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运营7宗罪,前辈都踩过哪些坑?

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运营工作的7宗罪。取自初级运营、中级运营、高级运营的常见误区,分享给运营小伙伴们,好好利用这些前辈们踩过的坑,早日升职加薪。

  错误1:没有明确清晰的运营目标

  我们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用户获取→建立联系→促进活跃→提高留存→口碑传播。为了达到最终的运营目标,给产品带来口碑传播,你在做哪一个运营环节的工作?你的KPI是增加和用户联系的机会,还是用社区UGC数量、或用户留存率作为KPI呢?在运营的5个环节中,你要清楚你的工作目标到底是哪一个环节。比如说你是一个初创的产品,这个时候你的目标应该集中在用户获取上;如果你的产品在别的阶段,用户获取已经没有大问题了,目标可能集中在促进活跃和提高留存上。每个不同产品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你需要想清楚你产品所在阶段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以此为目标,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错误2:不知道你在运营谁

  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我们以知乎为例,知乎是一个问答产品,它同时适合工人、老师、学生吗?知乎在产品初期的时候的垂直用户是谁?初期的主要用户是谁?所以你在确定用户的时候要思考:

  1、你的产品属于什么发展阶段?

  2、你现在需要运营的主力用户是谁?

  3、你的运营重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错误3:不了解用户

  比如你产品的用户是广场舞大妈:1、那你知道广场舞大妈在想什么吗?2、你确认大妈需要你的产品吗?3、你知道大妈在哪里特别不爽所以需要你的产品吗?4、大妈们觉得你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吗?5、大妈们愿意跟你沟通吗?6、用户活跃的前提,是你能接触到用户,能接触到用户的前提,是你能为他们提供好处,能提供好处的前提,是了解用户。

  错误4:运营工作没有积累

  先看一个反面例子:这是一个官方微博的内容,是一个汽车产品做人鱼线的活动,奖品是手表。再看一个正面例子:汽车之家论坛的运营

  错误5:做运营,但没有数据思维

  数据思维是一个方式,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工具。比如一个没有数据思维的运营人员会这样说:“有一个用户提出了一个XXX需求,我们可以满足一下/做一个活动”

  1、这个需求是一个大众需求,还是一个小众需求?

  2、不同的页面/内容,到底有多少人浏览,多少人打开,多少人互动。

  3、怎么评估一次活动,带来的是盈利还是看不见的亏损。

  4、用户最喜欢看哪些内容,浏览哪些页面。

  5、用户在选择你的付费服务之前、之后都看了哪些页面。

  6、有百分之多少的用户在用移动端访问你的产品,PC端呢?地区呢?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数据分析工具或者直接跟用户聊天去了解,总之我们做任何运营工作都应该以数据为基础。

  错误6:不懂设置转化流程

  来看一个婚纱影楼推广的例子:他们做了2件事:1、做了易拉宝,到店咨询的客户会看到活动。2、利用官方微博发布了活动,还找了大号做了推广。

  实际情况是:在运营5个环节里,第一次环节“用户获取”和第二个环节“建立联系”都发生了严重的问题。用户获取→建立联系→促进活跃→提高留存→口碑传播第一次环节“用户获取”方面,他们做易拉宝可能只有少数的到店咨询,用官方微博发布了活动,还找了大号做了推广,这个大号可能是一个水大号,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用户。第二个环节“建立联系”方面,即使有人转发了朋友圈,最后给谁提供300元奖励呢?微博那边很难有真粉,到店咨询可能很少人能看到这个活动,所以说用户获取很难(假设只有获取5个用户),结果只有2个用户建立了联系,0个用户推荐产品,没有任何效果。

  错误7:看重数量而不是质量

  看重数量的背后,是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到底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产品的运营目标是什么。

  不知道哪些工作,才对业务是有真正帮助的。外行因为数量大而兴奋,内行因为效果好而兴奋。结果外行月薪6k,内行年薪XX万。以上就是运营工作的七宗罪,希望在你开展运营工作之前有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