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重磅迴歸!25個國家地區,超過300種美食!


大家好,我係Taco。


點進來看的朋友們,我對不起你們!你們可能會因為文章中一些動圖而破戒,也可能會讓你好不容易堅持了很多天的秘密計劃破滅



這一系列令人犯罪的美食,都來自於《風味人間》



盼星星盼月亮,第二季《風味人間》終於在昨晚迴歸了!


隨著第一集《甜蜜縹緲錄》的播出,豆瓣評分已經高達9.5分,依舊是每一幀都饞到你哭啊!



那麼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風味人間》是如何挑動我們味蕾的吧!


最強下飯片來襲


相比於曾經制作過的《舌尖上的中國》一、二季,在全國範圍內尋找美食。


陳曉卿在《風味人間》裡,把視野聚焦到了全世界,體現了美食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陳曉卿帶領著攝製組,跑遍了全球25個國家地區,拍攝超過300種美食,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風味人間》中的“風味”是什麼意思?

陳曉卿:風味,是指嚐到、嗅到、觸到食物的感受總和。文藝一點來說,風味更像是一種謎團,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歡樂的同時,讓我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


《風味人間》正是如此,憑藉我們本身對於美食最初的感受,同時引領著各種對於美食的問題,跟著鏡頭,走遍了全世界。


1


美食與人文情懷平衡結合


都知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崩盤了,根本原因或許正是陳曉卿的離開。



由於太注重去講述美食背後的故事,而對於食物本身的描述和表達描述過少,所以第三季的豆瓣評分僅有3.8分


那麼陳曉卿最厲害的是什麼呢?也是講故事


▲不僅有美食,還有美食背後的笑容


人文和情懷這個點一直都非常敏感,要是美食沒有結合故事,又不得導演陳曉卿的心意。


而全都展現美食的鏡頭又太過商業化,並不是在拍自己想要的東西。


▲《甜蜜縹緲錄》裡,小夥子抓海膽時被水母蜇傷


如果美食缺失了人文和情懷,那麼它的內涵將會被削弱,它可能只是填飽肚子的食物。


但當美食結合了人文和情懷,它可以是貧困的尼泊爾人家難得的經濟來源。


▲貧困的家庭只能靠採蜜為生


它也可以是富貴人家們在追求最極致的食物的過程中,挖掘美食獨特的魅力。


▲第一季裡外國人在品嚐火腿,十分享受


它還可以是你在深夜獨自一人時,用來拯救孤獨的物質食糧,兼精神食糧。


▲深夜治癒系的薄餅,一掰就碎


陳曉卿把美食和背後的情懷之間的平衡把握得非常好。


既沒有失去食物原本的特性和趣味性,還能引發出對於美食的思考和感悟。


▲每個人都展現著獨特的家鄉美食


這正是他講故事的獨到之處。


▲一家人吃著美食,非常滿足。


陳曉卿無疑在《風味人間》裡把第一、二季的優點帶回來了,雖然主打的還是美食,但是也會帶出背後的人文情懷。


但卻是剋制的,點到為止的。



而在第二季第一集《甜蜜縹緲錄》裡,也展現了對於甜的不同方式的表達



高山採蜜人,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繩梯上,做著高難度的採蜜動作,這或許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工作之一



生活的不易,促使他們一家人只能依靠著採蜜來度日,即使是一不小心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崖蜜


但艱苦的勞動最終會有所斬獲,而甜蜜的崖蜜,也讓他們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同時,摘一半留一半,也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養蜂人和當地環境的和諧相處


▲用於點綴牛排的蜂蜜


而香港燒豬作坊的新哥,是香港最後一批地爐燒豬的師傅


他的女兒高考發榜,卻意外落榜,不過,生活還要繼續



回到作坊裡的新哥,用麥芽糖給豬上糖,然後將其掛於地爐裡,甜蜜的芳香撲面而來。



即使是高考落榜,甜蜜的美食,也能對家庭生活有所慰藉,讓人對明天有著更好的嚮往。


▲地爐燒豬


所以,在《風味人間》裡,不會讓人覺得是情感或者人文紀錄片,而是真真正正的美食紀錄片。


所以說,美食背後的故事是不可分割的,也是點到為止的


2


媲美好萊塢水準的製作



被粉絲們戲稱為美食紀錄片界三巨頭的是,導演陳曉卿、解說李立宏、作曲阿鯤


美食紀錄片界三巨頭


從《舌尖上的中國》系列開始,三個人的合作,就帶給了大家無窮的驚喜,給到觀眾的,是豐富的視聽體驗


◆ ① “分子級”的攝影


陳曉卿導演對於美食的執著,體現在了影片裡的方方面面。


▲酥皮叉燒包


如果說,色香味形意養俱全,是對食物最好的詮釋。


那麼對於這部美食紀錄片來說,無論是展現美食前中後期的各種外觀和形態,還是在記錄獲取或者製作美食中的每個詳細步驟

,都做到幾近完美了。



在《風味人間》裡,攝製組運用超微觀攝影、顯微攝影、CG特效再現、交互式攝影等拍攝方式,將視角縮小到“分子級”。


除了可以觀察到食物的紋理外觀,也可以進一步觀察到食物在漫長歲月的進程中的演變過程


▲馬肉馬腸表面凝結成冰霜


哈薩克族人制作馬肉馬腸的時候,食物表面是如何在零下20°的低溫環境下凝結成冰霜的呢?


