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的拍摄技巧与体位设计

一,应用解剖

乳腺位于前胸及胸骨两侧的胸大肌表面,呈半球状,高3·5CM,直径为8·10CM,底部呈圆盘状。乳腺位于第3·7肋之间,内缘达胸骨旁,外缘达腋中线。

二,乳腺设计的体位压迫

对于乳腺X线摄影,要用少量的放射剂量取得高质量的影像,对乳腺进行适当的压迫是很重要的。

压迫乳腺会产生以下效果:1.减少散射线,提高对比度和分辨率;2.乳腺密度的均匀化;3.分离乳腺构成的重叠部分,提高组织间的对比度;4.减少乳腺组织接受的剂量;5.缩小被摄体与胶片的间隔,减少几何学模糊;6.固定乳腺,防止运动模糊。

适当压迫的目标:1.至少要使压迫达到让组织伸展的程度;2.达到使每个受检者能忍耐最大限度的压迫,既不感觉到过分痛苦的压迫。使每个受检者达到上述任何一种或两种压迫,与受检者的放松程度有关。在此,有个小经验:就是对乳腺压迫时,嘱咐被检者深呼气,一边呼气一边施压,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不适感。另外,在对有囊肿和丰胸术的乳腺压迫时,要特别注意。

三,乳腺体位设计的注意事项

焦片距40-50CM。均采取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适当压迫,但恶性肿瘤较大时不宜加压过度,以防扩散。

四,体位设计

根据乳腺结构,最能显示乳腺整体而且盲区少的是内外斜位方向摄影,以及作为补充的头尾方向摄影,这两个方向被作为标准摄影体位。标准摄影体位是基本摄影体位,不是把病变部位作为重点的摄影方法。另外,在标准摄影体位中,病变部位与乳腺组织重叠不能充分显示时,要进行追加摄影。

乳腺内外斜位

用途:对女性乳腺疾病的初诊,复诊及筛查,体检等。能显示整体乳腺而且盲区少。

体位设计:被检者面向乳腺机站立,双足自然分开;调整乳腺机支架,使摄影平台与胸大肌外侧平行,使乳腺呈侧斜位,IP板或探测器置于乳腺外侧:患者被检侧上臂抬高,肩部前旋,使摄影平台外上角置于被检侧腋窝;被检者肩部放松,技师协助患者将胸大肌轻轻向前推进,同时向前,向内牵拉乳房,然后向上,向外压迫固定在摄影台上,压迫的同时用手拉伸展平乳腺,并·保持乳腺位置不变,将手从外上方抽出;最后向下牵拉腹部组织,使乳房下皮肤褶皱展开。应双侧对比。

中心线:呈水平方向对准患侧胸壁,垂直射入IP板或探测器。

影像显示:该体位能够最广泛地显示出全体乳腺组织,尤其可使乳腺上部外侧的深部组织很好的显示出来。但是乳腺上部内侧以及乳腺下部组织容易形成盲区,因此要多加注意。


乳腺头尾位摄影

用途:对女性乳腺疾病的初诊,复诊,筛查和体检等,是内外斜位的补充体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立于摄影台前,被检侧乳腺对摄影凭条的中线,肩部放松,下垂,面部转向非检测:充分托起乳腺并向前拉伸放于摄影平台中央,调节摄影平台至托起后的乳腺下部折叠水平,胸壁内侧紧贴摄影台面前缘;向前方拉伸展平乳腺组织的同事进行压迫,并在结束压迫之前将手从前方抽出;展平乳腺外侧的皮肤褶皱。应对侧对比。

中心线:从上下方向对准患侧胸壁,垂直射入IP板或探测器。


影像显示:显示出乳腺内侧组织,在定位时最好将对侧乳腺的内侧也放一些在照射野中。

除了以上标准体位外,针对病灶还有一些追加体位,比如:点压放大,外内斜位,乳尾位,乳沟位等。这些体位就需要根据病灶所在的位置来进行选择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