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空巢》丨解读插叙、荒诞及隐喻技巧,突出"救教老人"的主题


"献给所有像我母亲那样遭受过电信诈骗的'空巢'老人,那一天的羞辱摧毁了他们一生的虚荣"。

——薛忆沩《空巢》

什么是"空巢"?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薛忆沩的长篇小说《空巢》,就是讲述了发生在一位空巢老人身上的故事。

薛忆沩,被称为"中国文学界最迷人的异类"。"著名华裔作家",曾多次被文学奖提名年度小说家。而《空巢》,是他目前最满意的一部长篇小说。

《空巢》讲述了一位年近80岁的知识女性,接到警方电话说自己被卷入了犯罪活动。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在惊恐中把存款转入了对方指定的帐户,在疑惑中等待警方的审判,又在懊悔中发现自己不只这一次,事实上一辈子都活在欺骗中

最后在报案后,发现信赖的小雷涉嫌诈骗被抓,顿悟世界的骗局,最终现实和历史在幻灭中猛烈撞击,心灵得到了解放,生命走向了终结。

在这部小说中,薛忆沩采用第一人称"我",顺叙之中结合插叙,借用看似荒诞的与母亲幽灵对话的方式以及隐喻,揭示了《空巢》中这位知识女性在生命终结前最后24小时的心路历程,也展现了一个知识女性被卷入社会大变革过程的80年人生经历。

下面,我就解读一下《空巢》一书顺叙结合插叙、荒诞的写作方法以及书中的隐喻。

01 顺叙结合插叙:一天即是一生

《空巢》一书,按照时间顺序,从大恐慌、大疑惑、大懊悔、大解放四个章节,描绘了空巢母亲"我"在生命终结前惊心动魄的一天,在其中穿插了"我"从3岁时到现在的人生历程。笔触紧密相联,向人们展示了"我"的一天即是一生。

"我"一生一事无成,但没有任何污点。早上接到刑侦大队电话,"你已经卷入了一场犯罪集团活动"。这个电话毁了"我"一生的清白,"我"很绝望。为保清白,主动"核对"存款情况并转帐至绝密帐户。

在出租车上,司机说"认识"父亲太晚的一番话,让"我"想起了30岁时在新的运动中,为了保住丈夫的工作,"我"被要求和剥削阶级划清界线。于是"我"狠着心给父母写了"绝交信"。其实那并不是"我"的内心,"我"欺骗了自己。

当司机问"我"的孩子多大时,"我"撒了谎。很快"我"发现不会撒谎、甚至憎恶撒谎的"我"开始面对所有人撒谎了,"我"欺骗了所有人。

之后一天"我"都在回顾过去,发现自己一直生活在一个被欺骗的世界里。"我"和丈夫经历了五个月的"大跃进式恋爱",进入婚姻后"我"独守"空巢"。丈夫情感出轨不愿意碰"我",并且以各种方式欺骗着我。

他"懂事"地把母亲接来安排在我们房间,母亲走后他说"习惯一个人睡",坚持睡在母亲睡过的床上。后来退休后返回老家独自生活,依然不肯碰"我"。

我们之间,就是一个欺骗的团伙。他欺骗我,以为"我"不知道他的出轨。"我"欺骗他,就当"我"不知道他的出轨。我们之间,只是互不揭穿而已。

而"我"被欺骗的事情还不止于此。在"林彪事件"之前不久,邻村一个人骗"我"说母亲胆结石频繁发作,需要一笔钱到医院做手术。

因为"我"已经和父母断绝关系,于是去银行取了两个月的工资,同时还买了一些营养品托他带给"我"的父母。

因为不放心,"我"交代表姐回去看看。结果表明"我"被骗了,而冒雨去看父母的表姐也被"我"骗了,因为她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晚上儿子和"我"通话时认定"我"被骗,"我"很生气,气愤地说"我从来没有被人骗过"。儿子却说"上当受骗就是你的过去,就是你们这一代人的过去。"

