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你的坚信,怀疑你的怀疑

从众心理是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只要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意见领袖及所谓“权威”,否则众口难调,难以成事;但若人云亦云,盲从大众意见,放弃独立思考的权力,对于事件发展显然也百害而无一利。从众心理是什么?什么人容易有从众心理?怎样克服从众心理?本文试通过解读电影《十二怒汉》,探寻上述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十二怒汉》

贫民窟长大的18岁青年因涉嫌杀害父亲被告上法庭,此前他已有多次犯罪前科,此次案件中,有“作案凶器”作为证物,又有两名证人言之凿凿,力证他们曾“看到”被告出现在犯罪现场甚至是“目睹”被告犯罪过程。

12个学历各异、工作各异、阶级各异、性格各异的男人组成了本次案件的陪审团,他们将在休息室内,讨论案情直至达成一致意见以裁定被告是否有罪。

贫民窟、少年、前科、物证、人证,如此清晰的案情于大多数陪审员而言已无讨论必要,一落座,便咬定被告有罪。

唯有8号陪审员认为被告无罪,力排众议,不顾他人嘲讽、人身攻击甚至险些爆发的肢体冲突,提出自己的合理质疑,并有条有理的分析案情,逐一击破对方漏洞,经过漫长的讨论与多次表决,终成功逆转局势,陪审团一致裁定被告无罪。

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却基本只有一个场景——供陪审员讨论的、一间不超过40平米的休息室。狭小而单调的空间,让观众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密闭的房间如放大镜般,偏见、盲从,亦有正义、理性,人性的优缺点在此显露无遗。

12怒汉,代表的不仅仅是12个人,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集体无意识与沉默


何谓“从众心理”?

从众,即“由于群体压力而改变个体的行为或信念,顺从是其表现形式之一,指迫于外部压力而与群体趋同”。[1]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出“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人一到群体之中,智商就严重下降,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意见、想法和信念,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总之,数量即正义”。[2]

传播学中有一类似理论“沉默的螺旋”,意指“由于害怕被周围的人排除在群体之外,大众会小心观察民意,并以其作为参照,决定我们是否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观点”。[3]

不同领域对从众行为有不同角度的阐释,通俗来说,我们将这种行为叫做“随大流”。

少数派与多数派的博弈

11位陪审员投“有罪”,但背后原因却各不相同,大多数人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电影里恰好展现了几类易受从众心理影响的人群:

1. 缺乏自信

2号陪审员是个懦弱、温顺的银行职员。第一轮投票中,他是最后一个举手表决的,期间犹豫多次,手略微举起又放下,当确定大多数陪审员都投“有罪”后,他才缓缓举手以示“有罪”。随后的多轮讨论中,无论是投“有罪”亦是“无罪”,问及其原因,他都以“我不知道,我就是觉得……”搪塞过去。即使站在道理这边也不敢过多解释。7号陪审员评价其就是“一个墙头草”。

不自信的人往往立场不坚定,其对自己独立做出的决定总持怀疑态度,极需他人的认可,也因此容易偏向多数人的认可的决策,因为多数派的身份更能给他们安全感。

2. 缺乏责任感

7号陪审员代表的就是这类人,作为陪审员,他并不在乎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只关心晚上能否如期观看球赛。第一轮投票便投“有罪”,是因其认为大多数人都会投“有罪”,这样便可迅速结束讨论。而后第六轮投票,虽改为“无罪”,但也并未认真思考过其中疑点,而是计算出多数人会投“无罪”后,做出的于自己而言最有利的决定。

身为陪审团,他们的投票决定着一位少年是否会被判处死刑,说是掌握着“生杀大权”也不为过,正常人遇到这种一般情况都会再三考虑,宁可放过,不可杀错,7号陪审员只关注自己的利益,罔顾他人生命,漠视审判结果,如此重大投票却由一次次精明的计算而决定的,是一种极度缺乏责任感的行为。

于这类人而言,做出什么样的判断并不重要,只要与大众保持一致,尽快得到结果且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即可。



3. 惰性思维

6号陪审员是一个油漆匠。事实上,他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在3号陪审员对老人(9号陪审员)吼叫时,他及时出面制止。但在别人分析案情时,他多是在附和,鲜少提出建设性建议。在一屋子的新贵族、工程师、富二代、银行家中,作为油漆匠的他,自然而然地感觉低人一等,因此更愿意担任顺从的角色,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说“我不回答假设性的问题,我只是一个上班族,该动脑筋的是我的老板”,这句话也许是不少人的真实写照。大多数人在社会中的话语权是缺失的,精英阶层已制定好一切规章制度,大众只需要照做即可,也许他们并不是没有质疑过,但人微言轻,如蜉蝣撼树。长此以往,大众很容易丧失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成为没有思想的傀儡。

4. 偏见可能也是从众的一种

4号陪审员在眼看着“无罪”成为占优势一方时,“义愤填膺”地说“他生于贫民窟,贫民窟是犯罪的温床,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出了社会很有可能变成恶棍”;10号陪审员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偏见“那些人生下来就是骗子,他们有天生的劣根性,那些人杀人是不用理由的,他们有暴力倾向,他们都是大坏蛋,他们之中没有好人”……

如果这个案子的被告是一个出生于小康之家,品学兼优的少年,他们还能这么毫不犹豫、毫无负担地投下“有罪”吗?如此急于盖棺定论,是否从内心深处就认为这样的人死不足惜?

