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我娶定你了》:不被用户抛弃的分账剧,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 / 乔苗儿


恨嫁首富千金叶小棠当街招婿,飞身扑倒探花郎慕谨言一见钟情;神像案牵出嫌疑人凌子然竟是天潢贵胄,三人一拍即合开启探案模式。近期在爱奇艺上线的云腾计划分账剧《公子,我娶定你了》(以下简称《公子》)凭借34mins*12集的迷你体量,和“谈情说案”撒糖搞事业两不误的故事吊足了年轻圈层用户的胃口,打开弹幕和泡泡,满眼是“第二季啥时候出”的催更留言。


疫情爆发让今年的寒假变得无比漫长,年轻用户数量长久处在高位,线上长、短视频的需求水涨船高,他们的付费意识初步建立,心甘情愿为“墙头”“氪金”,审美偏好来去如风,稍不留神已经“爬墙”溜走。


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如今分账剧的分账金额和视频网站的会员数量都迈进“亿元”时代,C端市场的内容生产者们自然跃跃欲试,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公子》的出品方中,超能影业和耐飞影视都是最早一批入局者,如今以竞合姿态联手进行内容生产,或许释放了处于拐点中的C端市场若干信号。网娱君借机对话超能影业老板王柚陆和耐飞影视市场中心总监张亚璇,试图寻找分账剧持续“真香”的逻辑和经验。

超能影业 CEO 王柚陆


用户:精准定位、全面满足

网娱君一口气刷完《公子》,直观感受是案件节奏很爽,12集3案,平均每个案件是一部电影的时长。叫人抓心挠肝的是叶小棠跟慕谨言的感情,终于找到的造梦晶石能让叶小棠生,也足以使慕谨言死,说好可可爱爱的小甜剧瞬间变虐。



面对欲求不满的用户催更和“刀片警告”,超能影业CEO王柚陆回应“《公子2》的剧本还在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加糖”!一针见血点出分账剧的to C特质:付费用户是分账剧的衣食父母。

早在2016年,超能影业出品的《半妖皇帝》凭借800万成本取得200%投资回报率,因此王柚陆并不避谈分账剧的商业属性。一方面,相比于版权剧、定制剧、自制剧等平台单独承担风险的剧集,分账剧有制片方进行风险共担,用户pick与否,直接决定一家C端内容公司的存亡。另外一方面,分账剧面向的是平台付费用户,生产者有义务全方位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他看来,分账剧是娱乐方向的快消品,核心在于满足用户,并且贩售快乐。早期的网络电影生产经验同样让王柚陆对用户性别画像更敏锐,“网络电影的用户主要是男性,分账剧的用户还是女性主导,所以分账剧也是女性消费品”,王柚陆补充道“分账剧中大部分女主角设定不那么完美,比如《公子》当中的叶小棠就是一根筋,但大大咧咧性格开朗,方便女性观众带入。”



年轻化是分账剧用户分布的重要特征之一,16-24岁的年轻圈层是分账剧重要用户群体,其中16-18岁的分布也较为集中。目前的剧集市场,真正面向处于青少年和成年人过渡区间内的作品仍旧在少数,用户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检索自己喜欢的内容,同时内容生产者也在想尽办法找到可以垂直触达的匹配用户群。基于此,王柚陆直言“要做16-18岁用户的精准定位,为他们提供差异化内容的同时允许他们1.5倍速看剧,满足提取信息的需求,制造快乐。”

为最大限度降低用户的弃剧率,分账剧叙事与传统版权剧或自制剧有所不同,不再过分强调集与集之间的连续性。“每集的开头和结尾都会设置高光时刻,处理人物的时候也是先展示特质再讲前史故事。”据王柚陆介绍,《公子》在采取系列措施后,提高了用户转化率。即便如此,王柚陆还是不免感叹“被用户放弃太容易了。”

策略:站内维护、站外拉新

如何留住用户并从不同渠道实现导流,也是《公子》项目中超能和耐飞合作试图解决的问题。

耐飞的市场部透露,《公子》的营销推广策略主要集中在站内维护和站外推广两方面。“在站内争取把推广位上的产品包装好看,能够吸引用户目光,主要做的就是维持热度和争取更高的曝光”。


基于用户的年轻化和网生属性,在长短视频交锋白热化的档口,耐飞采取“借力打力、取长补短”的方式完成用户的聚集和引流,抖音成为宣推计划的主阵地。《公子》上线之初,耐飞的创始人栗坤用自己的抖音号做了一场线上推广活动,与用户画像接近的品牌进行异业合作,购买率达到7%,“带货”效果显著。

这种异业合作的营销经验来自于耐飞的另一部作品《水墨人生》。《水墨人生》与屈臣氏进行合作,因为屈臣氏有爱奇艺平台的会员卡资源,通过资源的置换,成功盘活了品牌消费者和视频平台用户两大群体。“用户是通的,异业合作的过程就是从消费转娱乐的过程。”耐飞市场部总结。


从根本上提升分账剧的用户转化率,利用剧集播出期间的热度聚拢人群筛选用户并非长久之计。在耐飞看来,对粉丝社群进行长线运营,是巩固用户,提升转化率的关键。期间耐飞尝试用《满满喜欢你》的官抖号做了《公子》的传播,效果很好,因为两部剧的用户画像重叠度很高。“受众池当中用户的审美偏好迭代很快,他们会跟风,跟着内容走,运营就是把相同审美偏好的用户聚集在一起并且沉淀下来的过程。”

耐飞同时给到未来分账剧在线上进行用户导流的策略,例如注重前期培养,储备拍摄期间的花絮和侧拍作为传播素材,演员、主创在线上的直播或者分享,将艺人的粉丝与品牌带进来一起互动,进一步扩展社群运营的规模。

市场:同舟共济、品牌意识

即便分账剧市场已经在分账金额和用户体量两个方面同时步入“亿级”时代,生存空间依旧有限。令网娱君没有想到的是,作为C端市场的两大巨头,超能和耐飞选择了“同舟共济”的发展道路。

对两家公司稍加观察不难发现,超能和耐飞在资源优势和人员配置上是互补的,奠定了合作的基础。耐飞的团队多为平台出身,对平台需求和运营体系了解较多;超能是稳准狠的制作团队,精于对市场和制作的把控。“耐飞对剧本的把控比较严格,超能恰好就给了很大惊喜。《公子》的剧本磨了将近一年,是我见过的分账剧剧本耗时最长的一个。”


在王柚陆看来,相比于分账市场内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更大的压力来自于版权剧或定制、自制剧部分。网剧新媒体公司对传统公司的挑战与日俱增,付费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平台对分账剧的推广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王柚陆说。

当分账剧能够以更低成本、更小风险,换来更大的收入和引流更多用户的时候,即便不能对顶级头部内容造成冲击,无疑已经在积压腰部内容的存在空间。但是,分账剧如果想要继续在腰部内容占据的版图上开疆拓土,吸引用户,只靠一家公司的单打独斗恐怕远远不够。“我们(超能)和耐飞是一伙的,整个网络新媒体公司对传统公司的挑战和跃迁,要同舟共济去争取分账剧的市场,同时还要在不断输出作品的过程中在用户的观念里形成品牌意识,培养用户对于分账剧产品的认知。看剧靠牌子,比如超能+耐飞出品=快乐的源泉。”


在王柚陆的比喻中,分账剧好比是自助餐中的一碗担担面,最好能够用这碗面把观众吸引到餐厅吃饭。“《公子2》上线的时候,有用户愿意为了《公子2》重新成为爱奇艺的会员,这也是我们能够为平台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