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如海,金融似帆,一个乌鲁木齐外贸企业在疫情风浪里的经历


有句话叫“在乌市有农商,企业发展心不慌 ” , 虽然不能拿百年一遇来形容疫情,但是这次是因为这是新病毒,史上未有,而今年新疆的外贸企业又是两遇因疫而生的封锁,所以形势不容乐观。

都知道新疆口岸众多,又是一带一路桥头堡,新疆乌鲁木齐市是边贸之都,但是在如此极端的状况下,新疆外贸企业面对的是内外不能动的局面。

但是,新疆企业之幸,是有来自本土最​贴心务实的金融机构,乌鲁木齐农商银行最高效务实的融资支持,有了金融行业的信任,企业能通过信用证,第三方国际监管机构SGS的离岸监装,可以从国外照常装货发货。


光在近两月,我们企业就发运了俄罗斯产的桶装油,毛油好几千吨,跟上了国际粮油大宗贸易大热的热潮。在这里,我们不说别人的事,也不是不调查就转别人的帖,作为新疆野林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我是负责任地陈述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事实:

年初第一拨疫情来临时,正是春节过后,那时中国需要大量进口口罩,防护用品时,我们公司从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订了大量口罩及其他防疫物资,因为物资紧缺,大家都抢货,境外全是百分百预付金,当时我们收到了全国各地差不多三十几份合同,包括区政府,兵团机关,医药企的订单,合同总金额近500万美元,三千多万人民币,如果全依赖企业的自有资金,想执行完成合同是不可能的事,在关键时刻,我们长期合作的乌鲁木齐农商银行当即作出决定,根据企业的购销合同进行授信,放出四百万信用贷款,当时正值疫情高峰,银行工作人员只要离开自己的小区,就不能再回家,为了防疫,为了客户第一,他们吃住在单位,并且采用了上门放款的方式,时值寒冬,工作人员按防疫要求,不进客户家门,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下,在室外签字盖章,完成了放款,我们也经历了生平第一次室外放款,有了这笔及时雨一样的资金,我们不怕接单,接了单也有完成的底气,订单做执行,让我们企业在第一第二季度逆市增长,新增出口近2000万人民币,并且及时从境外运回的口罩以其他防疫物资对各级防疫部门防疫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保障了兵团两家大国企近800多人的正常开工,可以说,乌鲁木齐农商银行的信用贷为第一拨疫情下的外贸企业的正常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进入七月份,国际外贸行情变化,国内粮油看涨,粮油进口也是为经济民生稳定的热点问题,野林外贸此时已签约了乌克兰,俄罗斯的大油企,往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通过集装箱发运了大量的葵花油,这些葵花油接着发往了湖南湖北,还有山东,广东的国储,进行换储轮换。

紧接着再次遇上因为疫情乌鲁木齐的封城,与内地下游客户线下交流中断,我公司在下游购货商那儿好多预付金停收,少收,而境外好几千吨的上游购油合同又在执行,又是在这关键时刻,作为本土最大的银行,乌鲁木齐农商银行彰显了本地银行的责任担当,从提出增信到上贷审会,行情不等人,市场不等人,机遇不等人,乌鲁木齐农商行上到一把手,高管,下到客户经理,都日夜无休,不分休息日,不到一周就就实现放款。

和上一次线下放款比,这次采取了更灵活,更人性化的线上放贷流程,客户通过视频电话,按要求进行签字,审核,整个过程不半小时。


在参加视频会议的包括风控,业务经理,两名公证人员见证下,八百五十万信用贷款发放手续线上完成,这无疑如同在战场给了战士弹药,让外贸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不缺弹药。我亲身经历,见证了新疆速度,见证了新疆金融业的努力,见证了新疆本土商业银行的责任和担当,审批快,无抵押,纯信用,线上放,在疫情袭来的乌鲁木齐农商行全办到了。

我为乌鲁木齐农商行点赞,是我们由衷自发的,企业要做的,是坚持主营业务,明确发展方向,依势而为,不负信任,用实实在在的进出口额打破外界对新疆企业的偏见。我们从不曾失望,也从未消沉,我们愿意和新疆本土银行一起,开创拼博,扎根俄语区进出口外贸,为新疆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乌鲁木齐农商行真正做到了“不拿疫情当借口,真金白银助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