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感到愧疚是好是坏?

家庭教育一直是小源最为重视的教育来源,可能是因为自己缺少这方面的教育,才会常常想家庭教育会是怎么让孩子健康成长,又会是如何在无形中毁掉一个孩子。

所以,我将用几篇推文来和大家聊聊与家庭教育有关的话题。今天要聊的是《让孩子感到愧疚是好是坏》

你是否曾在看到爸妈的某个瞬间,心里一酸,觉得自己对不起爸妈的爱,觉得自己亏欠他们许多?又是否在某个愧疚的瞬间决定自己要去改变一下,结果却是不尽人意,继而烦躁不安?又或在这愧疚之后负面情绪瞬间迸发,自卑,惶恐,觉得自己是个孬种?(有点言之过激哈)

其实愧疚感并不只是那个浓烈的负面情绪,从我们懂事起它就已经诞生萌芽。

“当你打碎了朋友的玩具,不知所措,极力道歉,想法设法要把玩具修好的那一刻产生的感觉也是愧疚感。很简单的可以理解为,真诚的道歉多多少少都会包含一些愧疚”

愧疚感,一个通常被认为是带给孩子心理负担的负面情绪,对这样的负面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我们对父母多年的照顾和关系感到内疚时,我们可以怎么做?

面对父母的种种付出,我们却没有能力去改变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怎么做?

愧疚感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理负担,它所带来的力量和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可以因为其他理由而努力,但最好不要因为愧疚!

我有一个朋友(万事开篇对象,hhhh),特别敬重的一个朋友,为什么要用到敬重这么敬重的词来形容他,因为他已经一年没有从父母要过一分钱了。

虽然一年这个时间段的概念并不是很大,但对于一个刚进入大学的18岁青年来讲还是很离谱。我有请教过他,请教他是怎么做到不向父母要钱的?想着自己可以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发财之道。

我以为他是因为已经经济独立了才不要,没想到的是他说:因为“愧疚”。我哑口无言,愣了很久。

朋友考的不是什么本科大学,甚至大专都不算一流,不得不说的是高考过后,他的变化很大。他说他要自己供自己专升本,不想依靠父母,一分钱都不想,他觉得自己欠自己的,特别是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愧疚让他想要去努力改变自己,去努力回报父母。

可惜的是,今年不行了,坚持了一年不行了,因为疫情,父母怎么样都不允许他去打工,这让他陷入焦虑,因为他又要让父母给他交学费了,可是他不想。

其实这种努力叫做“内疚型努力”。

内疚型努力往往是个不堪重负的过程,这类人往往沉默且煎熬,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努力的积极面,但是过度努力却无法达到目标的时候,往往会更加内疚和自责。

这种内疚型努力并不持久,努力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它和所谓三分钟热度没有什么区别,可怕的是,它比三分钟热度带来的后果要更恐怖,内疚过后的自责,自卑,恐惧和不安都有可能产生。

负面情绪往往不是单独的,它们一直是接连在一起的。

百分之八十通常比百分之百好

这一栏写给父母和即将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

人们往往喜欢百分之百,而不喜欢缺一少两。

但在我看来,百分之八十往往比百分之百要好得多。

100个人里有80个人夸奖你会比100个人都夸奖你时获得更多,100个人都夸奖你,那里面很有可能有人虚脾假意,而80个人夸奖你,你就可以在得到满足的同时从另外20个人那里取得不足和问题,从而提高自己。 By 小源的垃圾话语

百分之八十不仅仅适用于此,它还适用很多地方,两个人的感情付出,为人处世的能力付出,结交朋友的心灵付出,很多很多。

总之,绝不掏心窝的百分百,百分之八十通常就够用。

父母对孩子的爱和付出也是如此,百分百的宠溺往往先带来的是偏爱,继而是孩子内心的不满足,最后很可能难以让孩子学会独立;

相反,如果父母何事都要教育孩子获得什么样的好处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久而久之,面对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无止境的爱和付出,孩子会觉得他今天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而相对应的代价他们却拿不出手,无能为力会让他们感到内疚和亏欠。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把握住教育孩子的那个度,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我们不需要你觉得内疚,也不需要你为我们的爱而付出什么代价”,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缺失责任心,因为孩子所产生的愧疚更多是因为责任心。

你可以告诉孩子“我们不急于你为我们付出什么代价,你只需要先过好属于你自己的生活,在这基础之后你再慢慢关心我们,顺手照顾照顾我们”。

不是不要而是晚点要,不是非得要全部,而是百分之八十就行,也不是非得百分百付出和代价,都是百分之八十就好。

所有的情感都是漏斗,它总有出口

情绪这种东西,非得严加控制不可,一味纵容地自悲自怜,便越来越消沉。

很多时候,情感来的猝不及防,我们也避免不了,突然的自责和负能量就像一把刀子放在心口,时不时骚扰你一两下,对于这些情感我们一定要学会应付,如何应付,学会转化,如何转化?很好理解。

当有人在你背后骂你时,你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不爽,这个时候你会选择和别人对骂还是选择怎么样?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置之不理,让这个人丧失存在感就是最好的办法。这就是一种转化,将不爽转化为不知。

哦?你骂我了吗?我怎么没听到???

同样,当我们对父母感到内疚的时候,你也可以将其转化为不知,不过这通常很难,而且总有一股不孝的感觉。

最好的办法是将这些愧疚分散开来,转化为若干个支线。

想要让漏斗里的沙快速流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弄几个孔,你的目的是让沙快速流失,所以不要吝啬漏斗的完美。

支线多了自然好解决,多帮父母做做事来应付这条支线;替父母解忧解难来应付那条支线;化另一条支线为动力去努力提高自己。学会为自己寻找出口就是最好的转化。

最后,学会倾诉,学会自我调节,不要怕,朋友,闺蜜,老师,包括父母,他们都是你在面对这些负面情感时的出口,实实在在的,不用你去挖掘的出口。

让孩子感到愧疚是好是坏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坏

“适当”永远是个最难把握的词

by 小源的碎碎语

GROWUPWITHYOU

想陪你度过黑夜

从始至终

--和小源一起成长--

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源驿站”更多故事和话题等你来看!

作者|小源

封面来源|花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