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将建设成具有全球引领示范作用的生态岛

崇明岛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对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上海的快速发展使得崇明岛的崛起成为可能,而崇明岛的开发,也会带来地区格局的新变化。


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崇明撤县设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十三五”规划,以更高标准、更开阔视野、更高水平和质量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上海市政府批复同意《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


到 2035 年,把崇明区基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引领示范作用的诗界级生态岛,并且构建与世界级生态岛目标相匹配的空间格局、交通模式、基础设施与保障机制。


崇明岛虽地处长江入海口,却远离上海经济中心,多年来一直处于“只长身体,不长经济”的尴尬状态。而要改变这种被边缘化的境地,就要搭乘上海快速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高速列车。


崇明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将坚持三岛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分别建设综合生态岛、海洋装备岛、生态休闲岛,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


围绕现代化生态岛的总体目标,“生态崇明”的功能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森林花园岛 2、生态人居岛 3、休闲度假岛 

4、绿色食品岛 5、海洋装备岛 6、科技研创岛

崇明生态岛屿:以上海未来新坐标备受世界关注!


大虹桥之后,同样享有“诗界级规划”的崇明岛也愈发的备受关注。得益于多方面的努力,崇明岛吸引了花卉协会、房地产、高新科技企业等诸多公司。


生态崇明,跃级发展。随着《崇明诗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提出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崇明岛从上海后花园上升到作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从只有一条

水陆连接外界到高速、轨交、地铁等多维立体交通网络全覆盖,从概念性的生态岛到各项生态指标体系完善建立,崇明岛以“加速度”成为长三角区域当之无愧的价值新星,迎来发展巨变!回顾崇明岛近年来的发展路径,真正诠释了“从蓝图到现实”的蜕变!


崇明岛对接上海轨交网

两条交通通道

上海已经提出两条连接崇明的交通通道

一是“东通道方案”

它结合长江隧桥预留工程,

在崇明岛东侧由浦东经长兴岛至崇明陈家镇

可采用地铁列车或有轨电车开行的方式

已经开工建设中

二是“西通道方案”

即在崇明岛西侧连接石洞口方向的方案

该规划方案还在研究深化中将作为远期方案

近年的崇明发展势头可以用“迅猛”二字来形容

《上海2035规划》划入重点打造区域

建设180万方诗界级生态岛

当然,作为上海的生态屏障,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崇明岛的规划和建设,必须平衡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这样才能使城市建设更好地融入其中,崇明岛也才能永葆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