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生長期有哪些管理措施?

霧都農人山客


1、中耕除草:地黃進入了在生長期後根系發育迅速,要加強中耕,促進根系深扎,保持土壤疏鬆,控制植株徒長,防止雜草叢生。爭取較高產量和質量。地黃生長期一般中耕4-5次,中耕的深度,要逐漸加深。但要注意不能一次耕得過深,特別是天旱墒情差時,一次中耕過深,會掀起大塊、損傷地黃根部過多,透風跑墒,對地黃生長不利。地黃莖葉封壟後,只拔田間雜草,不再進行中耕。  

2、摘蕾:為了減少開花結果消耗養分,促進根莖生長,當地黃抽蕾時,應結合除草將花蕾摘除,並去除分枝。提倡一株一個苗,將多餘的芽尖摘掉,既避免了養分消耗,又使植株不會過分擁擠,利於植株的健康生長。8月份當底葉變黃時,要及時摘除黃葉,保持田間清潔。  

3、施肥澆灌:地黃在生長期,追肥應儘早進行,生長前期為促使植株健壯,應以追施氮肥為主,生長後期為促進根莖生長,提高藥性,應以增施磷、鉀肥為主。植株長出10片葉子、高達6-10釐米時,每畝追施豆餅75-100千克或硫酸銨10-15千克。在植株旁沿撒施。注意:肥料不可黏附在葉片上,以免燒苗,傷害植株。每次施肥後要及時澆水,以利於養分的充分吸收。高溫多雨季節,塊根容易腐爛發生根腐病,造成產量下降,甚至絕收,應及時排澇施肥,一般每畝施尿素15千克。  

4、剷除串皮根。地黃除主根外,還能沿地表長出細長的地下莖,俗稱串皮根,這些串皮根會損失較多的營養,應及時剷除。



檸檬肥膘哥


1、中耕除草:地黃中耕除草不宜過多,一般只進行2次。第1次在苗高4釐米時進行,注意淺鋤以免傷及幼根,造成死苗,除淨雜草;第2次在苗高10釐米時進行。以後不再進行中耕,可根據雜草的生長情況,進行多次除草,宜用手拔除
  2、查苗補苗:地黃出苗不全是懷地黃生產中經常遇到的情況,結合中耕除草或間苗等農田活動將密栽區的幼苗帶根栽入缺苗處,並澆水,補苗宜早不宜晚,最好在陰雨天進行,以提高補苗的成活率,補苗也是地黃豐產的有力措施之一。
  3、間苗摘蕾:在地黃出苗後一個月左右,地下根莖其餘的芽眼也會生出2~3個芽,這些發育較晚的芽必須拔除,每株只留1個壯苗。有的地黃因品種不好或種植退化等原因,會出現串皮根,串皮根上也會生出許多不定芽,消耗養分,影響根莖的生長髮育,這些不定芽生成的幼苗也應及時拔除。地黃出苗不久,部分植株會出現抽莖開花的情況,為避免消耗養分,應及時摘除花蕾。注意摘花苔時不能拔動植株,否則影響地黃的生長,甚至造成死亡。
  4、除串皮苗:地黃植株長到一定的時候,在近主苗處橫生出一些細小的匍匐狀的根莖,並長出很多小苗,通常稱為串皮苗,串皮苗長出會消耗養分,而影響塊根生長,要及時除掉。

天天學種植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地黃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下面我給大家講解一下地黃生長期的管理措施。

1.地黃田間除雜草:

地黃進入生長期跟系發育迅速,要加強中耕,一般中耕4—5次,中耕的深度要一點一點加深,保持土壤疏鬆。地黃莖葉封壟後只拔田地雜草,不在進行中耕。

2.地黃摘蕾:

為了減少開花結果消耗養分,促進跟莖生長,當地黃抽蕾時,開始去去除分枝,提倡一株一個苗,將多餘芽尖去除,利於地黃生長。8月份當低葉變黃時,及時摘除黃葉,保持田地清潔。

3.地黃的施肥與澆灌:

地黃生長期追肥應早進行,植株長出10片葉子、高達6—10釐米時,每畝施豆餅75—100千克或硫酸銨10—15千克,撒在植株旁。不能撒在葉上以免燒苗,每次施肥後要及時澆水,利於養分充分吸收。

4.及時剷除串皮跟:

地黃除主根外,還能沿地表長出細長的地下莖,俗稱串皮跟,及時剷除。

以上是我們種植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