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艺术-3条高情商表达技巧

1、习惯性占便宜

占便宜???是个好习惯??

举几个例子。

因为从朋友那领养了一只小猫咪,为了表示感谢,去花店买了一盆蝴蝶兰。买完结账的时候发现店里的向日葵很好看,就随口问了句能不能送我一朵。

嗯,店员很nice~~

向日葵

周末给朋友买礼物,在百货商店,我问衣服能不能打折。

第一次跟我说明码标价不可以打折

第二次跟我最近搞活动打9.5折

第三次说可以给我一个VIP折扣:8折

第四次,另外送了我一个小帽子

成交:原价2000多到1600,加一个帽子

类似不要脸的事情我干过好多,并且屡试不爽。当然,也都是跟别人学的。

在跟甲方爸爸谈判的时候,一次次谈条件,就是一次次博弈和让利的过程。

大家互相试探对方的底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最终达到一个均衡,利益最大化。

像买花,店家让小利,我感觉自己占到小便宜,下次还会来买,双赢。


当然,一开始的我不是这样的。

小的时候,我特别害怕麻烦别人,自己吃亏不会说什么,不懂得争取,不懂得“斤斤计较”,特别害怕给别人提条件,提要求,害怕被拒绝。

但是现在呢,不怕麻烦别人,并且学会了在互相麻烦的礼尚往来中增进关系。

人会习惯对自己付出的事情关注,付出越多,越在意。


即使知道一些东西是明码标价,也会随口问一句是否还有其他优惠或者让利空间,一次不行问两遍,两遍不行问三遍,总会有收获。

一旦自己抱着不报希望去“习惯性问一嘴”,真有优惠就会成为意外惊喜,让你爱上这种谈判模式,而且就算被拒绝也不会伤心:I have tried.

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

你在报价的时候肯定会留有余量,不可能第一次就把底价报出来。你会在一次次让利中达成双方心理的一个期望值。

所以谈判也是一个期望值管理的过程。


如何实践

Step1 :不要脸

不要害怕Argue,讨价还价不是一个痛苦的事,你谈下来的每分利益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这并不难。

不要胆怯,为自己争取利益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被拒绝是常事,做最坏打算,尽最大努力。


Step2:态度要好,要坚决。

当你克服心理障碍后,就是沟通和谈判的技巧了。

态度要好的意思是,不要无理取闹,不要很强硬,不要逼迫别人。

最好的方式是别人心甘情愿为你提供,而这,首先就要你平和地提出你的需求:

你的需求是什么,他是否能满足。

要坚决:

比如买菜的时候。

:大叔,菜便宜一点啊。

:小姑娘啊,这还不够便宜啊,你去其他摊位看看,谁家有我新鲜?有我便宜?

:这菜明显都小小的,蔫蔫的,哪新鲜了,便宜一点。

:行吧行吧,你买多点,我给你优惠点,你别跟被人讲噢~

:你看这菜表面摸起来还黏黏的,你是不是打过农药了?打过农药我不要的。

:哎呦你这小孩子很厉害的嘛,随口胡说,我这都自己家菜地里种的,今天一大早摘的,哪有农药噢,X元最低了,你爱要不要!

: 大叔,你家葱看起来不错,再送我一把。

:......

刚才第一步表明你的需求之后,第二步就是让别人看到你的决心。

潜台词:我是有意购买的的,但是现在还没到我心理价。而且,我很难打发,不是随便搪塞就能过去的,除非你的报价接近我的心理价,否则我是不会罢休的。

打发这样一个难缠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满足他的要求。


当然,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底线就是:

不要做太极端,妄图把所有便宜都吃尽,还是要给对方赚钱的。

我们讨论的是习惯性占便宜,而不是占尽便宜。

要不然就是一锤子买卖了。


2、立场和目的


最近在看长安十二时辰,看到几句台词,精辟!

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

很多时候我们说,那个人情商很高,但是我们不好去描述为什么情商高?


