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终于面世的好书

大家好,明晚又是我们「今日好课」的夜话会喔,明天,我们邀请到了11年教龄的一线重点小学老师七优,开讲识字启蒙的内容(戳我)。

好的,我是有幸被邀请,为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的新书《创造性思维》写推荐语的萌妈!

最近和我们「今日好课」的创始人聊起「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时,他举了个例子:

如果我们有「穿越未来」的能力,发现30年后地球陷入战争,那么我们可能会首先教孩子野外生存、体能锻炼、工程学等基础的求生知识。

如果我们能预测未来,再倒推现在,就容易为孩子提供让他们更适应未来的教育资源。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是对未来可能产生关键影响的变量之一。

❤️

几年前,我曾精读过《情感机器》一书,该书的作者,「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对人类感情的理解之细腻和深刻,已经到了令人震撼的地步。

比如,当我们谈到「爱」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突如其来的爱情是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的:

她是如此完美 - 我想不出她到底哪点吸引了我;

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她 - 我的大脑已经基本停止思考;

他真是难以置信地完美 - 任何理性的人都不会相信存在这种完美;

她的一举一动是如此恰到好处 - 我已经失去了基本的批判能力;

我可以为他做任何事 - 我已经放弃了自己很多的其他目标……

当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抽丝剥茧分析人类情感,到达如此深入的地步时,也许真的会让人工智能全面参与人类社会的运作,从而改变现在的劳动力供给乃至决策方式。

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去适应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未来呢?

一年前,我拿到了马文·明斯基《创造性思维》的电子版初稿,简直如获至宝。我迫切地希望知道,作为人工智能之父的他,是如何看待孩子面向未来所需要的教育的。今天,当我拿到这本实体书时,当初曾经震撼过我的思想,已经被我们运用在了「今日好课」的教学理念上,并获得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从「学科认知地图」到「编程工具」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都是「一砖一瓦」式的教学法:教这个概念,再教另一个概念,将这些概念用推导和练习一点点跟抹水泥一样粘合到一起,再慢慢修剪起知识大楼。

就像搭积木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当孩子不知道自己即将创造的是什么时,或者说当孩子初次接触一堆「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材料时,是非常容易丧失兴趣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见到:

1岁孩子的家长:孩子除了啃,一点都不感兴趣

2岁孩子的家长:他最喜欢玩的积木游戏,就是把我刚搭好的积木给拆掉

3岁孩子的家长:积木超好玩啊,孩子能自己一个人玩上好一会儿

孩子越是熟悉这些积木是什么、怎么用,就越是喜欢用这些积木开始探索和创造,并因此更加喜欢玩积木;相反,如果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把一堆散件给孩子,他们可能不会感兴趣。

学科学习,也是如此。

以数学为例,当我们让孩子背加减法,但又不告诉他加减法背后的意义;背乘法表,又不告诉他乘法会怎样惠及他的生活;进行大量的分数运算,又不知道这些数字计算和他有什么关系时……孩子就很容易回到1岁时刚接触积木的状态:满眼都是积木、都是概念,但却不知道怎么用,甚至令人害怕。

对此,马文 · 明斯基的建议是引入「学科认知地图」。当我们在「今日好课」的课堂上,首先为家长引入了学科地图,而不是让他们跟着每个单元带孩子一道一道做题时,极大程度地缓解了父母的焦虑。

很多家长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何为「螺旋式学习」:不只是难度慢慢上升,更是每次都把学科认知地图中的这些概念都涉及一遍;但随着孩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运算工具和计算技巧的深入,就能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学习。

在此之前,很多家长会以为孩子的学习是「糖葫芦串」的直线式学习:学好一块,再学下一块,所以每学一个知识点,就要求孩子重复练习。部分幼儿园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学会2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迅速进阶到百位数、千位数的大数计算练习,结果就是孩子看似爬得快,但基本概念没有理解透彻,导致进入小学以后轻视老师对概念的讲解,三年级以后的学习也会变得越来越吃力。

怎么办才好呢?

