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赵祯老而无子忌惮朝中势力,用徽柔权衡,没想到满盘皆输

01


宋仁宗赵祯28岁时才生了长女徽柔,此后十多年里虽然有近十位皇子皇女出生,但是却没有一个能活下来,最大的也只是活到了4岁多。


所以那时,徽柔是赵祯唯一的孩子。又是一个女孩,所以,赵祯就想,规矩次之,只要她快乐就好。


徽柔和爹爹的关系也特别好,赵祯生病的时候,徽柔才几岁,就跑去对月祝祷,愿意自己折寿,愿意以十倍的痛苦换爹爹平安康复。


赵祯昏迷了很久,梦里听见了徽柔的声音才醒了过来。


可是,因为张妼晗的女儿玥儿夭折了,妼晗认定是徽柔施了诅咒才会这样,一心为女儿报仇,事事针对徽柔。


徽柔从小被娇惯着,哪里会受过这个气,在试香大会上,张妼晗带着许静奴来了,最后还取胜,可是妼晗出语讥讽。


许静奴打碎了曹丹姝的赏赐,丹姝没有怪罪,说,既已赏赐给了许静奴,那么就是她自己的东西,打碎了也不能治罪。


可是张妼晗却当众发飙,借题发挥,非要皇后当众好看。说,皇后说饶了你,我却没说,打20棍,赶出去。


徽柔看不过,说,许静奴既没有打碎张妼晗的东西,也不是在张妼晗的地盘,而且皇后都说了无罪,张妼晗再动私刑,就是不合规矩。


02


张妼晗当场就要收拾徽柔,幸好皇后帮着徽柔圆了场。


曹皇后对徽柔说,你喜欢一个人,尤其是不喜欢一个人,是不可以完完全全地挂在脸上的。你不怕张娘子,张娘子也不怕你,你们依仗的都是你爹爹的疼爱,这一点是相同的。





你可以不怕,可是你的生母却怕得不知所措,生怕自己不懂得算计,护不住徽柔。


徽柔本不会退缩,但是为了苗娘子,更为了爹爹不为难,就想着忍忍张娘子,也在心里真心希望妼晗的女儿四公主能够平安长大。


可是四公主未满2岁就死了,张妼晗连续丧女真的是疯了,她看是联络前朝后宫,不遗余力地与曹丹姝作对,只要打倒了曹丹姝,谁能护得住徽柔,整个后宫就是她说了算。


徽柔和弟弟同时染上了瘟疫,徽柔长大了,身体底子好,可是弟弟却因此丧命。所有人都悲痛欲绝,曹皇后更是可能被废,赵祯因此精神失常,神志不清。


苗娘子也有心无力,护不住徽柔。徽柔只是一个孩子,心里害怕得要命。可是,谁才能在黑暗的时候,一直陪在她身边呢。


后宫风起云涌,只有怀吉一直陪着徽柔。徽柔吓得睡不着,怀吉就一直陪着她,徽柔只有在怀吉面前才敢毫无顾忌地伤心,眼泪汪汪地说,哥哥,我怕。


后来,这件事算是过去了,可是张妼晗的挑衅时时都在,赵祯又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护着张妼晗。


连曹皇后的中宫车驾,张妼晗都找个借口借出去抖威风。赵祯知道以后,虽然觉得不妥,但是却给张妼晗换了更为豪华的新车。


03


曹皇后说,以前不明白的娘子,现在也都明白了,中宫算什么,宠妃才是老大。


曹皇后家世显赫,而且赵祯渐渐发现,茂则竟然悄悄地帮着曹皇后。这让赵祯很生气,茂则从小陪着赵祯长大,赵祯才是他唯一的主子。


茂则怎么可以有私心,怎么可以把对他的忠诚打了折扣。

一个从小被太后牵制的傀儡皇帝,不想自己人到中年,被另外一个“太后”这么管教着。虽不至于糊涂到废后,但是,中宫是臣,不是妻子,宠爱是不可能了。


跟着遭殃的还有徽柔。


曹皇后的侄子曹评本来和徽柔两厢情愿,青梅竹马。可是,赵祯忌惮曹家的势力,不愿意再给他们添砖加瓦,于是,不准徽柔嫁给曹评。


后来,曹评有了妻室,再想娶公主,只能休妻,或是杀妻了,公主不可能去做妾的。曹评只想护家人安好,所以,拒绝了徽柔的婚事。


徽柔特别难过,一个人在这座孤城里徘徊,只有怀吉像影子一样跟着徽柔,陪着公主哭,陪着公主笑,是怀吉这辈子最想做的事情。


人到中年,却没有子嗣,赵祯被大臣们逼得不得了,许多人都说,这是德不配位,这是苍天的示警。


张妼晗太过任性,根本不可能给赵祯分忧,况且她三十岁就去世了,皇后太过义正言辞,赵祯在她面前总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董秋和是真心疼爱赵祯,而且精通医术,可以让赵祯的病痛有所减弱。可是,妼晗说,她和茂则都是曹皇后的嫡系。

赵祯又想起了生母李氏,不曾孝顺她,是赵祯一辈子的愧疚。他羡慕梁元生可以为母报仇,给恶人治罪,即便被充军,却觉得非常快意。


04


前半生的遗憾,后半生更想弥补。


赵祯做梦都想提携李家,也许那才是自己的依靠。于是,让徽柔嫁给表弟李玮,李玮其实只比徽柔大4岁。


​只是,曾经的李家已经破败,沦落为卖冥币为生。是李氏去世之后,赵祯硬把舅舅召回京城为官的。


可,荣华富贵都可以给,才华和修养却只能自己积累,李家偏偏就没有这个。


徽柔为了成全爹爹也嫁了,可是,与李玮在一起,就像是一种折磨,李玮更是妻妾成全,当面羞辱徽柔。


婆婆杨氏就是一个市井八婆,每天到徽柔窗下趴墙根,偷听,找是非。


怀吉和徽柔最为贴心,杨氏出言讽刺,甚至当面打了徽柔的耳光。徽柔气不过,让人把杨氏揍了。


赵祯说过,爹爹的家就是徽柔的家,徽柔夜里跑回宫城,按律是不该给公主开门的,可是怀吉心软了,即便是死罪也要带公主回家。


这件事捅了马蜂窝,司马光等群臣的奏本都摞成摞了,呼声一浪比一浪高。宋朝为了不重复隋唐的覆辙,公主的地位都很低。


赵祯虽然心疼徽柔,可还是按规矩处置了。怀吉被遣出去守陵园,徽柔一个人困在孤城里。


徽柔说,这个时间最可怕的不是死,而是见不到怀吉。徽柔开始抑郁、焦虑、上吊、跳湖,不想再活下去。


那个曾经最疼爱她的爹爹没有给她答应过的幸福,在见不到怀吉的第八年,徽柔死了,才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