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博物馆线上展览|单孔玉钺

钺,一种古代的兵器,虽具备杀伤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权力象征物是权杖,中国是钺。在原始社会时期,钺为成年男子的象征。钺确切来说是大斧,本来是刑具(用于斩首或者腰斩),而不是兵器。往往君王用钺象征军师指挥权。

钺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其形制似斧,以砍劈为主。《说文解字》曰:"大者称钺,小者称斧。"两者区别在于斧刃较窄,钺刃较宽大,呈弧形,似新月。《十八般武艺全书》载:钺头较斧大之三分,钺杆比斧杆约长50厘米。

商朝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钺。这时的青铜钺仍保留了石钺的特点:刃部弧曲宽阔,两角略微上翘。商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且质料优良。曾在河南安阳殷墟中发现的妇好墓中,出土了两件大型青铜钺。其刃部宽约375-385毫米,重8.5-9公斤,上面铸有铭文:"妇好"。妇好是殷王武丁的妻子,她生前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著名女统帅,曾多次率兵出征。这两件大钺正是她权威的象征。斧钺作为礼兵器在商周时有着重要的地位。

钺作为一种兵器,经过不断的改进,唐宋时期仍是一种主要的步兵武器,并有一个中兴过程。宋以后,钺斧做为兵器基本上退出战争兵器序列,钺做为一种象征意义,只在祭祀等特定的场合还有所保留,或者作为一种刑具仍在少量使用。而更多的则做为一种生产生活工具仍在大量使用,并且不断改进,其砍、削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沿用。

玉钺一般为深灰绿色不透明玉质,带有贝类遗骸沉积结构的蛇纹石,沉积层清楚。器面钻双孔,一大一小,小孔属端孔,大孔属背孔,皆为单面钻。此器既大且美,应为古代象征权力的瑞器。玉钺是对短兵相接时近身搏杀武器石钺的玉礼化,一向被认为是“以玉为兵”军事指挥权的象征。经过长期演变的玉钺遂与新贵的玉琮、玉璧一起,成为最重要的玉礼器。

宁县博物馆馆藏单孔玉钺,征集于中村镇,属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产物,该墨绿色的玉钺长约10厘米,宽约8厘米,厚约2厘米,双面钻孔直径约1厘米,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玉器的极其少,这个玉钺非常罕见,现存于宁县博物馆,保存良好。

庆阳,给你走出家门的更多理由~

太浪漫!一大片樱花惊艳绽放,庆阳这条街美成仙境~

在庆阳,春天一定要做这20件事!让你幸福感满满

疫尽'甘'来,一起畅游黄土大塬乡村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