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既胜利,“立顿、每日坚果”背后的生意经!

在疫情后消费时代,“超级平价”将成为全球消费趋势。毫无疑问,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黑天鹅事件中,很多行业都走在了“危与机”的共存阶段,大洗牌在所难免。而平价消费也将成为疫情后消费时代的主旋律,正如同海底捞的涨价风波一样,在保质、保品的基础上实现“平价、低价”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消费趋势。



超级平价之外,整体零售消费市场近几年还崛起了“小”即胜利的消费趋势。以现在火爆的主播带货为例,在“李佳琦、薇娅、罗永浩”的直播间经常出现以“每日”为命名的产品,其中最被消费者熟知的就是以“沃隆、三只松鼠、百草味”等为代表的每日坚果。除此之外,市场中还出现了“每日黑巧、每日C果汁、每日一杯奶”等倡导每日消费的零售产品。


这并不是什么新趋势,早在一百年之前,立顿就把这套玩的风生水起。立顿的成功因素在外界看来有很多,譬如标准化、流程化的的建立等!但回溯原点,立顿的成功的核心在于,它将在贵族阶层消费的茶变成了平民皆可消费的茶。而在此之前,每一磅茶在英国最低也要卖三先令,而立顿售卖质量最优的斯里兰卡茶一磅只要一先令六分,直接将红茶价格降低了一半。除此之外,立顿还推出了分类的小包茶方便消费者购买。概括而言,立顿的成功就是采取了“超级平价+“小”既胜利“的策略。回到今天,7000家中国茶企不及一个立顿,这其中缺失的正是标准化的建立,而这个标准一是价格,二就是消费模式。而现在试图复兴中国茶的品牌,诸如“小罐茶、竹叶青”等,无不都集中在这个层面进行发力。



回归到每日这个品类上,以每日坚果为例。坚果是一种早就存在的零食品类,在以往都是单独购买的形式且价格并不低廉。2015年,沃隆最先推出“每日坚果”这个品类,至今销量与突破10亿袋,而随后这也成为众多零售品牌的标配品类。看似这只是从整装到散装的变化,但实际却激活了整个坚果市场。首先这个变化了满足了平价的消费心理,一天一袋只需要花2块多钱,这让你觉得便宜,而传统上一大袋或者一罐几十上百块钱会让你觉得贵。其次变少变小的坚果让消费“初体验”变得更为简单,在此之前,买坚果的时候通常是大袋装或罐装,购买的时候总觉得买的多,而每日坚果一包只有几十克,倡导一天一包,非常轻便,从消费心理上也让消费者感觉没有负担。



此外每日坚果还最大化的传递出了一个健康概念,那就是每日补充坚果有益身体健康,这对整个坚果市场的消费教育起到了决定性的正面作用。而实际上每日坚果在成分的搭配上并算不上健康,尤其是对减肥人士而言并无益处,但这并不影响每日坚果的火爆。从2015年这个概念诞生,不到5年的时间,变小的坚果创造了一个百亿规模市场,而预计到2022年中国坚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而每日坚果更是成为了零食品类增幅最快的爆品。



从百年的立顿到今日的每日坚果,变小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可口可乐就曾因健康的趋势而为自己动刀瘦身,而变小的可乐更是创造了超预期的收益回报,更小的包装单价比之前更高,还缩减了成本,并且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追捧。在消费者看来,小包装一次喝少点更健康,虽然每一个单位可乐所含的热量并不会减少,但每一次少一点,却满足了消费者热量少点、健康多点的心里安慰。而每日坚果的“每日食用“逻辑与蒙牛的“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皆是同理。



仔细观察零售市场的变化,“小”既胜利已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变化。一公斤的面粉、5公斤的大米成为了电商平台最畅销的包装,200毫升的饮料成为了标配,小小的杯面取代了传统的大碗面,迷你微波炉、迷你冰箱成为了单身经济的一人食。而这些消费现象很大程序上反向了消费观念的改变,体积变小、价格变低带来的消费体验感与消费心理迎合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而随着这场疫情的影响,“小”既胜利也将步入一个“万物皆可小”的消费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