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桥社区40年老小区焕发“第二春”

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见习记者 毛玉婷

编者按

日前,湖南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三部门联合刊发《关于推进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计划今年开工改造1000个城镇老旧小区。不少符合条件的小区已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需要改造哪些方面、进展如何,本报将推出“老旧小区大改造 居民乐圆安居梦”系列报道,聚焦民生,见证老旧小区重焕新生之路。

老旧小区,是城镇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缩影。在长沙,有许多老旧小区,住着土生土长的老长沙人,承载着几代人的深厚记忆。然而这些小区年久失修,许多建筑设施早已老化,且水电绿化等方面跟不上现代生活水平,给居民生活造成困扰。近日,记者走进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街道南大桥社区公交金盆小区,探访老旧小区改造进程。

上世纪“老古董”的困扰

公交金盆小区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共12栋楼,住着670户居民,违章建筑多,无物业,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格局。“我们其实在今年1月就接到改造通知,之后成立了老旧小区改造部,开始着手准备。但因为前段时间疫情防控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所以前期改造进展就比较慢。”南大桥社区书记许艳告诉记者,“我们做了大量调查,收集了居民们对小区改造的意见。”

提质改造将对小区的电线进行改造,降低安全隐患。

小区隐藏在巷子深处,远离闹市,楼里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邻里关系融洽,许多老人愿意住在这里。但这个40多年的“老古董”饱经风霜后,墙面破损严重,建筑顶部杂乱无章,电线盘根错节,屋顶排水沟堵塞,下雨天屋内经常渗水。小区人车混行,由于没有专门的停车位,车辆阻挡了原本就较窄的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管网设施老化,路面污水横流,给雨天出行造成严重困难。

七大措施为老旧小区“做美容”

在统计居民意见及上级部门批示后,公交金盆小区的改造计划正在有序进行。据许艳介绍,改造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雨水管网及海绵小区建设,清淤疏浚,接入新建雨水管网3040米和污水管2840米等设施,并对破损管网进行修复,收集地面及屋面雨水,恢复排水能力,防止渗漏;打造海绵社区,提升雨水水质。其次是道路和停车梳理,将小区道路从6米拓宽至7~8米,增加门禁与道闸,方便机动车的出入与管理,并划定100个左右的停车位。

南大桥社区某小区的外墙。

第三是建筑设施功能修缮及建筑美化方面,针对屋面屋顶进行防水整治,增设小区单元门24套和灭火器300套、应急灯等;同时对外墙的弱电线路及桥架进行整理,粉刷清洁楼道墙面,设置统一的防盗网和空调机位。第四是小区安全维护,疏通消防通道,设置提示标牌,对积水点、排水疏通进行改造,增设监控摄像头12个,更新小区路灯12套,保障夜景照明。

居民社区一条心合力美化家园

“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改造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艳说,由于小区内有50多处违章建筑需要拆迁,因此上周施工队已经进行拆迁了,一周拆了15处。“很多一楼住户喜欢在外面搭个棚子,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去做思想工作,大部分居民还是愿意配合的。”

记者在小区走访时发现,大多数居民对小区改造十分支持。居民袁先生说:“我们肯定是支持的,谁不想生活越过越好呢!”许艳表示,小区改造后,将会在广场增设健身器材和休闲娱乐设施,后续会引入开放式小区物业公司,让居民们过上更舒适的生活。据悉,今年天心区还将对14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惠及5444户居民。将按照“先基础后完善、 先功能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优先解决安全问题,优先补齐功能短板,以微改造见大成效,提升天心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