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从建议删减的后宫戏,感悟两种女人的婚姻事业观

《清平乐》上线有段时间了,尊重史实,服化道高度还原,文学大家齐聚一朝,自开播以来就话题不断,广受好评。有人说,如果把后宫的戏份删减掉,此剧就是神剧了。私以为,后宫的戏份并无不妥。透过后宫戏,我们可以感悟到两种女人的婚姻事业观。

后宫戏份:恰到好处

我不觉得后宫的戏份是多余的,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把《清平乐》这部剧比作一道美食,后宫戏就是那锦上添花的调味料。没有它也行,但却少了某种韵味。

原著言情

《清平乐》改编自米兰lady的小说《孤城闭》,原著本就是古代言情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公主与内侍之间的凄美爱情、不伦之恋。而正午阳光一接手,将它彻底转变成了正剧,讲述了北宋皇帝宋仁宗的一生。所以,电视剧参考原著保留了后宫戏,这并不奇怪,无可非议。

轻松调剂

朝堂上文人士大夫的唇枪舌剑确实精彩,一面是文人的浩然正气,一面是政客的圆滑干练,高手过招,神仙打架,搞得屏幕前的我们神经紧绷。但满屏都是严肃激烈的争辩,心忧天下的情怀,开口就是一堆引经据典的大道理,不免令观众审美疲劳,心生倦意。而后宫的戏码,插播于国家大事之间,可以缓解紧张的氛围,使观者得到短暂的放松。这就好比在冗长单调的文字之中插入丰富多彩的图片,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继续阅读直至末尾。小憩片刻之后,再集中精神观看朝堂争斗,效果更佳。

顾全观众

不可否认,男女在观看影视剧的题材上,差别很大。一般来说,男性偏理性,女性偏感性,男性喜欢看前朝风云,女性喜欢看后宫争斗,制片方这样安排,保留后宫戏份,虽然比起《知否知否》和《甄嬛传》这类广受女性喜爱的剧目要逊色一些,但对于提高该剧的收视率,尤其是女性观众的收视率,大有益处。

前朝后宫本一体

历史正剧出现后宫戏份,并无不妥。因为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有后宫的,后宫无小事,一丝一发可以影响前朝,甚至关乎社稷安危。更何况,哪个朝代没有出众的女性为举国大业添砖加瓦?再说了,刘娥、曹皇后,这些聪明贤惠、于国有功的女子,难道不该展现在世人面前,让后人敬仰和学习吗?

人这一生,除了工作还有生活,而后宫戏的加入,则让宋仁宗这个人物更加真实饱满,脱去神圣的外衣。他也是个平凡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所以,才有了对张贵妃的偏爱,才有了任性荒唐的一系列事情。

人设对比:睿智大女人VS骄横小女人

后宫妃嫔千千万,青史留名何其少。《清平乐》对后宫女子的讲述可谓是不偏不倚,它终于为从小听到大的“狸猫换太子”故事里的反派昭了雪。没有因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和观众的喜恶来调整剧情,对曹皇后和张贵妃的塑造与史实相符。

曹皇后:名媛风采

曹皇后出身名门,典雅大方,气质与章献皇后相似 ,更多了开国功勋的爷爷,军功赫赫的四伯,还有位被天下士人奉为精神领袖的授业恩师。博学明理,才貌双全,群臣举荐,娘家显耀,内侍宾服,嫔御和睦,这众多光环加身,俨然是大女主的设定。若不是历史为骨,也许,嗑帝后CP的小伙伴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张贵妃:性情中人

张贵妃家道中落,经历坎坷,性情刚烈,心直口快,因颜值出众、舞技超群,对官家喜欢得一心一意,独宠后宫,愈发张牙舞爪,恃宠生娇,骄纵跋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她的与众不同,来表达她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从而得到安全感。倘若在励志古装偶像剧,这样的人物也可以成为主角,只是性子上要稍作改动,天真不是放肆,单纯不是鲁莽。

曹皇后与张贵妃的人设,都可塑造成一部剧的主角,看选取的角度是什么了。只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之下,在大宋昌平繁盛之时喜欢无理取闹的张贵妃显得小家子气,与这美好的大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哈哈哈!这天下间最不能用才智定夺的,便是男女之爱、夫妻之情了”,夏竦的这句话引人深思,简直是对曹皇后和张贵妃的真实写照。

曹皇后才智过人,贤惠明理,于国有功,可是婚姻,却并不成功。我想,《清平乐》中的曹皇后比历史上的曹皇后要幸运得多,历史上的曹皇后无论怎么做,估计终生都未能得到官家的一丝垂爱与怜惜。在古代那个男尊女卑、以夫为纲的时代,这么好的女子独守深宫寂寞,多么可怜!电视剧中,起码官家是喜欢曹皇后的,虽然敬重多过喜爱,但帝后这层隔阂久久未能打破,也是曹皇后对婚姻经营不善的过。近身宫女都比她懂怎么谈恋爱,她事事规矩当先,国事为重,夫妻之情放于第二,努力遵规守矩,做好仁宗的贤内助,还他一个太平和乐的后宫。她心里明明万分想要官家的宠爱,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接受助攻的帮助,不想算计,不肯“媚主惑君”。她性格执拗,傲娇矜持,纵有千种柔情,万般委屈,全部留给了自己,在丈夫跟前,永远是一副雍容端庄的中宫国母的完美样子,威仪不可侵犯。一个不问,一个不说;一个不留下,一个不挽留,如此,只会让丈夫在疏远她的轨道上渐行渐远,把他推向了那个心里眼里全是他的女子身边。

