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 | 龚牧龙:你所期待的职业生涯与生活

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应国需,促法兴。中国政法大学从建校之初,就一直在为祖国的法治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而努力。60多年来,从法大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他们或深耕于法学学术的殿堂,或奋斗于祖国的法治工作基层。“凡我在处,便是法大”成为了每一个法大人身上鲜明的标识,法大人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踏下了数不清的坚实足迹。

即日起,法大官微将推出“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专栏,为读者带来法大人的奋斗故事!

龚牧龙:你所期待的职业生涯与生活

通讯员 杨及雨 原育奇

龚牧龙,男,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毕业后工作于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2001年加入金杜律师事务所,现为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委会成员,金融资本部以及基金业务负责人。其在企业改制及境内外上市、境内外私募股权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募集以及收购兼并等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龚牧龙曾发表《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兴废》、《新公司法的实施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等著作。

2015年起,龚牧龙律师连续被《法律500强》及《钱伯斯亚太概览》等评选为中国资本市场领域、私募股权投资以及投资基金领域“推荐律师”或“领先律师”。

龚牧龙律师曾担任中国证监会第三届创业板发审委委员,并担任北京青年联合会常委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青年联合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从业二十载,汗水浇灌出绚丽夺目的花朵,龚牧龙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愈行愈远,走向他所期待的生活。

“龚”成不居见气度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作为一名律师,龚牧龙校友在业内成绩斐然,作为“大佬”盛名在外,难免叫人心存几分畏怯,而这些顾虑在与其短暂相处后迅速消减。其学识深厚,对于很多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又包容开明,对种种不同报以宽和的态度,叫人心生亲近。

关于职业选择问题,他认为各个职业各有长短,唯在适合。就他自身的选择,也是因为适合,一个某种程度相对自由、活跃紧张的竞争环境,是其所希望和适合的,而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从上个世纪至今,大众对于公检法与律师职业的看法多有变更,龚牧龙仍保持着独立的思考,他在过去做出小众的选择,在如今也不以自己的成功去否认其他职业的价值。

关于学历问题,他突出个人能力这一要件,金杜是无数法学生所期待的地方,他认为相较于证书、学历,个人所呈现的能力和素质才是其所看重的。但他也提醒我们,不单纯看中学历的意味是不因学历而完全肯定能力,作为个人,应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我,学习和发展对于每个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观点,实际变通而不失理智。对其个人,龚牧龙说自己始终在学习的路上,他将初入律师行业的困难时期定义为自己进步最快的时候,艰难可以说是他攀登的石头。他学习着,进步着,也发展着。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龚牧龙坚持着自我,也包容着他人。

“牧”光远大显见识

有人说,成功的奥秘在于目标的坚定,对于寻常人来讲,认识自己、初探人生本就是难题,把握人生的船舵更难做到。即便今日,作为学生在人生无数个岔路口仍难免迷茫,专业、职业,往往选择当头方才匆匆思考和抉择,难免令过程带些仓促,结果带些遗憾。

但在一点上,龚牧龙校友显现出超乎常人的远见卓识,其为“国际经济法专业”选择中国政法大学,也在毕业后因“适合自己”坚定选择律师行业,并坚定践行,一路至今。这在今日看起来无比明智的选择,放在思想尚存保守的九十年代可也还是小众,不去选择系统内的铁饭碗,选择自己所喜爱和认可的,选择一条看起来前途未卜的道路,坚定而果断,而时间证明他是对的。

勇敢不等于莽撞,其另类的选择后,俱有原因。在谈到自己国际经济法专业的选择时,其提及了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专业的背后是他对时代潮流的判断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而在谈到职业时,其谈到“适合”二字,在其心中,职业万般皆上品,唯适合尔。

