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赞的小渔村,至今女娶男嫁,撒贝宁都说好,人均只要300

近期的疫情状况逐渐好转了,好不容易出一趟门,当然是买买买啦!


可能有很多小伙伴们也已经在计划出游了,注意安全的同时,我们还要记住不要报复性消费哦。


在福建的东北部,还真的有这样一个地方,远离喧闹的人群,在这里,不用花大价钱你就可以享受到海鲜盛宴。


它还带着诗画般的美景、民族风情的婚嫁,静静地等待着你——

它是霞浦,在海边一隅美得惊艳,美得摄人心魄。

这一次,瞧妹带你云旅行,体验闽南独特的海上春耕生活。


行走在画卷上—滩涂与日出日落

“霞浦山水吾曾游,千岩万壑清而幽。一重一掩皆画本,匆匆深恨无诗留。”——纪晓岚

霞,是赤色的云气,绮丽的彩云;浦,是小河流入江海入口的地方。

一个名字,兼具了娴静与灵动——它是简简单单两个字,却也包罗了天地绝色。

单单凭借霞浦这个名字,就让人足够心动了!


乍一看是画,仔细看似画——摄影师们对光影、点线面构图的精准把控,使霞浦的摄影每一帧都令人心动不已。

海上的竿影神秘诡谲,其中或有船只穿梭,寥寥几笔,却意味深长——这是素雅写意的水墨画;


漫天的彩霞流光溢彩,色彩的变幻发生在分分秒秒,天地是一个巨大的调色板——这是用色大胆的印象派画作;

铺金的滩涂如梦似幻,层层涟漪像是闪着荧光的鱼鳞,再加上海面上云蒸雾涌——这是有憧憬情怀的浪漫派画作。

你能辨认出它们是画还是照片吗?

古书云:“海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仿佛是大自然偏爱一隅,霞光在这里展现出了它最大的力量,渲染了霞浦的整片天地。

日出时分的霞浦有着无法抵抗的魅力——朝霞的那抹粉色从天边晕开,划破了黑暗;日出东方,将点点金光洒落人间;

而到了日落时分,晚霞的余韵给江面涂上了浓重的橘红色,水天一色,一时竟难辨天上人间。

歇脚的鸥鹭,丰美的水草;金碧的滩涂,溢彩的海浪;繁忙的渔船上船桨轻摇,漾起层层水波;网起网落,又是一日满载而归。

霞浦之美,是不加任何修饰仍旧光彩夺目的,是大自然对每个人自我内心的精神呼唤;

霞浦还具有浓厚生活气息之美,没有刻意圈画出来的旅游区,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渔民也自成风景。


海洋馈赠—海味盛宴

地处东海之滨的霞浦得天独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到了秋冬季节,就是海鲜采收的时候了。

霞浦的海上养殖形成了独特的风景——海面上是一道道渔排,海边是一方方虾池,还有一块块整整齐齐的蛏埕、蛤埕排列在滩涂上。


到了冬季,将迎来一派丰收的海上田园景象。

还有在传统的挂蛎,几尺长的竹竿一根根插到滩涂上,涨潮时,蛎苗就能够附在竿子上,从春到冬,牡蛎长得肉质肥厚,就可以采收了。

靠海吃海,霞浦人的餐桌上的主角,海味的地位不能撼动。


走进霞浦的菜市场,连一般的沿海城市居民都为之震撼——

还没走进市场,就已经闻到一阵海腥味了。

步入市场,是各色的时令海产,密密麻麻、数不胜数,让你应接不暇。

穿着大水鞋的渔民叫卖着,顾客来来往往,正忙着讨价还价;

往摊贩面前的水箱望去,有蠢蠢蠕动的鲍鱼、闪着粼粼蓝光的鲳鱼,还有遒劲有力的新鲜大黄鱼、活蹦乱跳的对虾……


除此之外,在这里,还总能瞧见你叫不出名字的稀奇海鲜。

淳朴的霞浦渔民,总是帮你挑出最凶悍有活力的,这样的鱼肉质最紧实、味道最鲜美。

霞浦人餐桌上的海鱼们,见不到繁多的配料、浓厚的酱汁。


往往只需要在抹上细盐腌制后,配以姜丝豉油清蒸,临上桌前撒上葱花即可——这样最能吃到海鱼的鲜味。

其实对于霞浦人来说,那日思夜想的家乡味道,是那一碗无可复制的销魂糊汤。


糊汤的灵魂,就在于汤底——


各种海鲜、碎肉、鸭肠熬成面子晶莹油亮、内里清澈鲜甜的汤底,接着放入掰碎的新鲜“炊粉”。


一边煮一边加入水淀粉,朝一个方向抡大勺搅动,直到“糊汤”真正形成,最后佐以味精、盐、鱼露等配料,出锅后撒上葱花和小肠。

就是这个味儿!