成功转帐后一直没有等到"顾警官"已让"我"起疑,儿子的话终于让"我"认识到受骗了。于是在儿子的指点下,第二天早上"我"报了警。

然而在报警时看到那个5年来"我"一直信赖她、视她比儿女还要亲、一直买她保健品的小雷涉嫌诈骗被抓时,"我"一下子崩溃了。

原来"我"的一天即是"我"的一生,"我"一直生活在一个欺骗与被欺骗的世界上。善意的欺骗,恶意的欺骗,故意的欺骗,不得己的欺骗,把"我"严严实实包围在了里面。

02 看似荒诞的幽灵对话,实则是心灵的救赎

在《空巢》中,作者先后四次描绘了"我"与母亲幽灵对话的场景。写作手法看似荒诞,其实是刻意安排的心灵救赎。

当"我"被告之卷入犯罪活动时,"我"看到了母亲。"我"很悲伤,问母亲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母亲安慰"我","不要责备自己,永远都不要责备自己。"

当"我"问母亲"你会责备我吗?",母亲说她从来没有责备过"我",包括"我"写出去的那封绝交信让父亲悲痛欲绝。

当"我"转帐后发现接电话的公安人员态度冷淡时,"我"的心中起了疑感。母亲来到了"我"的卧室门口。"我"告诉母亲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她,母亲说,"所以你看到了,其实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再次重申,不要责备自己,永远都不要。

当"我"想起自己那次受骗经过时,母亲坐在"我"刚才坐过的椅子上。"我"恳求母亲原谅"我",因为"我"不是个好女儿。母亲说,"你不当女儿了,你自己的女儿却出来了,这就是生活啊。"这让"我"羞愧难当,再次请母亲原谅"我"。

在派出所"我"看到一向信赖的小雷被抓后,"我"的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击。我冲出派出所狂吐不止,然后四肢乏力,浑身发冷,身子开始下沉,并且开始狂泻不止。

意识朦胧中,"我"看到一支举着"救救老人"标语的游行队伍,但他们居然没有任何人注意到"我"这个近在眼前急需救助的人。可是母亲来了,她说:"我一直在看着你"。

"我"问母亲"我"现在的样子丑吗?母亲说"不丑"。"我"问母亲"我"臭吗?母亲说"不臭"。母亲说她不会嫌弃"我",也不会责备"我"。"我"知道只有母亲不会骗"我",而且永远不会。

于是"我"说,"我想离开这个充满骗局的世界",母亲对我招了招手"你过来,孩子,我带你走。"

"我"80年的人生,从革命到批斗到与父母划清界线,到与丈夫形同陌路,到与子女、妹妹无话可说的人生,是形形色色的骗子合作编织的世界。而拯救"我"的,只有从不责备"我"、不嫌弃"我"、不欺骗"我"的母亲。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词汇。从孕育生命到抚养成人,母亲付出了全部心血。不管子女长到多大,在母亲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无论何时,母亲的怀抱,永远是孩子的避难所。

03 《空巢》一书中的隐喻

《空巢》一书中一开始就写到了困扰"我"多年的便秘,以及多次出现的"门"。细读《空巢》,其实这两个都是很深的隐喻。

1、便秘的隐喻:恐惶和屈辱的象征

"我"这一生,从3岁时就被疯舅舅预言"空巢"生活,之后一步步走进去。和丈夫结婚,因为与他不仅有生活习惯上的矛盾、人生追求上的冲突、甚至还有思想品质上的对立。从结婚后第一天起,"我"就有了生活在"空巢"之中的感觉。最后丈夫出轨不肯碰"我",让我的感情生活充满了屈辱。

之后因为政治运动被迫给父母写了绝交信,父亲把信撕烂,哭着跟母亲说"我们的女儿死了"。"我"的"死",让"我"的内心既恐惶又屈辱,可惜父亲没有给"我"认识他的机会。