为了让孩子迅速对玩具感兴趣,积木厂商做了一件事:他们提供特定主题的材料包,让孩子能在短时间内,根据「说明书」搭建起所见即所得的造型,从而获得及时的反馈,激发进一步的学习动力。

当孩子们能照着说明书,这张类似「地图」的东西开始搭建时,就能很快知道每一个积木块到底有什么用:在每一次搭建中,他都知道这些积木块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能更具耐心、更具动力。

这就和之前「一砖一瓦」式的教学法不同了,迅速晋级到了现代化的「框架式结构」的建筑方式。

马文·明斯基在他们的儿童中心里,就是这样做的:

在几何学领域,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交互式的图形化程序,引导他们观察和探索各种各样的对称性,由此领会数学家称之为「群论」(Theory of Groups)的高级理念。在物理学领域,孩子则能够接触结构动力学模拟程序,从而熟悉如应力和应变、加速度、动量、能量与振动、阻尼、量纲关系等重要概念。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教学方式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一种挑战。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里,掌握地图(课程大纲)的是大纲缔造者,然后是根据大纲进行教学的老师;当他们高屋建瓴地站在这栋学科大楼之上俯视学生时,即使他们用尽全力帮助学生网上攀爬,很多孩子也会因为看不到楼顶绝美的风景,而在途中就选择放弃。

然而,当家长和学生也具备同样的视野和学习角度时,就会让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一直到20世纪,数学学科主要由算数、几何、代数和微积分构成。之后,逻辑学和拓扑学开始快速发展……与之相比,我们的数学课程几乎落后了一个世纪。

在传统的课程中,算术被视为绝对的基础,其他所有的数学思维都有赖于它。于是,所有的孩子都被判处了两到三年的「苦役」,必须不断地做加法、乘法、除法!

我们可以用形式语言和有限状态自动机(Finite State Machines)的简单样例和思想,来培养孩子的早期思维。这能让孩子学会用深思熟虑又十分有趣的方法来设计计算机程序。像logo和stratch这样的编程语言,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简单的算术实验,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几何、物理、数学和语言学方面做出更有趣的尝试。

❤️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理解了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编程」。

压根就不是很多机构所号称的,编程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启蒙阶段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自于大量的实际生活中的具象经验。

而是因为「编程」这件事为孩子提供了无限探索的空间和工具包,让孩子可以拓展自己的探索:但是,在孩子的思维方式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过程中,编程,在这一阶段更是一种表达和开启更广阔探索的工具。

通识教育,我们到底应该投入多少?

一直以来,对于通识教育,我的观点都是「通识教育是一种奢侈品」。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农耕社会的农户的孩子,他最迫切需要掌握的就是关于农业技术的知识,知道如何种地、如何耕耘、如何收成,才能解决最基本的活下去的问题;一个勉强糊口的家庭,肯定希望孩子能早早当家——他们不会关心今年流行的是什么颜色,更不会在意卢浮宫里的瑰宝有几件。

所以我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奢侈品:它是在孩子不需要为温饱操心时,才能抽出时间精力学习的更广泛的知识。

马文 · 明斯基的看法则更是一针见血:

毋庸置疑,这种通识教育有助于孩子们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的许多方面。但我质疑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们应对更复杂的现实问题,因为一个人在掌握检索和使用相关知识所需要的心智技能之前,很难单独使用知识的各个片段。

散乱的通识可能会让孩子看起来很「博学」,但是在某一个领域深度学习所搭建起来的「认知塔」,往往能让孩子在进入新领域时拥有自己的一套学习和知识构建体系,而不至于惊慌失措。

当人工智能背后的算法和硬件支持快速发展时,我能看到两种相对清晰的图景:

一是通识内容唾手可得,以至于那些因为学了更多的通识内容从而领先一时的优势,可能很难长期维系下去。

这就好比我们通过通识教育获得了更多的积木块,所以初期他们可能搭建出大型建筑;但随着每个人手里的积木块都不断增多,知识的「多和杂」并不再是单一的优势了,相反,那些真正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师,不仅拥有更多的积木块,还需要进行精妙的设计、搭建和创造。

二是很多人更容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信息进入了「母系关爱」的时代,很多人都被算法宠坏了,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

从前的信息还处于「父系关爱」,媒体会提供给我们「需要知道的信息」;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在算法上的精进,我们得到的不再是「需要知道的信息」,而是「我们想要知道的信息」。

当这类我们所熟悉、所喜欢的信息扑面而来的时候,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算法的宠溺也会让我们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反而为我们修筑起了一道「信息壁垒」。

如果,针对通识教育的主题不能纵深下去,那就只是碎片化的知识;

如果,基于PBL的主题学习缺乏了Inquiry和Critical Thinking的灵魂,那也不过是流于形式。

在向未来的教育中,人工智能一定是不能被忽略的重要因素。

你怎么看「我们要给孩子怎样的教育」?评论区聊聊呗!

END

图片来源:免费图库unspla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