与端庄严谨的曹皇后不同,张贵妃活泼灵动,是死气沉沉、按部就班的四方城中一抹亮丽的色彩。家世、才华、品行等诸多方面,她都落了下风,却能独得官家恩宠。她不懂什么国计民生,她爱情至上,只想爱官家,也想官家爱她,爱撒娇也爱撒泼,表达心意简单直接,浅显热烈。处理国事的间隙,累了一天的工作,官家更喜欢与这样的贵妃相处,不想看到严肃沉稳的皇后,听她滔滔不绝地说教,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之所以令观众愤愤不平,盼着美人早日下线,只怪张贵妃太贪心了,不懂知足常乐,与苗娘子舍掉官家宠爱、护得儿女周全不同,张贵妃有了官家的宠爱还不够,孩子的殊荣、后宫的权力,她都想分得更大的蛋糕,她有了不该有的心思,对那位温柔大度、仁爱善良的皇后娘娘生了不敬之言,起了不臣之心,不肯相安无事,井水想冒犯河水,这就让人很恼火了。

曹皇后是大爱,爱得深沉,爱得隐忍,除了官家,还要顾及天下。张贵妃是小爱,爱得自私,爱得猖狂,只知你侬我侬。但凡曹皇后心狠一点,也不至于张贵妃变成那样,对她毫不尊重,也不畏惧。曹皇后是有那个能力的,她不做,只是她不想,思想限制了她的行动力。曹皇后对张贵妃处处忍让,避其锋芒,只要不触犯国法就行,如此才女活成这个样子,不得不令人叹息。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可能是才华太多了,上天便少给了她一些顺遂与美满吧。万事天注定,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才子才女也逃不掉。

人生如何选择:婚姻VS事业

俗话说,撒娇的女人最好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曹皇后与张贵妃的故事,又为此添了一个有力的例证。在我看来,曹皇后与张贵妃就是智慧与美貌的代表,一位是贤良淑德的妻子,一位是娇艳可人的美妾。话说回来,二人都不亏,一个赢得了天下的敬重,一个赢得了丈夫的宠爱;一个事业成功,一个爱情美满。曹皇后历经三朝,位尊太皇太后,儿孙孝顺,众人称颂,后人敬仰,美名照汗青,如今谈起她来,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对其赞不绝口,这是张贵妃比不了的。曹皇后是为了天下而活,张贵妃是为了自己而活,而且活得要比曹皇后自在舒服一些。

回归现实,面对婚姻与事业,说简单也就是家庭与工作,被社会这张无形的巨网牢牢束缚的芸芸众生,尤其是女孩子,到底应该如何选择?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几乎每个女孩子都会遇到,有的人坚持最初的梦想努力前行,有的人因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转向而行。最好的状态是婚姻与事业相平衡,但更多时候,二者不能兼顾,也许你更喜欢曹皇后,但也许你更想成为张贵妃。我认为,曹皇后与张贵妃也是婚姻与事业都想要的人,只是天不遂人愿。

曹皇后是个饱读诗书、极其聪慧的女子,她对官家从置疑到仰慕,见了面一眼钟情。她喜欢官家,兴高采烈地嫁给官家却遭到冷待。她看得很通透,她是皇帝为国而娶的皇后,不是丈夫心甘而娶的妻子。她深知,他们之间一直存在着不可跨越的沟渠,无法达到如胶似漆的地步。既然如此,何必强求,于是冷静地放下儿女情长,专心做好天下的皇后,担起沉重的担子。虽然明白,但也痛苦,自从入宫后,明媚的笑容难得一见。可是,除了接受,又能怎样呢?对待事业,她是认真负责的,处理后宫事务赏罚公允,恩威并施,决断英明,面面俱到;对待婚姻,她是无为无奈的,顺其自然,不主动争宠。这也使得官家对她十分钦佩,她的后位稳如泰山。

张贵妃曾是个憧憬美好爱情的小姑娘,始终记得印象中的大哥哥,满脑袋都是要嫁给他的想法,认定了就不会放手。刚开始,身份卑微的她想法很单纯,就是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她喜欢的并不是官家的身份,还以为大哥哥是哪个侍卫。可是后来,因为喜欢的人是官家,这身份便令这个年轻的姑娘有了赢得事业的冲动,她要和皇后争高低,结交外臣,拉拢人心。但说到底,目的如一,只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加放肆地见官家,满足自己独占官家的野心。其实,她本身对权力并不渴望。不过,心有余而力不足,赢了爱情,输了事业。但死后加封皇后,也算是了却了这桩心愿。官家放纵她蛮横无理,也是因为知道她对自己的那一片真情。冰冷的深宫,有这样一个女子大胆奔放地爱着他,对于官家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

曹皇后与张贵妃的故事充斥着无可奈何,现实中的我们也有许多无奈与忍耐。婚姻与事业,家庭与工作,孰轻孰重,全凭自己做主,无论更重视哪个,都无关对错,只是选择的人生不同罢了。

总之,私以为《清平乐》的后宫戏不错,戏份不多,点到为止,没有繁琐地展现点点滴滴,为前朝的展开留足了空间,恰到好处地推进剧情的发展。而从曹皇后和张贵妃的故事中,我们总结经验,反思己身,正视生活。希望我们都能活出精彩,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