然而,这几位陪审员都没有亲身接触过任何一个来自贫民窟地孩子,这样的认知从何而来?亲朋好友间的闲聊、媒体的渲染、社会氛围的影响?我们无从得知。



对话,是一门艺术

第一轮投票后,8号陪审员作为“异类”,受到了指桑骂槐的嘲讽,10号陪审员表示“总是会出现唱反调的人”,其他人虽未说话,但也用眼神表达了无声的质疑与不解。面对外界施加的压力,8号陪审员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最终扭转乾坤,他是怎么做到的呢?7号陪审员帮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软性推销。

第一轮是公开投票, 8号陪审员投“无罪”后说“11个人认为被告有罪的情况下,他很难再投出‘有罪’,将被告送上电椅”,那么同理,对于其他11人而言,在已有10人投“有罪”的情况下,跟随众人投“有罪”是否能减轻相当的心理压力?

于是,8号陪审员提议进行第二轮秘密投票且他不参与,只要仍是11人认为“有罪”,他也就投“有罪”。如此,压力便转嫁到了其他11人身上,此时压力不是平均分摊,而是由每个人各自完全承担,这时投“无罪”所承担的压力和风险相对而言要少得多。由此,8号陪审员得到了关键人物9号陪审员的支持,这个细心而睿智的老人在后续发挥出关键作用,成功助力扭转战局。



西方法律体系下有“疑罪从无”和“谁主张谁举证”两个重要原则。因此,8号陪审员始终坚持“我不肯定他无罪,但我怀疑他是否有罪”, 这样就需要其他人举证,证明被告确实有罪。随后,8号陪审员“软性推销”的技能便彻底发挥出来了。

8号陪审员一直认真聆听其他人的发言,即使遇到疑点也不打断,而是等待其发言完毕再提出;提出问题后,他并未直接阐明自己的思路,而是给予对方作答的机会,通过指出对方发言的漏洞来让对方接受自己的逻辑;讨论陷入僵局时,8号便主动抛出问题,引导其他陪审员进行思考;即使遭遇质疑与挑衅,8号陪审员也一直保持着平和且理性的态度,坚持以理服人。

便是靠着这样“柔中带刚”的方法,8号陪审员抓住证词漏洞,让陪审团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初看似有力的证据,遵循“疑点利益归于被告”的原则,改投“无罪”。

无处不在的戾气

距离“从众心理”的提出及《乌合之众》的撰写已经过多年,许多外部条件都已变化,书中的一些例子于我们而言遥远且陌生,但从众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仍屡见不鲜。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打破了媒介议程设置的垄断权,使用户身份由主动向被动转变,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生态环境,但其中也明显的表现出诸如从众等群体特征。

微博为何会成为假新闻的重灾区?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统计,中国59%的假新闻首发于微博。假新闻青睐微博的原因之一便是利用了用户的从众心理。作为短平快的消息平台,微博完美契合了现代人快餐式的信息消费习惯,吸引眼球的假消息一经爆出,用户便唯恐落后于热点,争相转发,同时,微博推送体制下,大量同质内容作为热点频繁出现也降低了用户判断信息的敏感性,削弱了用户传播假消息的“罪恶感”

微博粉丝控评的意义何在?微博用户对于粉丝控评的场景恐怕并不陌生,随意一条与明星有关的动态下基本都是图文无关的粉丝表白。粉丝控评的从众心理影响往往是双向的。于粉丝而言,一个人做这样的事也许是尴尬的,但如果有一群人和你在做,你是否还感受到了归属感?同时,对于其他用户而言,他们对某一明星并不了解,却又爱跟风偏信一家之言,此时,一些导向型的言论对于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显得至关重要。

甚至,使用微博就是一种从众行为。对部分人而言,微博是非必要且无吸引力的,但周围的朋友都在使用微博,将微博作为重要资讯来源与信息分享渠道时,他们也会因害怕无法融入周围人而被迫使用微博。

愤怒,也是一种力量

电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台词是 “要孤军奋战对抗荒谬的言论并不容易”。“少数服从多数”不知何时变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虽然“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并不一定准确,但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你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抉择表态的权力——即使是少数派。



参考文献:

【1】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P187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7.P63-64

【3】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P199

【4】项文,张译尹.从电影《十二怒汉》看从众心理[J].JIN RI HU BEI,2013,(1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