而"我"的儿女一个个让"我"不省心,尤其是跟"我"最亲近的儿子,因为结婚和"我"变得疏离,并且最终远离了"我"。就是短暂的相见,儿媳妇的冷淡、无情、刻薄的话更让"我"身心倍受折磨,感到无比的屈辱。

所有这些凝聚在"我"的内心,让"我"耿耿于怀,郁结不散。这些"毒素"导致了非常严重的便秘,并且越来越重。

而推销员小雷似乎是我"空巢"中的一片光,她对"我"的关心超过了"我"的儿女,"我"甚至认为她比"我"的儿女还要亲。然而在看到她被抓的那一刻,"我"彻底崩溃了。

"我"上吐下泻、大汗淋漓,折磨"我"的便秘竟然倾刻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深深震撼到了!原来"我"一直活在一个欺骗与被欺骗的世界里,除了"我"的母亲,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我"。

当"我"浑身布满了污垢时,"我"的内心解放了。因为一生中的欺骗、恐惶和屈辱全部倾泻了出来,"我"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对于身上的污垢和恶臭已经不在乎了,相反地感到了喜悦、骄傲和尊严。于是"我"跟着母亲,永远离开了这个充满骗局的世界。

从一开始的便秘到最后的狂泻,从内心的恐惶、屈辱,到最后的喜悦和骄傲,是"我"一天的转折,也是"我"一生的转折。"我",解放了!

2、"门"的隐喻:一道与世界隔绝的屏障

"门"在《空巢》中多次出现,"门"是我的心灵窗口,"门"又多次隔断了"我"与外面的联系。

当"我"到银行查转出的那笔帐朝门口走时,保安将卷闸门放下了一大半。"我"弯下腰从卷闸门钻出银行,突然感到了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对立。一道"门",将我与世界隔开了。

而在"我"第一个孩子离开世界那晚,"我"趴在病床边努力盯着她,我知道我们之间的"门"即将关上又还没有关上。随着她的离世,那扇"门"死死地关上了,并且把"我"推向了"空巢"。

当"我"独自一人居住在"空巢"时,"我"仔细锁好着三把锁。一道防盗门,隔开了"我"和外面的世界。

当邻居老范发现"我"的异样上门后,"我"隔着防盗门缝隙与他交谈,却始终不肯打开防盗门。

一道"门",成了横在我和外面世界之间的屏障。"我"把自己困在了里面,并且不肯打开走出去。因为"我"知道,"我"的"空巢"不属于外面的世界

04 关爱"空巢"老人,请救救老人

《空巢》的作者薛忆沩,非常关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与自己生活的时代,一定有着一种爱恨交错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作家认识世界的窗口,也是作品改造世界的动力。

他认为,他这一代作家从"文化大革命"一路走来,半个世纪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给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而这部《空巢》,就是他根据发生在母亲身上的真实故事著作的。

他用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对母亲的"心理分析",或者说完成了对母亲那一代人的"心理分析"。深刻理解到母亲及她那一代人:他们在青春期迎来了新社会,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又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遭受着最后的病痛和孤独……

他借小说结束时,母亲幻想中举着"救救老人"标语的游行队伍发出呐喊:救救老人!

他相信通过对《空巢》的阅读,读者会对书中"空巢"母亲所处的时代,和与这个时代密切相关的历史有更多的理解。也会对自己的父母有更多的理解,并会认真思索"救救老人"这个主题。

救救老人,是用发自内心的关爱去温暖、照顾这些"空巢"老人,让他们的"空巢"洒满阳光。千万别做像游行队伍一样,只举着"救救老人"的牌子,大喊着"救救老人"的口号,却对近在眼前需要救助的老人视而不见,只做表面文章。

救救老人,请别用卑劣的手段去欺骗他们。因为你的欺骗,会毁了老人所有的一切,甚至会毁了他们的一生。

所以,请关爱"空巢"老人,救救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