可能他的同理心比较强,能马上get你的点

可能他知识面广,跟你都能聊得来

可能他眼力比较好,能读懂语言背后的意思


而相对情商不高的人呢

废话比较多,而且都不在点子上

或者只关注自己,讲话抢白

或者理解肤浅、跑偏、错误,浮于表面

说到这些,我想起酒桌文化。

中国的酒桌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生意都是酒桌上谈成的。

酒桌,不完全是比你的酒量,反而是一个充分展示你智商情商的地方。


喝酒说白了,是一种服从性测试。


怎么坐,怎么说,怎么喝,怎么分工,

如何不动声色的表忠心,如何微醺中假装表真心,如何不动声色谈利益交换,

特殊的酒文化,就像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


而你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想达到什么样效果,该说什么话,很讲究。


比如说酒桌上大家之所以愿意静下来听你说话,不是因为你说的多好,单纯因为你是领导。

如果你不是今天的主角,你就得学会收敛,察言观色。

大部分时候,学会闭嘴,比说话有用。


场景假设:

设想你好朋友跟男朋友吵架了,来找你吐槽,你的立场是什么?那女朋友和你吐槽一个女同事呢,你的立场是什么?一个同事故意跟你说某个人的坏话呢,你的立场是什么?如果你是领导,手下的人来找你抱怨,他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二种情况,你的定位是倾听者。

你只需要安慰和附和即可,提供支持

和鼓励,劝慰,不接受反驳。

错误示范:

赶紧分手!这种渣男留着过年啊!有什么好哭的,我再给你找个好的!

没有啊,我觉得她挺好的啊,你太小题大做了!


第三种情况:

很多时候,传播八卦的人,有两种意图:

1、拉近距离。

有共同的目标,不如有共同的敌人感情来的更加密切。

女孩子的友谊都是从共同讨厌一个Bitch开始的。

2、借助你传播

我就跟你讲噢,你千万别跟别人说~


所以你要分清这个立场是什么。

第二种要谨防被人利用,当枪使。

先确定立场,再决定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不要稀里糊涂按照自己的想法随便说,很容易你刚开了个头,人家就想跟你吵架了。


第四种:

领导的一句话,手下的人会揣摩分析很久,所以说话要谨慎。

他的目的是什么?不满意现状?升职加薪?搬弄是非?变相讨好和邀功?

话里面多少是事实,多少是观点?


我们讲话最好像冰山一样,思考海平面下的那80%,输出海平面上的那20%,甚至更少。

有的放矢,你说出来的人别人会更愿意听。


3、期望值管理

什么是期望值管理。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奇葩说》最近的两个人物对比:李诞和许吉如

李诞平常的作风:佛系嘉宾,没个正形。

奇葩说

李诞开辩前的自谦:你们谁都比我厉害!

奇葩说

奇葩说

李诞的辩论结果:语惊四座,用实力说话。

奇葩说

许吉如的开场介绍:美女学霸,一路开挂。

奇葩说

许吉如的辩论:气势汹汹,咄咄逼人。

奇葩说

奇葩说

许吉如的辩论结果:淘汰,导师招黑。

奇葩说

抬得越高,摔得越惨,期望越高,表现越差。

像李诞就很聪明,表现差是正常发挥,表现好是超出预期。

而许吉如一出场就把大家的期望值拉的很高。

各种光鲜亮丽的标签贴身上,各种导师的支持关注。

观众以为会出来像詹青云这样的人,结果发现才不配位,节目组偏心,失望是必然的。


很多时候,预期这个东西比你真实水平还要重要。

就像你一般考60,突然进90和你平常都是95以上,突然一次85一样。

所以对于日常我们可以采用的一个战术就是:

管理自己对于他人和事件的期望值。

管理他人对于你和事件的期望值。


管理自己的期望值

1、对自己的认知

减少对自己的期望,可以幸福一大半。

像我的焦虑很多时候源自于自己的纠结,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凭什么和大家一样的起点,但是现在生活境遇却这么不同。

到底是自己能力不够还是运气不好。


像许吉如这样的天之骄子,顺风顺水一路伴着光环走过来,是不允许自己输的。

所以焦急的求胜欲都明显写在了脸上。

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就是:我一定是最好的。


这也是很多书读太多的人的通病。

心态容易崩。


2、对他人的要求

减少对别人的期望,可以获得意外惊喜。

和亲密之人相处,无论是家人、情侣还是朋友,时间久了,会把付出当理所当然,一旦感觉到一丝梳理,就会觉得变了。

“你为什么不懂我?”“你知道我为你做了多少么?”“你为什么不听我的,我是为你好。”


