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看了这些战疫中涌现的“神文”,我没憋住……

01


2月初,在武汉和整个湖北情况最严重的时候,湖北黄冈的一个县城,有人写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对高山流水说,请你善待人民的公仆初心——此诗献给战斗在抗疫情一线的浠水县的党员干部》。

你看,县委书记、县长眼里的血丝

已织成了迎春的花卉

你看,乡村社区的党员、干部眼袋下的“黑晕”

陶醉了大别山头的云花

看得石碾流泪,林风儿销魂……


如果把上面这首诗,命制成试题:“请赏析这首诗的语言。”估计学生会按照答题思路写到:“诗歌运用了比喻手法,把‘血丝’比作‘花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县长和县委书记的辛劳形象……”

幸亏,这首诗没有被命制成试题。


02


上面这首诗不是个案。1月25日,《黄冈日报》发表了一篇对唐主任(现已被免职)的报道《深夜碰头会》:零时,唐主任依然在召集防控疫情工作人员召开碰头会,“嗓音沙哑,每说几句话就要喝口水润润嗓子。”……

这是一种现象。请看下面一首歌词:《方舱医院真神奇》。


方舱医院真神奇

治病救人教舞技

医生护士多才艺

各领病人来一曲

你教一段走黑马

她跳一支快乐迪

跟我打套八段锦

康复肺操快练起

恐慌抛到云霄外

歌声朗朗暖心底

笑语传遍九大洲

生命力量齐汇聚

齐汇聚……

写这首诗的时候,全国人民绝大多数还在家里,基本生活都还没有恢复,怎么就忍不住开始“笑语传遍九大洲”了?

这首歌的词作者笔名“无尘”,据信是湖南省作协会员、诗歌学会少儿诗歌教育创作分会的副会长。这次疫情,她一口气写了十多首童诗,还有一首《疫情大决战》,是这么写的:


写下请战书,

按上红指印。

各地医护援武汉。

一路白衣行。

也是伟丈夫,

也是好年轻,

中华儿女齐上阵,

共同抗疫情。


呃……是不是最起码压个韵,才更像诗歌的模样?


03


其实,我们不反对讴歌礼赞类的作品,而且,很多同类题材都有佳作,例如被选入教材的《白杨礼赞》。在注重尊严的知识分子那里,即使有求于人,也比较含蓄地表达,例如朱庆馀的那首《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在考试之前,朱庆馀想要征求张籍的意见,但又不便明说,所以他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

所以,写作一定要“以人为本”,葆有一颗赤子之心,否则,极易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现象,例如此前广受诟病的“新婚之夜抄党章”事件。


【说明】本文由“中学生读写”微号编辑创作,这里是中学生的学习园地,成年人的心灵港湾,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