在谈话中,几个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你所期待的职业生涯与生活”,我隐隐觉得,在其选择的背后,有其为自己所构想的人生蓝图,期待获得的,梦想达成的,职业、生活、人生。有人说,未来属于会做梦的人,这一点对于龚牧龙和我们来讲都是合适的。少年最会做梦,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人早早失去了做梦的能力,或出于怯弱,或出于世故,顺从地按照大流去走自己的人生轨迹,忽视自己的声音。当然,会做梦不代表不食人间烟火、空筑高楼,它所代表的,一是要敢于做梦,听从自己的声音,不畏艰险;二是善于做梦,要了解自己,洞悉社会潮流。龚牧龙向着自己的梦走去,步履坚定。

在问及会对刚毕业的自己说什么时,龚牧龙开玩笑说买股票,出其不意的回答叫场面霎时一片欢乐,而后其带几分认真讲道,大概会告诉他,

你是对的,努力吧。从业二十载,想来阻碍不会少,他也应有更便捷的道路可以讲给过去的自己,他也应有遗憾和差一步达成的命运弄人,二十年后,隔着时光,龚牧龙说出的只剩了鼓励,一霎,所有困苦和艰难、摸索和挑战,尽融在努力二字之中。

成长的温柔可能在于,多年以后我也不会否认我自己的意义。而这份温柔,需要我们顺着自己所想要的道路,坚定地一路行进。

“龙”马精神筑未来

在采访中,对于个人,龚牧龙多次提及发展和学习这两个词,这不仅是其对于后辈的建议,也是其对自我多年的要求,他曾说,“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从业多年的龚牧龙显现出一种勃勃的生机。

其热爱其职业,也热爱生活。

他不畏惧挑战,也不畏艰难。

他直言,对于律师职业生涯,不存在所谓坚持,因为这于他并不算苦事。热爱不止于情感,更在行为。他强调,一个优秀的律师需要敬业。这份敬业,他维持了多年。对于一个法学生来讲,在执业领域作出不菲成绩,其种种艰难不言而喻,在说到初入职时艰难适应的状况时,龚牧龙着重点落在了通过努力、工作被认可的骄傲感上,于他而言,困苦和险阻是崎岖路上的荆棘,他越过去,不再回头,眼里是山顶的花朵。

关于生活,他认为人要学会自我调节以保障身心健康,他提到两点,一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二是运动。“大佬”生活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户外、滑雪、军事、阅读……可以看出,他热爱人生、也享受生活。

这样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令我钦佩和叹服。其对生命的热爱和挖掘,像一株植物,为生而幸,孜孜不倦地探索生命的深度和意义,根深深扎进泥土之中,汲取养分,枝叶舒展于时空之间,奋发向上。植物春实秋华,终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夺目的花朵。一如冰心所说,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龚牧龙选择下的人生,花朵之下,尽是奋斗与牺牲。

我们问,刚出校园、初入职场的新人会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他答,还认为自己是个学生。很妙,在显现现实的残酷,也透出其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是远不同于当今所流行的丧文化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这个本该奋斗的年龄,困顿于每个今日,庸庸度日,看不见明天;无法理解生活的意义,缺乏毅力,丧颓自厌。此时可能很多困惑我仍无法向自己给出答案,但我很喜欢的一种说法是,如果你迷茫,那就走起来吧。向前走,不要停,不要让自己陷进自我编织的泥潭和牢笼,去学习,去提升自己。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重要的就是你一直在努力。而不懂的,慢慢去理解。

这也是龚牧龙给我们的启示。

尾记

如果把人的每一天都比作是一块积木,你每次抬手铸就一块,吃喝玩乐是一块,学习奋进也是一块,一路向前,四四方方的小积木也一块一块地摆上去。我们都知道,随意堆砌易,费尽心思难,但每一块,不可避免的,都将成为你人生画卷中的一块,无一例外。最后你所得到的,是一座城堡还是一片废墟,取决于你自己。构想你的城堡,然后堆砌。它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张闻天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纵观龚牧龙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其对自己的坚持,是切实考量、深思熟虑的最终抉择,也是向梦前行、不怯不馁的理想主义者光辉。以学识为底做梦,以坚持为衣前行,披星戴月,乐此不疲。这注定不会是最轻松的那条路,但路的尽头,会是你所期待的生活。

法大微信 【第20191024期】

内容来源:新闻中心

内容编辑:陈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