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合:一次性转进10名外来学生,“后班主任”怎么当?

回顾近几年班主任工作,说来也巧,班级一次性接收10名外来学生的集体插班一共有三次。碰到这类情况,磨合是个长期的过程。期间会遇到很多管理上的麻烦和糟心的事情。

小团体主义思想比较普遍,“后班主任”工作是如履薄冰。

1、日语生集体罢课

10名文科日语生因原班级解散,一次性年级安排集体转入我班就读。平时自由散漫惯了,哪里经得起纪律的约束。早晨迟到,午休不来,零食不断,一批评教育学生就横眉竖眼。个别家长也是百般溺爱,孩子野蛮生长,娇气十足。

导火线是课桌被搬。一名长期旷课的女生,屡教不改。吩咐学生把她的课桌搬到了年级办公室,准备交由年级处理。不料出现了日语生集体罢课的闹剧,在操场上不进班讨要说法。该生妈妈更是火上浇油,责怪老师不该搬桌子,甚至威胁老师。

难道教室就是菜园子吗?想来就来。

难道你的孩子就享有特权吗?管教不得。

难道老师就该弱势让步吗?蛮横无理。

个别学生在其中挑唆鼓动,个别家长兴风作浪。班主任接受并教育你的孩子,工资不涨一分,活该受你的气?都说做的事多,犯的错多,受的气多。

到底该怎么办?解铃还须系铃人。以后只要是涉及日语生的问题,我就全权交由这位妈妈去教育处理。说也奇怪,很多事情一下子变得轻松多了。管理方法途径不止一条,可谓一物降一物。

借用他人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蛮干不如巧干。

2、精英生另眼相看

精英学校拆校学生转校,一下子转进10名精英学生。男生睡觉,女生化妆,就是不搞学习。直接对班风学风带来冲击,管理难度加大。

“你对我们另眼相看,总是挑我们的不是。”精英生不满的说。

再一次体会到学生不找自己的原因,专挑老师的毛病。我就想,老师专门找你谈话,吃饭了没事做吗?群体性习惯落差,在新的集体,就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差距。抓住新的机遇,提升自己,自律自强不好吗?谁愿意当一个啰嗦的人。

真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层次,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管班的难度。你们来了,我真的不轻松了。

到底该怎么办?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赏识几个,整肃几个,家长领教几个。

习惯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3、书法生合伙顶撞

书法班中途解散,10名书法生集体转入我们美术班。一下子我们成了书画班。由于个别学生之前的矛盾,差点引起了一场打架事件的发生。幸亏发现及时,得以制止。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一度引发书法生的合伙顶撞。

联想起之前的经历,马上预见到又是一次转班风波。批评一个人,很可能被映射成一群人。究其缘由,一是之前的班管理松散,二是个别学生性格异化。这又是一个难以修复的bug。

后来两名美术生不得已转班。而之后的问题涛声依旧。

到底该怎么办?那就尝试采取书法生自治。由选出的书法生组长管理本组事务。内部矛盾,内部消化。

学生干部管理学生,学生倒也风平浪静。自己选的组长不听听谁的。

最后总结几点:

集体插班是一个管理的重要时间节点,更是对一个班主任工作能力的考验。麻烦的制造者,一定程度上,又成为了教师生涯里教育智慧生成的种子。意外和惊喜总是相伴随,师生的共同成长,就是在不断的彼此磨合中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