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都要回家过大年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包含着丰富无比的盼望,到了农历年末,超市市场都挂满了华美玲珑的大红灯笼,玻璃橱窗贴上了各种花样的剪纸,走在路上,时不时会被路边的鞭炮声惊着一下,大街小巷中,到处充满了鞭炮燃烧后的气味,时不时的会有剁饺子馅声音伴随着央视春晚的欢笑声传到耳边。这些都是年的符号,也是属于年的名片。

小时候,盼望着过年是从农历腊八开始,村里的奶奶们坐在墙角边上晒着太阳教我们唱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要宰猪;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赶大集;二 十九,蒸馍馍;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些童谣就是我们这些孩子的过年指南,每当听到这些儿歌,就赶紧回家让爸爸妈妈准备过年时候要穿的花衣裳,搂着新衣服甜甜的进入梦乡。

然而 随着年龄的长大,儿时小伙伴们也各奔东西,外地求学以后,又辗转到各大城市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生活压力的早已让我们把童年时候的歌谣藏在了心底最深处。可每逢新年的临近,电视里传出来过年好的播报,总是能让我们回味小的时候的那份欢声笑语。记得腊月二十三开始,之后的每天都有要该做的事情。

二十三祭灶官;这天傍晚我们把挂在灶台后面的灶王爷神像拿下来,嘴上抹上糖瓜,然后在院子里付之一炬,我们小孩子就会晃着脑袋问各种有关问题。

二十四扫房屋;屋里屋外,地上墙上,这一天要全部打扫干净。孩童们一般也会凑热闹般的帮忙,这里捣鼓下,那里捣鼓下,越帮越忙越帮越乱,最后一般会被大人撵出去。于是大街上就多了一群欢笑着嬉戏的儿童。

二十五冻豆腐;离春节已不远了,这一天天还没亮,我们小孩就要早早起床,完成昨晚妈妈交付的任务,去村上的豆腐坊排队。今天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四五斤豆腐准备冻起来,到初一那天,我们就能吃到喷香的冻豆腐啦。

二十六,要宰猪,乡村过年肯定要杀猪宰羊的,男孩子就喜欢站在旁边,聚在一起观看这幕残忍的画面,不过相比过年的喜庆,这点害怕也算不得什么了。

二十七宰公鸡;昨天肉已经准备妥当,今天就该杀鸡笼里面个头最大的那一只公鸡了,小孩子准备好热水随时给妈妈打下手。村上的爸爸们都聚在一起打起扑克来。

二十八,赶大集。今天算新年之前的最后一个集市了,家里人看看还有什么没准备好的都要赶紧买,小孩子最喜欢去吃集市上的年糕、糖球、糖人、花生、瓜子、奶酥、山楂…………了。还要买给新年准备的春联。

二十九蒸馒头,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蒸各种面食,馒头、豆沙包、菜包、糖包、花糕……各种各样的面食,好像要把一年的食物都蒸出来似得。

大年三十天一亮,家家户户就开始贴春联。收拾妥当后,就开始放鞭炮,我每年这时候都会被鞭炮声吵醒。今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守着电视看晚会,谁第一个发困的都会引来嘲笑声。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熬到了大年初一,小孩子会第一时间起床,嚷嚷着妈妈给自己穿上花衣裳,饭也来不及吃就约上本家人去拜年,今天可算是最热闹的一天,放多少鞭炮都不会被家人揪着耳朵训斥。去河边,去麦地,去大街上,我们互相比较谁的衣服好看,谁的鞭炮最响,高兴的能玩到天黑。大人们也聚在一起打麻将,一年的辛苦劳累全都在这一天解放出来。

写到这里,我的眼角湿润起来,在城市呆久了,越来越怀念故乡的年味,怀念那热闹的氛围和浓浓的人情味。嗯!我决定了,今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回故乡 过 大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