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9.0,这部神片送给所有焦虑、熬夜、孤独、物欲的年轻人……

今天在某社交平台闲逛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这么一段话:

我建议你们还是不要总黑 XX(某当红小生),我是一家火锅店服务员,今天工作的时候听到一桌人说 XX 的坏话,我很不开心。

要知道一会给你们上菜的人是我,天知道我会不小心往锅里掉什么东西。

所以你们小心一点。

姑且不论这段话是真是假,但是这段细思极恐的话,让我不禁想到一部电影中的台词: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电影照进现实,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比如 40 年前的《星际迷航》中的手机和 pad 在如今成为现实。

但是又有时候,当电影变成现实,我们还是会觉得有点慌张。

比如这一部——

搏击俱乐部

这部电影上映于 1999 年,在当时看来,影片中的某些事情,还属于萌芽期,导演对其的讨论,纯粹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担忧。

可是如今 2018 年,再次观看此片,你会发现,它是如此的接近我们的生活,而那些曾经的担忧,似乎都在变成现实……

男主角 Jack ,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一家大公司任职。

Jack 是一个对生活很有追求的人。

他热衷于购买家具,装饰公寓,在追求精致格调的同时,他也会思考:

到底什么东西可以代表他的个人风格?

然而,在追求之余,机械乏味的工作,希望渺茫的未来,百无聊赖的社交,让 Jack 患上了失眠症和嗜睡症。

他半年没有好好睡过觉,但又会在某刻突然睡着,然后在陌生的地方醒来。

他觉得这很痛苦,但他的医生觉得他是在无病呻吟,建议他去癌症互助会见识一下病人们真正的痛苦。

结果,在听完了病人诉说自己的痛苦之后……

Jack 居然能睡着了!

从此 Jack 就上瘾了,疯狂的参加各种病人的互助会,甚至连女性疾病的互助会都不放过。

某次出差的飞机上,犯了嗜睡症的 Jack 突然醒来,认识了一个奇男子----Tyler。

Tyler 是个肥皂商人,他叛经离道,充满个性,不与世间的任何事情妥协,充满了激情和行动力。

在经历了公寓失火事件后,Jack 请求到 Tyler 家借住,但 Tyler 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

他要和 Jack 对打一顿。

两人互相揍到遍体鳞伤后,发现了搏斗的乐趣,于是创建了「搏击俱乐部」,并吸引了大批会员加入。

随着会员越来越多,「搏击俱乐部」变成了全国性的地下组织,而 Tyler 成为了这个组织的领袖。

他带着成员们做着各种疯狂的事情:

砸汽车、放火、破坏公共设施、威胁政府官员……

Jack 对于这种行为越来越不能忍受,同时他还发现,Tyler 居然在偷偷的组织一支军队,要对社会进行更大的报复……

多年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更多的是觉得它癫狂的有些酷炫。

参与病人互助会,偷脂肪制成肥皂售卖,打架打出快感,用死亡威胁他人追求梦想……

这些奇思妙想的情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非常写实的「中二病」。

不同于动漫情节中的中二病,需要去拯救世界之类的才能满足。

《搏击俱乐部》中对于中二病的描写,细微的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比如 Jack 独爱手工制品,就连有瑕疵的盘子都要买回来。

他要独享疾病互助会带来的快感,当有人和他做一样的事情,他就再也享受不到乐趣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偏执,是因为 Jack 在追求一种「存在感」。

Jack 的生活状态像极了如今的都市现代人:

出生于和平年代,生活优沃,多由母亲带大,缺乏男子气概,享受工业量产带来的便利,物质丰富,主张「消费主义」。

终日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同样的事情。

从时尚杂志或互联网上选择商品,通过不断的赚钱和不断的花钱来充实自己,按照广告和媒体宣传的样子来生活,成了典型的物质奴隶。

他们就像是工业流水线上产出的产品,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因此极度缺乏自我认知和存在感。

但凡进入了这样生活状态的人,都会和 Jack 一样,感到空虚和恐惧。

这种空虚和恐惧是人们意识不到的,但是它们会通过焦虑、熬夜、消费、疲于社交、暴饮暴食等形式反映出来。

因此,Tyler 的出现极大的刺激了 Jack 的神经。

Tyler 简直就是 Jack 最理想的状态:

充满男子气概,精力旺盛,玩世不恭,看透一切,不被物质所拖累,远离城市住在一间「看上去就很邪恶」的旧房子里。

就连 Tyler 的职业都充满了新奇和刺激:

偷减肥公司的脂肪做成肥皂卖出去,以及兼职电影院放映师的时候,偷偷在画面里插入色情电影的片段。

在搏击俱乐部成立之后,Tyler 成为了众人的导师。

他秉持的理念是:

享乐会毁了你,只有痛苦才能建立真正的你。

Tyler 认为,人们用商品和美好生活把自己保护了起来,就会退化,只有不断的战斗和受伤,才能变成更强大的个体。

于是他们不停的打架,用浓碱灼伤手背,留下疤痕,作为自己进化的标志。

但是,当 Tyler 带着俱乐部的众人开始做一些反社会的行为的时候,他们也不自不觉的被这个而理论反噬。

当 Jack 发现俱乐部的成员们都经历了血肉横飞的搏斗、践踏自尊的辱骂、以及在手上烧出标志后。

这些本来寻找「存在感」的男人们,又变回了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产品。

当所有人都怀着反抗现代社会的目标进入俱乐部,被Tyler收编为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后,这些本来「反抗制度」的男人们,又成为了「恪守制度」的一员。

这就和如今无数做自媒体的平台一样:

怀着「与众不同」的目标进入自媒体,最后却因为臣服于流量,做成了「千篇一律」。

尽管影片大多数时间都在讲述男人如何把自己从迷茫堕落的现代生活中解放出来,但故事最后导演依然对这样的价值观做了全面的否定。

1999 年的美国,正处于消费主义最发达的时期。

在那个年代,快速的生活节奏,不断进步的消费理念和科技产品。

让享受了 30 年悠闲生活的传统白人男性有了危机感,进入了看不见未来的中年危机。

2018 年的中国,也进入了消费主义最发达的时期。

年轻人的生活被各种娱乐项目所包围,时代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不断加快。

进入了 30 岁的人们对身边的新事物感到恐惧,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对未来失去了方向。

他们的空虚和恐惧,在焦虑、熬夜、消费、疲于社交、暴饮暴食等形式上反映出来,并不断向低年龄人群延伸……

然而,面对变化,即便人会本能的去反抗和打压,也仍不能阻止时代的发展。

外来包裹你的一切,终究是一些附加的价值,一个人的存在是因为他的个人意志存在,而不是外来的价值让他存在。

你真正需要做的,不是去反抗那些即将到来的,而是要去守护你真正在意的东西,守护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