不仔細看,或許你會覺得那是一幅塞北的雪景。



醃製火腿的時候,細小的鹽粒是如何一點點滲入到肉裡,與肉進行細微的化學反應的呢?


▲鹽粒與火腿進行化學反應


也只有瞭解了糖會在不同的溫度下改變分子的排列,才能知道塑造甜食的密碼


▲糖在不同溫度下分子排列在改變


這類失敗率非常高的鏡頭雖然出現的次數不多,但花費的心思無疑非常多。


有時候用了大半個月時間,卻只能完成一個鏡頭



若沒有這份執著和堅持,我們就不會看到這樣精彩絕倫的鏡頭了,這是美食表面視覺的刺激之外另一種視覺的深層瞭解



而在甜的轉場過渡中,又展現了薩其馬、酥皮叉燒包、馬卡龍、珍珠雪崩蛋糕

等甜品。


▲土耳其的巴克拉瓦


讓人們知道,糖的可塑性,能夠製作成各種各樣風味的甜品。


而糖在這幾種美食裡發揮的作用都是一致的,和外表一樣,都能夠給人帶來愉悅


◆ ② 舒服的配音和優美的文案



而在鏡頭背後的,是一位寬厚的聲音匠人

(陳曉卿的評價),對著美食娓娓道來。他是李立宏。


李立宏配音《甜蜜縹緲錄》來自最耀B00:0000:36



他對於美食聲情並茂的解說,帶給了觀眾除了視覺之外的聽覺盛宴,非常舒服


有時像你的一位至親好友,在陪伴著你海吃海喝;有時又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給你講述這道美食經歷的年月和故事。


▲64層的千層油糕


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在聲音背後,美食的文案。


這些文案就像散文詩一樣。光是看著文字,就能調動起你的食慾。↓↓


地爐燒豬的文案

糖以無比神奇的方式,賦予食物誘人的色澤和風味,肥瘦黃金搭配,肉汁充分保留,豬皮變成迷人的焦糖色,入口爆香酥脆,


蘇州雞頭米的文案

彈韌的口感,軟糯的溏心,加上粉嫩的清甜,一年不過一個多月,而且費時耗力,但為了這口特殊的甜,蘇州人卻樂此不疲。


拔絲蘋果的文案

白糖在油中融化,精準控溫,不停翻炒,講究眼疾手快,同樣需要手快的還有食客,在熱糖將凝未凝的臨界點,適時起筷,甜蜜一絲一縷,稍縱即逝。


◆ ③ 恢弘大氣的音樂


作曲阿鯤的加盟,則讓美食更上了一個臺階,他的音樂,給這部作品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美好阿鯤 - 風味人間2 紀錄片原聲大碟


就像吃飯也需要一個暖光的場景,這樣壯觀大氣的音樂,也刺激了味蕾,調動了食慾。


原來,美食也可以如此高級。


3


在全球視野裡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


對比於全球的美食,中國的美食有什麼獨特的地方呢?



中國發展和變化的速度太快了,土地和生活幾乎每分每秒都在改變,而

在食物中呈現出來的煙火氣,卻從未改變




在《風味人間》裡,講完了一種國內的美食,馬上會展現同一種美食在遙相呼應的國外是如何製作烹飪的。


國內和國外美食的對比,讓觀眾充滿了對於美食的嚮往。


▲高山取崖蜜


在《甜蜜縹緲錄》裡,先是講了尼泊爾人運用古老的方式取崖蜜。


鏡頭一轉,又到了貴州人,運用古法手工的方法,把甘蔗變成粗糖。


▲古法制粗糖


這不僅是獲取糖的地域差異,更是獲取方法的進步,科技的進步,時代的進步。


▲揚州雙絕之一翡翠燒賣


揚州雙絕——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隨後出場,接著是土耳其的巴克拉瓦


都是作為用糖來裝點的美食甜點,卻體現了不同地域風格的兩種美食口味。


▲製作巴克拉瓦


去到以辣著稱的四川,卻著墨於川菜的


複合口味的川菜,也在自己川菜的領域,來了一個內部對比



原來,甜在川菜裡,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甜燒白


在《甜蜜縹緲錄》裡,甜可以是同一種區域的不同做法做出來的味道,也可以是不同區域做相同的美食做出來的味道。


多元的表達,最終還是體現了共同的價值——對於美食極致的追求。




陳曉卿說,觀眾是上帝,但美食更像是他的上帝。在《風味人間》裡,我看到了那份匠人精神


《風味人間》不僅可以讓我們對食物有全新的認識,還可以透過食物來感受世界的溫度。



最重要的是,當炊煙裊裊的餐飲行業尚未完全恢復,《風味人間》的再現,無疑給了我們這群地球上最強的美食愛好者一針強心劑。


最後還有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你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