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师:陈寅恪

民国大师——陈寅恪。#时光深巷旧回忆#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侵华战争日本兵过来抄他家的时候,他在自己家中坐镇,使用日语将抄家的敌人狠狠地臭骂一顿,结果进来的日军选择撤离了。

在日本侵略我国领土的时候,陈寅恪的父亲就非常的愤怒,还为此进行了绝食表抗战之心,不过因为年龄大了扛不住身体虚弱逝世了。在他办理完父亲的追悼会的时候,陈寅恪便随着学校南迁去往了昆明。后来本来想带着家人去牛津大学任教的,但是在经过香港的时候,二战突然爆发非常的无奈,便在香港住下了,还在香港大学里教了中文。

陈寅恪是一个博学多次之人,此人不仅精通十几国语言,还经常到世界各国游历,因此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日本攻打中国的时候,陈寅恪已经五十几岁了,按照当时的平均寿命而言,他已经算得上是一个老人的。此时的日本也是听说过陈寅恪的,为了奴役中国,便派人来到陈寅恪的家中,希望他能够成为日本的代言人。

陈寅恪不但没有答应,还用了日本东京的地方方言破口大骂,这一开口就让那些士兵们惊呆了,他们立马就看出来这位老人一定不是普通人。因为陈寅恪之前在日本留学,和日本军官在同一所学校,并且东京方言在日本人心目中地位很高。因此,日本军官不仅没有介意陈寅恪对他们的辱骂,还下令不允许再来打扰这位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