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筑山、理水、景石和植物,亭、榭、廊、阁、轩、楼!

一、园林建筑的历史


建筑作为园林的要素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园林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苑、囿中的台榭。魏晋以后,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中,自然景观是主要观赏对象,因此建筑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诗情画意,使人在建筑中更好的体会自然之美。同时自然环境有了建筑的装点往往更加富有情趣。所以中国园林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同自然景观融洽和谐。

中国最早的造园专著《园冶》对园林建筑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园冶》共十章,其中专讲园林建筑的有《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等六章。


二、园林建筑的作用


园林建筑在园林中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造景,即园林建筑本身就是被观赏的景观或景观的一部分;二是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三是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四是提供简单的使用功能,诸如小卖、售票、摄影等;五是作为主体建筑的必要补充或联系过渡。


三、园林建筑的分类


园林建筑指的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和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还有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


体积小巧,造型别致,可建于园林的任何地方,其主要用途是供人休息、避雨。亭子的结构简单,其柱间通透开辟,柱身下设半墙。从亭的平面来看,可分为正多边形亭、长方形和近长方形亭、圆亭和近圆亭、组合式亭等等,从立体构形来说,又可分为单檐、重檐和三重檐等类型。

在众多类型的亭中,方亭最常见。它简单大方。圆亭更秀丽,但额坊挂落和亭顶都是圆的,施工要比方亭复杂。在亭的类型中还有半亭和独立亭、桥亭等,多与走廊相连,依壁而建。亭的平面形式有方、长方、五角、六角、八角、圆、悔花、扇形等。亭顶除攒尖以外,歇山顶也相当普遍。

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建筑。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史。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汉书》记载:“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

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但民间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为旅途歇息之用的习俗,因而沿用下来。也有的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设置一个,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同时,亭作为点景建筑,开始出现在园林之中。

☝ 湖心亭【杭州西湖】

☝ 历下亭【济南大明湖】

☝ 兰亭【绍兴关诸山一带】

☝ 放鹤亭【杭州孤山北麓】

园门

我国古典园林中的门犹如文章的开头,是构成一座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园家在规划构思设计时,常常是搜奇夺巧,匠心独运。

☝ 瞻园园门【南京】

☝ 留园园门【苏州】

☝ 颐和园东宫门牌楼【北京】

我国明末的园林家计成在《园冶》中说:“宜曲立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婉蜒无尽……”。这是对园林中廊的精炼概括。

廊是一种“虚”的建筑形式,由两排列柱顶着一个不太厚实的屋顶,其作用是把园内各单体建筑连在一起。廊一边通透,利用列柱、横楣构成一个取景框架,形成一个过渡的空间,造型别致曲折、高低错落。廊的类型可分为双面空间、单面空间、复廊和双层廊等等,从平面来看,又可分为直廊、曲廊和回廊。

曲廊多楹迤逦曲折,用一部分依墙而建,其它部分转折向外,组成墙与廊之间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小院落,其中栽花木叠山石,为园林增添无数空间层次多变的优美景色。

☝ 芙蓉园唐式曲廊

复廊的两侧并为一体,中间隔有漏窗墙,或两廊并行,又有曲折变化,起到很好的分隔与组织园林空间的重要作用。



园林的围墙,用于围合及分隔空间,有外墙、内墙之分。墙的造型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粉墙和云墙。粉墙外饰白灰以砖瓦压顶。云墙呈波浪形,以瓦压饰。墙上常设漏窗,窗景多姿,墙头、墙壁也常有装饰。

景墙

景墙粉墙漏窗,这已经成为人们形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的口头语之—。在我国的古园林中,你要稍加留心,经常会看到精巧别致、形式多样的景墙。它既可以划分景区,又兼有造景的作用。在园林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处理中,它能构成灵活多变的空间关系,能化大为小,能构成园中之园,也能以几个小园组合成大园,这也是“小中见大”的巧妙手法之一。

所谓景墙,主要手法是在粉墙上开设有玲珑剔透的景窗,使园内空间互相渗透。

如杭州三潭印月绿洲景区的“竹径通幽处”的景墙,既起到划分园林空间的作用,又通过漏窗起到园林景色互相渗透的作用。

☝ “竹径通幽处”的景墙

上海豫园万花楼前庭院的南面有一粉墙,上装有不同花样的漏窗,起到分割空间,又起到空间相联的作用。而那水墙的作用则更为巧妙,既分割了庭院,丰富了万花楼前庭院的空间关系。粉墙横于水系之上,使溪水隔而不断,意趣无穷,而又有水中倒影,极大地丰富了水面景色。

北京颐和园中的灯窗墙,是在白粉墙上饰以各式灯窗,窗面镶有玻璃。在明烛之夜,窗光倒映在昆明湖上,水光灯影,灯影还有生动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