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降低对他人的期望值,就不会有那么多失望。

管理他人的期望值

3、娱乐圈常见的立人设。

人设也是别人对你的期望值的一种。

立人设的好处在于,形象会变得立体,有辨识度,容易被记住。

而且见效快,随便往你身上贴几个标签,马上就能被记住。


李诞的底色是丧,丧却看的通透,活得明白。

蔡康永的底色是慈悲,温暖舒服,如沐春风。

马东的底色是悲凉,嬉笑怒骂却依然认真活着。

奇葩说里的每个人特色都很鲜明。

马东

有一次和一群人玩谁是卧底,输了的人真心话。

真心话回答出来的答案,必须要让大家鼓掌,不然就要重新答。

有个美女说:我不喜欢穿bra。

wo~~~~(掌声雷动)

有个男的说,我交往了一年的女朋友,1年后告诉我,她有个5岁的孩子。

emmm


还有一对情侣,男的特别普通,跟女朋友差不多高,还有点微胖,长相大众。女的很漂亮,皮肤很白,像朗朗老婆Gina。

然后就有人问,你们怎么在一起的?

我们第一次是在酒吧遇到的,第二次约出来玩,当天我就带她回家了,她没回去。一夜6次,就在一起了。

wo~~~~~(掌声雷动again,久久不息)

(我就好奇,不知道结束后会有多少人互相加微信。)

(And,我和姐妹们给那位小伙子起了个绰号:六郎。我猜测六郎一定非常适合营销,很懂得宣传自己。)


立人设的坏处是容易固化,你被框在那个范围里,从长期来说,不容易改变人们的偏见和固有印象。

你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转型】,改变别人对你的认知和期望值。


4、跟老板谈明年预算和考核KPI。

如何管理老板的期望值。

考核是什么?

考核就是你做的不好是你能力不行,做的好是应该的。

就算完成的非常出色,领导也会认为是他指标定低了。


老板一般会给一个你跳一跳可能也不一定够到的目标,激发你的创造力。

就跟你商家讨价还价,商家如果第一轮就同意了你的报价,你一定是非常失落的:早知道我再报低点,失误了。

反过来,老板之所以能成为老板,就是会画大饼。

大饼用来抬高你的期望值。

而我们很多时候对公司失望,也正式因为消化不了大饼。

或者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大饼,只有吊在前面的胡萝卜。

像驴一样低头干活,完了结束后还面临卸磨杀驴的境地。


所以这些博弈也好,谈判也好,双方较量的,是互相的期望值管理。

我不可能一开始就亮出自己的底牌,也无法知道你的真实意图。

只有在互相试探中,判断真实情况。

刨去专业业务能力,心理战术同样不可少。

跟写文章一样,欲扬先抑,跌宕起伏。

引导别人很重要,反差萌很重要。


最后,

因为准备考试,长期宅家不出门。

有几次男朋友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他们都叫他把女朋友带出来。

他说女朋友有事来不了。

于是就有人说是不是害羞啊?没事,大家就一起吃个饭。

他说,不是,我女朋友120斤,身高一米四多。

朋友,额,那你女朋友,挺健康啊!


至少下次出去不用担心别人说我胖了是不?


这次就先分享到这,下次有机会再讲讲职场中的相处之道。

最后推荐一本书

任何人都能争取更多,无论你是谁,性格如何,都能通过学习成为一名更出色的谈判者,你能争取更多。

争取更多是人类本能的欲望之一,不是吗?无论何时,无论做什么事情,你难道不想争取更多吗?这不一定意味着我获得的越多,你得到的就因此而减少了,而是说利益本身一定会变得更多。更多也不一定意味着金钱更多,它可以指你所珍惜的任何东西变得更多:更多金钱、更多时间、更多美食、更多关爱、更多旅行、更多责任、更多打篮球的时间、更多看电视的时间、更多听音乐的时间。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