只有霞浦最新鲜的炊粉,在熬煮后和汤底亲密融合,散发出淡淡的米香,成就了糊汤的醇厚,才能抓住本地老饕们刁钻的胃口。

如果外地人到这儿来旅游,要带的伴手礼最好不过的是紫菜和海带干。


自然风干的手工艺,没有任何添加剂,也能不失原有的风味——用来煮排骨汤不用加调味料,它们就是最鲜美的调味品!一口带你重返海边。

超时代的游耕民族—畲族

在霞浦,有这么一个民族——善山歌、喜民间乐器,唢呐胡琴样样精通,吹吹打打一个都不落下;

有这么一个民族——手艺巧、爱生活,雕银器、做乌饭,紧编细织青箬笠,一针一线绣花衣;

他们还有着超时代的平等婚姻,令无数姑娘向往。


这个民族就是畲族,这个充满智慧的古老南方游耕民族。

最了不起的是畲族的“两头家”——体现了他们超时代的平等。

凤凰,是畲族人崇敬的图腾。

在婚嫁当天,新娘穿着凤凰装、戴凤冠,新郎也穿凤凰元素的服饰。


为什么都是穿与凤凰有关的?这里面藏着他们独特的婚姻形式——“两头家”。

女方可以嫁给男方,反过来,女方也可以娶男方。男方嫁给女方之后,可以保留原来的姓氏,也可以随女方姓。

畲族崇凤敬女,她们认为,女性是皇帝的女儿“三公主”的象征,于是把尊敬和崇尚的凤凰都给了女性。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畲族都有着超时代性的平等意识。

在成亲环节中,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常规“三拜”,在畲族则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而夫妻对拜时,都是新娘站直,接受新郎的拜礼。

虽然在婚礼形式上很讲究,但是畲族总归还是个务实的民族,不追求奢华的彩礼,更讲究的是实用。

洞房没有花酒,有一只炖好的猪心。

新人会在就寝前同食,表示男女双方心连心。众人以此来祝福新人幸福一生。

传统又浪漫的畲族婚嫁,成为了霞浦的一个特别景观,引来往来旅客驻足观赏。

造访云深不知处—杨家溪的古榕树群

霞浦的杨家溪,有“海国桃源”、“闽东小武夷”的美称。

这里被青山碧水环绕,溪水纤尘不染;荡一只小舟,坐观两岸的山川,清澈的溪水,心在这里停泊下来。

杨家溪的古榕树群虽未扬名,但一棵棵古树千百年来吸收霞浦的天地灵气,长得枝繁叶茂,仿佛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铿锵地诉说着它们千年的故事。


最美不过是雨后的杨家溪,浓雾之中,依稀看到曲径通幽处;雨雾迷蒙里的树翠蔓,遮掩缠绕、摇动低垂,让人怀疑误闯了幽深的秘密仙境。

历经千年的大榕树,仿佛一把把巨伞,撑起了一片绿色的天空。

光,从枝叶间漏下来,便能从一束束光柱中看清盘根错节、苍劲有力的老茎。


盘龙卧虬与黄牛与牧民,呈现出一幅和谐的剪影—

欲问人家何处?有牧民,遥指古榕树村。

古榕树村的村民们淳朴善良,常常能遇见他们挑着扁担的身影。

往往是夫妻同行,且步伐默契:老农扛着锄头牵着牛走在前面,妻子挑着扁担紧跟在后—就像是深居世外桃源的居民。


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美好。

霞浦的惊世之美,不似天上惊鸿,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

恰恰相反,霞浦之美,美在它的实实在在,具体到山水之间的滩涂绝色,具体到筷子交错之间的佳肴绝味;

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没有谁来了霞浦会失望!在疫情中,我们为人性的美而感动,在这里,我们被大自然的美丽而感动;生而为人真好,生长于大自然之中,真好。



旅行攻略


住宿:景区附近有很多风景优美的民宿,价格普遍在100-300元


餐饮:以海鲜为主,人均60-90元,性价比很高


不容错过的大片拍摄点:北岐、小皓、东壁、花竹、围江、东安、沙江、沙塘里等


经典路线


东线:小皓、东壁、花竹、牙城、杨家溪、大嵛山岛


南线:北兜、高罗、文岐、大京、埕坞


西南线:沙塘里、涵江、沙江、围江、东安


西线:盐田


▏ END ▏

本文作者:桑榆

责任编辑: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