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你可能不信:家庭教育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孩子的穷富差异

昨晚,和朋友在一咖啡屋闲聊。无意中发现,来咖啡厅消费的大多都是年轻人。再仔细一看,有两三桌竟是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好像就是我们周边农村的孩子。

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杯咖啡自然是喝得起,但是,我不禁暗自思忖:这些孩子都还是中学生,他们的钱肯定是父母给的。可是,他们的父母自己是否舍得花三四十块钱,来喝一杯咖啡呢?他们的父母给他们钱,大概是担心孩子在外面花钱时,挡住手,或者被别人瞧不起吧!

这也是当下大多工薪阶层父母喝农村父母的普遍心理。

老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可如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穷人家的孩子都被培养成了“富二代”。

很多工薪阶层,甚至是农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举家从农村搬到城市陪读,打工挣钱,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大学。可是孩子到了大学,却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进网吧熬通宵打游戏,下馆子胡吃海喝,泡妞,不好好学习。最后,被大学退回的有之;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有之;找到工作后,干不了三天,就不愿再干,而是躲在家里啃老的有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大概是因为这些父母“太爱”孩子了。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宽裕,他们担心自己孩子被比下去,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宁可自己吃苦受累多挣钱,宁可自己忍着病痛的折磨,不去医院看病,也要给孩子穿名牌衣服,用名牌手机,吃最好的食物。

他们不愿让孩子吃一丁点苦,受一丁点罪,只要孩子们能够专注于学习,将来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以至于,最后将孩子培养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二代”。

相比这些被宠成“富二代”的寒门子弟,还有一些更加贫困家庭的孩子,却因为见证了父辈的艰辛,体会到生活的艰难,所以变得自强自立自律。


儿子在会宁上高三时,经常给我讲他们班同学的事儿,

其中有一位叫袁涛的同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袁涛是他们班唯一一个住校生,家在会宁刘寨一个极为偏僻的小村庄。据说那个村子现在只有两户人家,其中一户就是他家。

高一上学期,袁涛母亲也曾在县城陪读。放寒假时,袁涛回到家,看到父亲瘦得不像样子,心疼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原来父亲因为一个人在家,吃饭总是凑合,加上经常干重体力活,又长时间孤独寂寞,所以才瘦成了一把骨头。

袁涛得知这些情况后,说什么也不让母亲去陪读了。他对母亲说,“妈,你还是在家给我爸做饭吧,我在学校还能买着吃。我爸一个人太难熬了……”

袁涛怕母亲担心他的学习,所以向母亲保证,他一定好好学习,绝不玩手机。因此,尽管袁涛住校,没人监督,而且一天到晚都拿着手机,可是,他是他们班最自立,最自律的同学。他的成绩一直稳稳地停留在班里的前十名。

我想,袁涛之所以能够做到自强自立和自律,是因为他的父母,并没有掩盖家庭窘迫的现状,而是真实地呈现了他们家存在的困难,以及为了他上学所付出的努力,让他真真切切感受到父母的不易。

而且,据儿子讲,袁涛从小就帮父母干农活。父母也没有因为怕孩子到了城里被看不起,而过度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和宠溺。

2019年,没有父母陪读的袁涛,始终带着手机的袁涛,顺利考入浙大。

由此我想到:不论是富人家,还是穷人家,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顺其自然,既不要过度给予,也不要刻意减少,而是让他们看到真实的社会,体验到真实的生活,感受到父母最真实的境况。


贫富差异,实际上是教育的差异

当富人开始转变教育观念,将孩子们培养成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时,穷人却走起了10年前富人的弯路——

无限度地宠溺孩子,只求成绩,不求其它。结果就出现了穷人家的“富二代”越来越多的怪现象。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再大的教育资源差异,其实都比不过父母心态的差异和养育方式的差异。

因此,父母们要警惕呀,别因为担心孩子没穿戴名牌,没用名牌手机电脑,没有花钱时的潇洒,就怕孩子在外受到歧视,因而过度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将孩子培养成“富二代”。

亲爱的朋友,对此,您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在留言区留下您的观点。祝您生活愉快,事业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