜把粟叫“粟克”,印度叫“棍谷”,仍保留着中国粟的原音,说明粟很有可能原产于中国,之后传到世界其他地方。因此,黄河流域作为世界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也是肯定的。

李家沟文化阶段持续近两千年,说明此时人类应该有较长时间定居活动的存在,形体较大的石磨盘、数量众多的人工搬运石块与陶器残片,以及较厚的文化堆积,都显示李家沟遗址此时应该是被较长时间居住利用说明人类已经过上相对固定的定居、生产、生活,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明显有较多的石磨盘出现。石磨盘的存在一般多与加工植物类资源有关,其出现在此时,也显示这一阶段有更多植物类资源利用的表现,定居+植物性加工说明农业的发展已占人类生活的很大比重。

李家沟遗址上述发现的重要意义,正在于其从地层堆积、工具组合、栖居形态到生计方式等多角度提供了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向农耕文化过渡进程的重要信息,比较清楚地揭示了该地区史前居民从流动性较强、以狩猎大型食草类动物为主要对象的旧石器时代,逐渐过渡到具有相对稳定的栖居形态、狩猎与种植并重的演化历史,展示了李家沟遗址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填补了历史研究的断代。来此考察的专家们无不对李家沟的考古发现赞不拒绝口。

记者 胡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