☝ 北京颐和园中的灯窗墙

☝ 苏州拙政园中的枇杷园的云墙

在我国园林中,有石板桥、木桥、石拱桥、多孔桥、廊桥、亭桥等。置于园林中的桥除了实用之外,还有观赏、游览以及分割园林空间等作用。在杭州等地的园林中,还有历史故事传说中的桥,如西湖白堤上的断桥。园林中的桥,又多以矫键秀巧或势若飞虹的雄姿,或小巧多变,精巧细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慕名而去。

☝ 西湖白堤上的断桥

西冷桥我园古典园林中所有桥梁的类型,在江南园林中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且在每个园林,以致每个景区几乎都离不开桥。如杭州西湖园林区的白堤断桥、“西村唤渡处”的西冷桥、花港观鱼的木板曲桥、“三潭印月”的九曲桥、“我心相印亭”处的石板桥等。

☝ “西村唤渡处”的西冷桥


榭、枋

榭:《园冶》中说:“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比、或花畔,制亦随态”。多借周围景色构成,一般都是在水边筑平台,平台周围有矮栏杆,屋顶通常用卷棚歇山式,檐角低平,显得十分简洁大方。榭的功用以观赏为主,又可作休息的场所。

舫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建于水边,前半部多是三面临水,使人有虽在建筑中,却又犹如置身舟辑之感。

榭与舫的相同处是都是临水建筑,不过在园林中榭与舫在建筑形式上是不同的。榭又称为水阁,建于池畔,形式随环境而不同。它的平台挑出水面,实际上是观览园林景色的建筑。建筑的临水面开敞,也设有栏杆。建筑的基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池岸,跨水部分多做成石梁柱结构,较大的水榭还有茶座和水上舞台等。

☝ 榭

楼阁


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

☝ 武汉的黄鹤楼

☝ 嘉兴的烟雨楼

楼与阁极其相似,而又各具特点。楼的平面一般呈狭长形,也可曲折延伸,立面为二层以上。园林中的楼有居住、读书、宴客、观赏等多种功能,通常布置在园林中的高地、水边或建筑群的附近。

☝ 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

☝ 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


厅、堂、轩

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

☝ 苏州留园中的五峰仙馆

堂: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

☝ 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

馆与轩实属厅堂类型,有时置于次要位置,以作为观赏性的小建筑。

园林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山、水、植物有机结合情影交融,构成优美的风景画卷。“玉砌雕阑”系列将针对园林建筑类型,为您介绍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建筑形式,本期为您介绍的是中国传统建筑之——桥。


四川成都望江楼流杯渠桥


桥是园林中组景的重要元素,兼有交通和观赏的双重功能,桥身可以划分水面,以增加水面景观的层次感。当曲折之桥跨越水面时,桥身一曲一折都有景致相对应,使游人在曲折行进之中领略移步换景之妙。



江苏南京瞻园北假山石板桥


广东番禺墨园紫带桥


平桥

无锡寄畅园七星桥


平桥就是桥面平坦的桥,即桥面与水面或地面平行,桥面没有起伏,桥面以下也不采用拱形洞,而是大多采用石墩、木墩等直立支撑,整体形象比较简洁大方。


曲桥


江苏苏州艺圃渡香桥

曲桥桥面大多也为平桥形式,只是从平面上来看,桥身多有曲折,呈多段弯折形式。曲桥一般有三曲、四曲、五曲乃至九曲之分,大多架设在园林水池之上,以分隔水面使之不显得单调,又是园林一景,同时也让游园的人能够更亲近池水。


拱桥


北京颐和园玉带桥


拱桥是桥梁中造型极为优美的一种类型,极富生命力。根据设置的需要,拱桥的拱有单拱、双拱、多拱之分;在多拱桥中,处于中间的拱洞一般最大,两边依次缩小。园林中的拱桥,以单拱最为常见,因为单拱的桥洞更显得秀美,玲珑生姿,符合园林整体的意境与美感要求。


亭桥


北京圆明园后湖棕亭桥


亭桥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桥,它是桥与亭的结合,下部是桥,上面是亭,桥与亭相依相映,既是桥,也是亭。在桥的基础上加建了亭,因此整体的高度也就相对增加了,所以相对来说,亭桥的形体更为优美,更显亭亭玉立。


廊桥


江苏苏州拙政园小飞虹


廊桥是带有廊顶的桥。早期的桥梁大多为木桥,但木桥不耐长久的风吹雨打,人们便想办法在桥上加建了顶盖,形成桥屋,以保护木制的壳体,这种带有桥屋的桥就被称作“廊桥”。这种桥能使游人免于风吹日晒,又能在避雨的同时,观赏雨中水景。

江苏南京白鹭洲二水桥


江苏扬州瘦西湖桥


扬州瘦西湖静香书院天然桥


江苏扬州瘦西湖卷石洞天廊桥


“土筑虎找活”APP,专为建筑工人找工作、找活干!

钢筋工、架子工、抹灰工……60多种工种,工种齐全,

海量建筑工地招工找活信息,智能定位,一键刷新附近岗位,随时随地快速上工!

每天更新、放心靠谱,打开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土筑虎找活”APP,即可下载使用!