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徐公砚欣赏

天趣盎然——徐公砚

徐公砚是鲁砚中的重要品种。早在唐、宋时期即负胜名。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宋代欧阳修、苏轼、米芾等名人,在其有关著述中都曾作过介绍和品评,而且评价甚高。

徐公砚石产于山东省沂南县青驼镇徐公店村,是该镇独有的矿产资源,属玄武岩层,储量丰富。其石材产于岩石风化层夹着的黄泥中,为单块自然形态,天然边沿,自然成趣。有茶叶末、蟹盖青、鳝鱼黄、沉绿、生褐、绀青、桔红等多种色泽,石色深透且不浮艳。纹理丰富多彩,有“朝霞映辉”、“微波徐动”、“乌云翻滚”、“山雨欲来”、“云雾迷漫”,以及透若秋水、交错如冰纹等等不一,极为典雅。其石质坚硬,密度极高。叩之清脆,其声如磬,下墨如挫,发墨如油,色泽鲜润,且不损毫,堪称砚石材中之上品。

相传最初以此石制砚的,是一徐姓举子,适大考之年,徐赴京应试,路经沂地,偶而发现沟土中有奇型石片,因爱其形色,试磨成砚,携带去京,用于考场。时值天气严寒,诸考生砚中之墨全被冻结,唯有徐子砚中墨汁不冻,书写流利,墨色晶莹,甚得主考官赏识, 徐公榜得进士。后徐公休官,缅怀奇砚,遂定居于该地,故该地村名徐公店,后世以此地产徐公砚而闻名。今验证,徐公砚中之墨汁在零下四摄氏度的确不结冰,果然名不虚传。

徐公砚久负盛名,当年是和端砚齐名的上乘之宝。后来由于社会、地理、交通等原因,加之明清以来,达官贵族,文人学士,偏爱端、歙二石,致使徐公砚这一瑰宝几于湮没。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又使沉睡了千百年的徐公砚重放异彩。无论是1978年的赴京展览,1980年的赴日本展览,1986年赴香港展览,还是1987年在北京召开的徐公砚鉴评会上,都以其独具天趣的造型和温润发墨的石质而深得书画艺术家和诗人的好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楚图南参加鉴评会时即兴挥毫题字“徐公砚”;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观赏后激动地挥笔题字“美哉徐公”。年逾八旬的书法家萧劳鉴赏砚石后高兴地赋七律一首:

割取赫黄辨石颜,

嘉名不属斧柯山。

携将沂水徐公砚,

俯视端溪伯仲间。

严寒砚水不凝冰,

紫石红丝皆上乘。

唐宋时闻珍此物,

吾今磨墨伴青灯。

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沈鹏、何海霞、秦岭云、黄苗子、张重梅、白雪石等等也纷纷作画、题词志贺,盛赞徐公砚。

1988年,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照华去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以一方徐公砚为礼品赠与日本前首相福田纠夫,颇受欢迎。

为了更好的保护、合理开采加工徐公砚资源,为当地人民造福,青驼镇组织本镇制砚之巧匠,以独具选材的地利,成立了多家徐公砚石加工企业,力争产品高质量、多样化,以此更好地展现徐公砚石的艺术魅力,让这一民族瑰宝在勤劳智慧的沂蒙山人的手中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