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请不要拒绝孩子善意的帮助

爱孩子,我们需要从关注孩子的精神开始,慢慢走进孩子的心灵,去感受他们所想所感,爱孩子就要为他们增加精神食粮,当然这样的话也许说来容易做来难。



最近几天心情一直很郁闷,一直提不起精神来,原因来自一件小事,周末孩子父亲出差未回来,我和孩子们在家,下午突然一整寒意,整个人没有一点力气起不来,胃疼得要命,直接喘不过气来,看到一旁的儿子正在看自己的漫画书,完全没有注意到身旁妈妈的不舒服,然后跟儿子说:“宝贝,帮妈妈去拿一下柜子里的药。”



儿子看都没有看我一眼,眼睛一直盯着书,头都没有抬一下,也听不见妈妈的呼唤。

于是,又说了一遍,“儿子,帮妈妈拿一下柜子里的药。”

儿子无所谓的说:“妈妈,你自己去拿,我在看书呢。”

我被气着了,吼道:“妈妈病了,感觉没有一点力气,起不来,你赶紧去帮我拿药过来一下”。

“妈妈,等会啊,我马上看完了,看完就去拿。”

“不行,我难受得很,你赶紧去帮我拿一下。”

“妈妈,等等哈!”儿子仍然没有看一下我,眼睛仍然一直盯着书书本。

这时我真忍不住了,带着哭腔跟他说:“快点,我胃疼得厉害,你赶紧去帮我拿一下药,要不然,你读书,读了有什么用,我给你全部撕了!”我大声的说着,但是孩子还是没有太大的反应,这时,我心彻底凉了,辛辛苦苦养育的孩子,在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竟然不愿伸出手来帮助,我使尽全身的力气,爬了起来,一把抓过他的书扔在地上,这时孩子也被吓到了,哭了起来,茫然的看看我,又看看书,我说,快去给妈妈拿药,妈妈快疼死了,孩子慢慢转过身去,问:“妈妈,药在哪里?”

“在壁柜第二格”

“妈妈,什么药?”

“陈香露白露片,那个蓝色的盒子里的瓶子里。”

“妈妈,几片?”

“四片”

“妈妈,这个吗?”

“嗯”

“儿子,再帮妈妈倒杯水。”

“妈妈,水壶在哪里?”“妈妈,水杯在哪里?”

我忍着疼痛麻木的应付着,不知过了多久(反正是过了很长时间)才把药和水递到我的手中。



这件事情,一直让我很郁闷,一直在反思是不是之间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平时的一幅幅画面,在我脑海中浮现,发现自己的教育确实存在很大问题。记得那也是一个周末的中午,那时儿子刚好两岁半,买了菜回来,准备给儿子做鱼吃,一个走神就把手给切了,那时候儿子看到我受伤的手,说:“妈妈我给你搽药,妈妈,我来给你包扎。”那时的我没有在意,对儿子说:“宝贝,你还小,不会弄,你去玩吧,妈妈自己来。”儿子就跑一旁又继续玩起来。孩子渐渐长大,很多时候都想要帮忙,平时他爸爸和我生病了,端水端药都是我们之间来,从来也没有让孩子帮忙过,只是和他说:“儿子,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妈妈不需要你帮忙,你去看书吧。”久而久之孩子就没有这种意识来帮助大人了,所以,现在想想真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还有映像很深刻的一次是,我们从外面买菜回来,我大包小包已经提不动了,又去拿了快递,原本孩子可以帮忙分担一点点,但是没有,在和儿子说帮妈妈拿一下的时候,孩子说,“妈妈,你自己拿吧”,当时没有太在意认为孩子还小,他能够走回家就不错了。



又有一天,去接儿子时,儿子说饿了,想要去买东西吃,于是我带他到了旁边的饵块店,买了一套饵块,前面刚好也有一对父女在买,店家把烤好的饵块递给爸爸,爸爸下意识就尝了一口,一旁的女儿一把就夺过来,“我的饵块,你吃什么?”“我尝一口,看看味道怎么样。”一旁的女儿蛮不讲理的说,“你尝什么,那是我的一口也不可以尝。”这位爸爸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女儿吃,这一幕,也让我至今难忘,所以,发现现在的教育问题,不是个案问题,而是一个大问题。



于是,我开始思考,开始慢慢的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变得这样的冷酷无情,这样的自私,心里眼里只有自己,没有父母没有家人,其实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孩子愿意帮助我关心我时,我没有在意,并且拒绝了孩子的善意,孩子对我们的爱,被我们远远的抛到了一旁,渐渐的长大也就不会去考虑别人,不会想着去帮助别人和家人。



当孩子给你递一杯水,一张纸巾,一个苹果,一半橘子时,我们没有及时去回应他,而是拒绝了他,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一定一定不要拒绝,因为,那是孩子对你的爱。就是因为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拒绝了孩子的给予,孩子长大了也就没有了给予的意识。孩子出现问题了,肯定是家长出现了问题,有问题孩子,必然会有问题家长,其实孩子是我们的复制品,复制品出了问题,肯定是原件出了问题。



从那以后,每次出门我都会喊上儿子,我拿东西时,我会下意识的让儿子帮忙拿一份,开始儿子也会说,“妈妈你自己拿吧”,没有办法这是我自己教育出来了一开始要改,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会假装可怜,告诉孩子自己真的需要帮忙,没有他今天我无法完成这件事情,孩子高兴了,自己被需要了,于是慢慢的习惯了出门就会帮我拿东西。在我做家务的时候,我也会有意识的让他帮忙递一下抹布、接一下水,甚至有时直接让 他来帮忙把桌子擦了,现在儿子也很乐意帮忙了。



现在儿子也不在那么冷漠了,他经常会帮助我,甚至帮助其他人,有时在自己要看书或者玩游戏之前会首先问我,妈妈还有需要我的地方吗?没有的话我要做一会儿自己的事情了,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真的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