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出中国?稍安勿躁,让子弹飞一会

外资撤出中国?稍安勿躁,让子弹飞一会

最近一个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安: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库德洛呼吁,所有在中国的的美国公司全部撤离。

消息说,对于从中国迁回美国的的企业的搬家费,美国政府给予100%的直接报销,包括:厂房,设备,知识产权,基建,装修等等费用

此前,日本政府也宣布出资22亿美金协助日本企业撤离中国……


这样的新闻让很多人感到不安,毕竟外资企业创造了数千万的就业,外资撤资会造成大量的失业,数千万家庭顿时失去经济来源,影响不可谓不小。

于是有些人认为外资撤资与现在网上普遍的一种“爱国主义”情绪不无关系,甚至认为是因为这股情绪把外资赶跑了。我想说,这个好像太牵强了,也是对资本和经济规律的误解。

外资要离开中国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首先要分析的是,外资为什么要来中国。

如果说上世纪80,90年代以及21世纪的最初几年,外资来中国主要是为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的价格的话,那么今天,外资投资中国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占领中国的市场。

事实上,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很多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就拿汽车市场来说,2019年,尽管中国新车销售数量下降,然而依然以2576.9万辆的新车销售稳居世界第一,超过美国的1703.8万辆,更是远超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相比较人口规模相当的印度,中国的汽车销售数量是印度的将近7倍多。

2019年全球主要国家汽车销量

对于比如德国的大众,奔驰,宝马等许多汽车品牌,中国市场已经是其最重要的市场,销售额甚至超过了德国本土。

而同样的,对于美国日本的车企,很难想象他们会从中国撤资,放弃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虽然今年全球经济会因为疫情原因增速下降,车企销售一定会受到影响,但是从长远看,中国市场对于世界上所有的车企来说,都是无法离开的市场。因此,离开中国比投资中国的风险大得多。

车市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在很多行业,中国的消费已经是世界第一,比如奢侈品零售,比如智能手机,比如家电……外资来中国虽然带来了投资和就业,但同时也抢占了中国的市场。所以外资投资中国是一种双赢的结果,绝对不是说中国占了外资的便宜,似乎是中国欠外国的。

要知道如果日本,美国企业真的撤出中国了,那么他们也就彻底放弃了中国市场。而这一市场将会被中国企业,欧洲企业等其他国家的企业占领。我相信,如果日本美国的车企撤出中国了,德国的车企老板会笑得合不拢嘴的。

再看看美国在中国的零售业,包括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的连锁餐饮行业,如果真的撤出中国了,到底是谁的损失呢?


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工工资的不断增长以及对劳动者的保护的不断规范,中国的用工成本是增长非常迅速的。现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仅远高于诸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这样的东南亚国家,也高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些东欧国家。这使得本来为了利用廉价劳动力在中国投资建厂的一些公司逐步撤出了中国,这个趋势近几年一直都在延续。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公司就把很多本来在中国制造的运动鞋搬到了越南等地生产。现在在德国,在很多服装店里,原来那些廉价的"made in China"的T恤已经很难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 "made in Combodia"(柬埔寨制造)。这样的趋势其实并不可怕。我们知道,资本是逐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是投资人工成本最低的地方。越南,柬埔寨等地的人工成本是中国的几分之一,资本自然是将这些产业转移到这些低工资国家。别忘了,当年这些产业也是从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转移到了中国。

有人说要和越南竞争。然而我们不可能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又拉回到每个月100美元的水平,再和越南竞争,这就完全违背了经济规律。所以,一些外资企业转移到工资更低的国家,是经济原因,和政治毫无关系。

人是有国籍的,但是资本是没有国界的。资本的主要目的就是创造利润。有利可图的事情,资本绝不会放弃。疫情期间一些企业受到影响,政客趁机发布一些耸人听闻的言论引起媒体注意,这其实是西方政客的惯用伎俩,用于和中国的外交博弈。我很难相信美国日本的企业真的会听从政府的呼吁,离开中国……

我们绝不能像100多年前的义和团那样仇外,但我们也没有必要被外国几个政客的厥词吓得瑟瑟发抖。毕竟,外资来中国不是来做慈善的。企业的目的就是赚取利润。如果没有利润,政府再呼吁来投资,也不会有企业来投资,反之,如果在中国的投资一直利润丰厚,那么哪怕政府拿着枪威胁,企业都不会愿意从中国撤资。所以,日企美企是否撤资,根本原因不在于政客的呼吁,而在于企业是否有利润。我们只要创造更好的营商条件,对外企有更完善的法律法规的保障,那么我相信没有外企会忍痛离开中国这么一个大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